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三天里,张煜龙并未闲着。他通过冯保,不动声色地调阅了工部、户部几位主要官员,以及可能被举荐的几位河道官员的履历档案。同时,他也暗中使用了数次【洞察之眼】,在官员们递送奏章或例行觐见时,观察他们的忠诚度和情绪倾向。
结果令人心惊。工部、户部中高层官员,对摄政王表现出明显“依附”倾向的比例极高。而被外界普遍看好的几位“治河能臣”,要么忠诚度低下,要么情绪倾向复杂,难以信任。唯有一个人,引起了张煜龙的注意。
此人名叫潘季驯,年近五旬,现任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品级不高,却是个十足的“技术官僚”。档案记载其常年奔波于黄河沿岸,对水情、工事了如指掌,曾多次提出治河方略,但或因言辞激烈触怒上官,或因方案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不被采纳,一直郁郁不得志。张煜龙在一次潘季驯呈送工部文书时见过他一面,使用【洞察之眼】看到其忠诚度有65,情绪倾向是“忧国”和“焦灼”,谈及黄河水患时,眼神中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和焦虑。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送来的后续密报显示,潘季驯与工部、户部那几位异常活跃的官员并无私交,甚至曾因坚持己见而发生过冲突。几家筹集银两的大商户,也与他毫无瓜葛。
这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且可能尚未被摄政王势力渗透的人选!张煜龙心中有了初步打算。
第三日,内阁果然呈上了联合举荐的名单,共有三人。排在第一位的,正是摄政王一方力推的工部右侍郎李德裕,此人为官圆滑,善于钻营,【洞察之眼】下忠诚度仅45,情绪倾向“投机”。第二位是位年迈的勋贵,显然是用来凑数和平衡势力的。第三位,才是潘季驯,估计是左都御史等人坚持塞进去的,作为“专业意见”的象征。
朝会上,关于人选的争论再次上演。支持李德裕的一方,强调其资历深、人脉广,“能协调各方关系,使治河事半而功倍”。支持潘季驯的一方(主要是左都御史等清流),则强调其“精通河务,清廉刚正,为治河不二人选”。
双方争执不下,目光都投向了御座上的年轻皇帝。
张煜龙静静听完双方的陈述,心中冷笑。协调关系?怕是协调如何分赃吧!他等朝堂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黄河安危,系于督河之人。李侍郎资历深厚,潘郎中精通业务,皆国之干才。”他先各打五十大板,稳住局面。
“然,”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治河如治军,岂能纸上谈兵?朕近日翻阅往年河工档案,见潘季驯屡有建言,虽言辞激切,然其对水势、工料之见解,颇多可取之处,且其常年行走河岸,熟知险工弱段。此非常之时,或需此等敢于任事、熟知下情之员。”
这番话一出,支持李德裕的官员脸色微变,而左都御史等人则露出了惊讶和欣喜的神色。他们没想到年轻皇帝竟然真的去查了档案,而且还说出了这样一番内行话!
摄政王李承稷站在下方,眼帘低垂,看不出喜怒。
张煜龙继续道:“然,潘郎中品级稍低,恐难以震慑地方,协调钱粮。李侍郎老成持重,亦不可轻弃。”他故意停顿,吊足了众人胃口,然后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朕意已决。擢升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季驯为右佥都御史,总督河道,全权负责此次黄河险工段加固事宜,有专折奏事之权!”
晋升!专折奏事!这意味着潘季驯从一个五品郎中,连跳数级,成为代表朝廷的钦差大员,并且可以绕过中间环节,直接向皇帝汇报!这是极大的信任和权力!
“至于钱粮协调、与地方官府交涉等务,”张煜龙看向脸色不太好看的李德裕,“则由工部右侍郎李德裕协助办理。尔等需同心协力,以国事为重,若因私废公,相互掣肘,朕必严惩不贷!”
一个主抓技术,一个负责协调,看似分工合作,实则将核心的工程决策权和直接奏报权交给了潘季驯,而李德裕则被放在了“协助”的位置上,且受到了警告。这既重用了专业人才,又没有完全驳斥摄政王的面子,还形成了相互制约。
朝堂上一片寂静。许多官员都惊讶于皇帝这番老练的安排。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接触朝政的年轻人能做出的决策。
左都御史率先出列,高声道:“陛下圣明!知人善任,臣等佩服!”
一些中立官员也纷纷附和。
李德裕和其党羽虽然心有不甘,但在皇帝已做出决断,且看似公允的情况下,也不敢再强辩,只得躬身领命。
摄政王李承稷终于抬起头,看了张煜龙一眼,目光深邃,缓缓躬身:“陛下思虑周详,臣无异议。”
【叮!成功决策重大人事任命(黄河督修人选),展现识人之明与制衡之术,满朝文武敬畏度提升。获得经验值+30。】
【叮!首次在重大朝政中成功贯彻自身意志,削弱权臣影响力,帝王威信显着提高。获得经验值+25。】
【当前等级:Lv.2(103\/200)。】
庞大的经验值涌入,让张煜龙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思维无比清晰。距离下次升级,已然过半!
退朝后,张煜龙心情并未放松。他知道,认命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潘季驯能否顶住压力,能否在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和李德裕的“协助”下,真正把河治好,把银子用在刀刃上。他回到御书房,立刻亲自拟了一道密旨,申明对潘季驯的全力支持,并允许他在遇到重大阻力时,可凭密旨调动当地锦衣卫力量协助,由牟斌的心腹连夜送出京城。
今夜,坤宁宫。
张煜龙难得地没有处理政务,而是与皇后邵芸对坐饮茶。烛光下,邵芸卸去钗环,只着一件素雅寝衣,更显温婉。
“今日朝堂之事,臣妾听说了。”邵芸为他斟上热茶,轻声道,“陛下处置得极好。只是,如此一来,怕是彻底将摄政王得罪了。”
张煜龙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份冰凉下的温暖:“不得罪又如何?他从未将朕视为真正的君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一步,迟早要走。”
邵芸反手握住他,眼中带着担忧:“臣妾明白。只是前朝风波恶,陛下定要万分小心。后宫之事,臣妾会尽力为陛下稳住。毛贵妃和梁妃那边,臣妾也已安抚过,梁妃禁足期满后,似乎也冷静了许多。”
“有你在,朕放心。”张煜龙真心道。邵芸的沉稳和周全,是他稳固后方的定海神针。“凯雯、段钰、羽洁她们,你也多费心。我们几人,在此地,便是最可相互倚仗的亲人。”
“嗯。”邵芸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陛下,臣妾近日整理宫务,发现……太后娘娘宫中的用度,似乎有些异常,远超规制。而且,她身边几个得力的老嬷嬷,与摄政王府往来颇为密切。”
太后!张煜龙目光一凝。这位并非生母的太后,看来也并非安分之人。后宫与前朝,果然是丝丝入扣。
“朕知道了。”张煜龙沉声道,“此事你暗中留意即可,切勿打草惊蛇。眼下我们的重心,还是在前朝,在黄河,在锦衣卫。”
夫妻二人又低声商议了许久,直到夜深。
躺在坤宁宫宽大的龙凤榻上,张煜龙望着帐顶,心中思绪万千。从KtV的意外到如今的九五之尊,从面对校园霸凌到驾驭朝堂风云,这短短时日的巨变,让他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但身边邵芸均匀的呼吸声,脑海中系统的界面,以及那不断增长的经验值,都在清晰地告诉他——这不是梦。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为了生存,也为了那些信任他、追随他的人。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和清晰的思维。Lv.2带来的好处远超预期,他对Lv.3,以及系统商城那些更神奇的物品,充满了期待。
下一步,该好好规划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和系统,更快地提升实力了。或许,是时候考虑兑换那个【高产土豆种子(初级)】了?民以食为天,这才是王朝根基所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朕的大学时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