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旗看到他的动作,再看看他自己那两个亲生的,叹了口气,叫他们都回自己房间睡觉去。然后抱着两个小的上楼了。独留田大妞一个人在楼下哭嚎。
两个孩子被抱进屋,一见到舒窈,就哇的一声哭起来,特别是二宝,被吓的身子一抖一抖的,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舒窈这才发现,刚才上楼的时候没带上两个孩子。她以为自己走了,田大妞骂两句就拉倒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后续。现在抱着两个孩子,心里后悔不已。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你娘到底为什么那么恨我?我到底那么得罪你们了?”
舒窈想不明白,自己以前都没见过他们,干什么那么恨自己,天天换着花样的找茬,这种日子,真没法过。
陈大旗只是坐在梳妆台前,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他也想知道,到底为什么。
他自从军开始就没怎么回过家,解放前偶尔往家寄点钱,解放后每个月都寄,怎么就不管她了。
他们在楼上待着,本以为没人了,田大妞自己一会就消停,可谁也没想到,楼下的田大妞不但没有停,而且越哭越伤心,直到把隔壁的政委招来了。
“老陈,老陈,出来一下。”
楼下政委两口子已经来他家了,陈大旗不得不下去。舒窈没去,带着两个孩子去洗漱,先把孩子安排好再说。
李政委本来也没打算管,那一个礼拜,田大妞在家里天天骂舒窈的话,他们家一点没落下,全听了去。
这次以为老太太闹一下就拉倒了,毕竟在村子生活的时候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没想到田大妞这么能嚎,中气十足的,半个多小时没停。
政委媳妇常翠娥从院子墙头上看了看,只瞧见田大妞一个人在客厅里哭就告诉了李政委。两口子这才过来。
几个人在下边说了有一个小时,舒窈把两个孩子哄睡了,然后竖着耳朵听了听,只能听到陈大旗大声说什么‘不可能’之类的,其他的听不太清楚。
政委两口子没走,舒窈洗漱完没有换衣服,觉得一会可能还得找她,就在屋里等着。
果然没多久,政委两口子和陈大旗上楼来,直接去了陈大旗的书房。
陈大旗敲敲门,叫她一起过去。
来到书房,政委两口子已经坐下了。李政委示意舒窈坐下。他则是坐在办公桌后,常翠娥搬了把椅子,坐在舒窈身边,陈大旗则是站在一边,这架势怎么感觉是在审问自己。
李政委见人来了,就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舒窈啊,我们刚才跟你婆婆那了解了一些情况,你先别着急,这里边可能有误会。”
什么误会,舒窈不明所以,她们能有什么误会,除了自己不爱搭理她,其他的好像没什么交集。
舒窈疑惑的看着李政委,等着他下边的话。
李政委觉得这话不太好开口,他觉得舒窈不是这样的人,但那老太太说的好像是实话。
“那个,你婆婆说他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收到过你们的汇款。”
“什么?”
舒窈没听懂,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又看看陈大旗。最后直直的看着政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他们在乡下活的很艰难,老陈的弟弟也是因为受伤没钱救治才去世的。”
舒窈越听越懵,怎么会这样,什么大病,没钱治,怎么也没听说呀。
“不对啊,这不可能!”
舒窈反应过来,田大妞是说她没给陈大旗家里寄钱,真会胡扯。舒窈这下被气到了,这老太太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她是咬死自己拿不出证据吗。
李政委见她反应如此强烈,赶紧安抚。
“舒窈,咱们有事慢慢说,你别急,到底怎么回事,你这有什么难处可以说出来。”
李政委这话也只是安抚,他觉得沈舒窈应该没有钱上面的难处,毕竟他们就住隔壁,陈大旗家的日子,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舒窈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吐出一口浊气。
“政委,这不可能,我们每个月给他老家二十块钱,三个月寄一次,从来没间断过,还有逢年过节的节礼,每年两套衣服,布料,吃食,从来没落下过。我寄东西邮局是可以查到的。”
舒窈一口气说了出来,李政委见她这么理直气壮得,也觉得沈舒窈不可能舍不得那二十块钱,他们两口子得工资每个月应该有三百多了吧。二十块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再说沈舒窈本身是有家底的。就像她说的,邮局是可以查到的。
舒窈说完,又想了想,然后起身去书柜那边,打开下边的抽屉,从里边拿出一个装着几个档案袋的纸盒子,放在政委面前。
然后把里边档案袋拿出来,对着灯开始找。
这会的灯泡度数都不大,灯光是昏黄的,晚上看字不太清楚。
拿出其中一个,解开封口的绳子,拿出里边的单子。
每一张单子都整整齐齐。有汇款单,还有寄东西的单子,邮寄东西的单子后边还附着一张纸,写明那次邮寄的是什么。
舒窈前世开舞蹈教室的时候,请了一个兼职的会计,那个会计每个月给她报一次税,平常就教她怎么把票据收集起来,到日子把票据快递给会计就行。
这个习惯被她沿用下来,不光是给陈大旗家里寄钱,还有给他战友,和那些烈士家属寄钱的单子她都留着,今天算是派上用场了。
李政委夫妇神色放松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沈舒窈没有给陈大旗家里寄钱,肯定是沈舒窈的错,势必要给老太太个说法。但现在人家不光寄了,还能拿出证据。这事就没有沈舒窈的责任。
“这是从我跟老陈结婚后寄钱的单子,剩下几个袋子是给他战友和烈士家属寄钱的单子,每个人都单独放在一个袋子里。”
李政委一边看一边点头,就说嘛,沈舒窈是个出手大方的,不可能为这点钱去做手脚。他的心放肚子里了。
常翠娥一边看,心里一边感慨,这沈舒窈是个有家底的,每年东西都没少寄,光衣服每年寄好几套,城里人也没这生活水平。
“这两年闹饥荒,寄过几次粮票,是放信封里的……,不对啊,你收到的来信是谁写给你的?”
舒窈忽然转头问陈大旗,他们一直觉得老家日子过的不错,就是因为每年都能收到一两封家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零:穿越小菜鸟苟在激情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