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少。”寇仲沉声道,张道陵有言:道乃万物之本。
故修道重在修心,不囿外物。”
历代天师皆淡泊名利。
若非如此,张盛天师怎会舍弃都亭侯爵禄,仅携经书、法印、宝剑、符箓隐居龙虎,结茅而居?
龙虎山受箓,正是天师道统真传。”
凝望这座朴素道观,寇仲心潮起伏。
蓦地,他身形拔地而起,凌空而立。
阳极真罡骤然迸发,赤红罡气在晴空下如烈焰奔腾,将龙虎山间云雾尽数驱散。
上清镇百姓见此奇景,纷纷惊呼:
快看!天上有人!
那不是天师草堂吗?
上清镇的居民们世代居住于此,此刻都惊讶地望着那道身影,议论声此起彼伏。
竟有人敢在天师府 ** ?
身着道袍的 ** 们面色骤变,纷纷朝天师草堂赶去,眼中燃起愤怒的火焰。
本公,寇仲!
今日特来问刀,张天师何在?
寇仲的声音如雷霆般响彻龙虎山,惊起山中飞鸟走兽。
楚公寇仲?!
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愣住了。
楚国新立,楚公寇仲的名号早已传遍江左。
龙虎山所在的鄱阳郡百姓对他更是熟悉。
自从少帅军掌控鄱阳以来,推行惠民政策,铲除欺压百姓的世家,百姓们早已将寇仲视为神明。
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在此,更要对天师草堂出手。
百姓们心中充满矛盾与困惑。
连站在下方的徐子陵也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寇仲为何突然发难。
楚公远道而来,贫道有礼了。”
一道清泉般的声音响起。
天师草堂中走出一位白发红颜的老道士,仙风道骨。
他足尖轻点,凌空而起,每踏一步,脚下便生出一朵青莲。
七步之后,已至寇仲面前,负手而立,神色平和。
今日楚公前来问刀。”
贫道身为此地主人,先献一招,请楚公过目。”
说罢,老道士垂眸微笑,广袖一挥,道袍猎猎作响。
清澈的泸溪水竟凭空升起,化作一条两千丈长的水龙,盘踞在龙虎山前,活灵活现。
整个余干县的百姓都看到了这条水龙,无不震惊失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
老道士迎着朝阳,闭目凝神,整个人焕发出夺目光彩。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每诵一句,他身上便升起一道青罡,最终汇入水龙。
澄碧的天青龙腾空而起,搅动九天风云。
吟!!!
龙吟声撼动千里龙虎山,天地为之震颤。
天际盘旋的两千丈天青龙影骤然俯冲,直逼寇仲而去。
“哈哈哈!”
“来得正好!”
寇仲朗声大笑,眼中战意沸腾。
玄色蟒袍猎猎作响,尽显楚公威仪。
久违的生死危机令他沉寂已久的心脏剧烈跳动,每一次搏动都推动磅礴血气奔涌全身,如铅汞般厚重凝练。
霎时间,一道血气狼烟自天门穴冲天而起,贯穿云霄。
龙虎山巅风云变色,雷蛇狂舞,浩瀚灵气凝结成遮天乌云。
寇仲反手拔刀,龙牙出鞘的刹那,金光迸射——那是刀身龙鳞折射出的璀璨锋芒。
“请天师赐教!”
喝声未落,草堂上空骤然腾起赤红真罡,与血气交融化作猩红烈焰,霸烈之气令人胆寒。
『惊情十变·第十变·悟浮生!』
千丈血色刀罡覆刃而生,悍然劈斩。
浮生若梦,一悟沧海。
轰——!!!
刀罡与青龙碰撞的冲击波撼动山岳,观战百姓纷纷踉跄倒地。
待尘烟散尽,但见云开雾霁,冬日暖阳遍洒金辉,天地澄明如洗。
“后生可畏,老道甘拜下风。”
老道士抚须轻叹,目光灼灼。
“天师过谦了。”
寇仲含笑收刀。
适才倾力一击已至大宗师后期之境,而对方信手施为便与之平分秋色,其天人合一的修为,远胜佛门四僧。
天师道千年底蕴,果然深不可测。
......
草堂内茶香袅袅。
第十一代天师张通玄执壶斟茶,与寇仲言笑晏晏。
这般和谐景象,倒让旁观的徐子陵暗自诧异。
“世人皆道楚公性烈如火,动辄焚 ** 地。”
老道士慈眉舒展,缓声道:
“却不知阁下谋定后动,不出则已,一出必石破天惊。”
张通玄神色平和,缓声问道:“龙虎山避世多年,潜心修道,不知楚公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寇仲端起茶盏,悠然道:“天师何必明知故问?”
“若天师当真不知,方才又怎会与我在众人面前争那一时意气?”
“不出十日,天下皆知我寇仲登门龙虎山,得罪天师府。”
徐子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原来如此!
张通玄轻挥衣袖,语气温和:“看来楚公早已看破,佛门不过是道门抛出的面子。”
“可楚公既已出手,逼得许多人连里子都顾不得,搅动风云。”
“此局与天争,与地斗,与人博弈,步步凶险。”
“楚公何以认为贫道定会入局?”
寇仲轻笑一声,淡然道:“只因我是汉家血脉。”
“只因天师道自晋以来,隐居龙虎,不与胡人往来。”
“关陇门阀皆杂胡,宋阀困守岭南,无力北上。”
“当今天下,唯我大楚有望逐鹿中原,一统山河。”
“与楚国携手,天师道方能涤荡旧弊,重焕新生!”
话音落下,草堂内一片寂静。
徐子陵 ** 一旁,凝神屏息,不敢妄动。
他已然察觉,寇仲与这位天师正以天下为棋盘,世家门阀、道佛魔三教、江湖势力皆为棋子,欲重塑乾坤,再铸炎黄。
张通玄微微一笑,缓缓道:“汉中天师堂主张清阳,大宗师初期。”
“天师堂另有宗师四人,一流高手三十余人,现已入蜀。”
“峨眉山钟灵毓秀,却被香火断了灵机,楚公不觉可惜?”
寇仲闻言大笑:“好个牛鼻子老道,看着老实,心思倒深!”
什么峨眉灵秀,天师道若真要在蜀中选道场,青城山才是首选。
当年张道陵着二十四道书后,于青城山结茅传道,羽化其中。
晋代以降,山中道观林立,胜景无数,隋初更有南天师道一脉扎根于此。
天师道盯上峨眉,无非是不满佛门侵入巴蜀,还日渐兴盛罢了。
峨眉山的普贤寺、伏虎禅院、光相寺堪称巴蜀佛门的中流砥柱,只要铲除这三座寺院,其余寺庙便不足为惧。
张通玄被他这句话呛得连声咳嗽。
你这牛鼻子老道。”
峨眉山之事不过是小事一桩,今日前来是要与你商议一件关乎天师道存亡的大事。”
若天师道继续这般固步自封,恐怕真要错失良机,不知还要等多少年才能重现辉煌。”
说实在的,以天师道如今的局面,想要一统天下道门已是痴人说梦,不是吗?
寇仲目光灼灼地盯着张通玄,字字铿锵。
后世的教训历历在目——天师道错失隋唐数百年的发展机遇,直到宋真宗召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予尊号,才得以重振。
及至元朝,眼见全真道如日中天,天师道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接受朝廷册封,执掌江南道教事务。
听罢此言,张通玄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苦涩之色。
自南北朝时期 ** 为南北天师道以来,天师府就再难号令整个道门。
即便能以雷霆手段剿灭各派分支,但思想上的分歧只会愈发根深蒂固,令正统天师道的传承举步维艰。
说来有趣,天师道本不该唤作天师道,而应称为正一盟威之道。”
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的宗旨,除了与现今的楼观道格格不入,其实与北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都颇有相通之处,不是吗?
寇仲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让这位天师府第十一代天师神色大变。
楚公的意思是......
年逾古稀的张通玄突然睁大双眼,死死盯着寇仲。
不如将天师道更名为正一道如何?
以天师府为尊,统辖天下道门,各派掌教皆须听命于天师府调遣。”
天师府仍由张氏子孙世袭罔替,永镇龙虎山道统。”
寇仲将心中谋划和盘托出。
唰——
张通玄眼中顿时精光暴涨。
这番提议可谓正中要害。
无论是北天师道,还是源自南天师道的上清派、灵宝派,皆奉张道陵为祖师。”正一道之名不仅比天师道更为贴切,更显恢弘气度。
楚公所求为何?
简单。”
寇仲轻松地耸了耸肩:楚国将设立宗教司,由天师府天师出任司正。”
凡涉及道门事务,诸如道士犯法等事,皆交由宗教司处置。”
“在楚国境内,所有道门道场的兴建均由宗教司统一管理。
宗教司每年还会选拔优秀人才分派至各大道脉。”
“每逢楚国对外征战,宗教司须调遣各道观派遣得力道士随军出征,在新占领地区传播道教,并建立道观。”
“此外,道门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但可保留部分田地以维持生计,严禁借募捐之名敛财。”
“全国道观划分为七品,天师府位列一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