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青石镇,晨雾还未散尽,镇东头的青溪河却已热闹起来——几位村民正提着水桶在河边洗菜,远处还有孩子拿着渔网追逐嬉戏。谁能想到,三年前这条河还是镇上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而这一切的改变,都与林家企业那场关于“环保”的深刻转型密不可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环保督查风暴席卷了青石镇。林家企业作为镇上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首当其冲被列入重点检查名单。当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拿着检测报告找上门时,父亲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加工车间的废气排放浓度超标15%,生产废水未经过深度处理直接排入青溪河,导致河水cod值远超国家标准。“限你们三个月内完成整改,否则将依法责令停产。”工作人员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得整个家族喘不过气。
紧急召开的家族会议上,争论声此起彼伏。负责财务的叔叔算了一笔账:“要达到环保标准,至少得投入一千万引进污水处理和废气净化设备,这相当于咱们去年半年的净利润。”几位老员工也在一旁附和:“老板,咱们做农产品加工的,哪有不排污的?要不找找人通融一下?”祖父重重地拍了下桌子:“糊涂!环保是底线,不是交易的筹码!咱们林家在青石镇立足百年,不能砸了‘诚信’的招牌,更不能毁了子孙后代的活路!”高祖坐在藤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建国说得对,钱没了可以再赚,但青山绿水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父亲最终拍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环保整改做好!”他带着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江苏、浙江等地考察环保设备,半个月内跑遍了二十多家厂家。在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他们看到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生物降解、膜过滤等七层工艺,能将废水处理到可以直接养鱼的标准。虽然价格高达六百万,父亲还是毅然签下了采购合同。同时,他还订购了一套废气处理设备,采用活性炭吸附+UV光解技术,能将加工产生的粉尘和异味彻底净化。
设备安装期间,父亲几乎吃住在厂里。七月的车间像个蒸笼,他顶着四十度的高温,跟着工人一起调试设备,汗水浸湿了衣衫,后背起了一片痱子也毫不在意。曾祖心疼地给他送去绿豆汤,劝他歇一歇,他却笑着说:“爸,这设备早一天调试好,青溪河就早一天变清,我歇不住啊。”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污水处理系统和废气处理设备终于正式投入运行。当第一批处理后的清水排入青溪河时,父亲蹲在河边,看着水里渐渐浮现的小鱼苗,眼圈忍不住红了。
环保整改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父亲停下脚步。他意识到,真正的绿色发展不能只靠“末端治理”,必须从生产源头进行变革。在加工车间,他带领团队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前加工大米时产生的稻壳,要么被当作垃圾烧掉,要么随意堆放滋生蚊虫。父亲引进了一套稻壳生物质发电设备,将稻壳转化为电能,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还能满足车间30%的用电需求。“以前觉得稻壳是累赘,现在才知道是宝贝,一年能省几十万电费呢!”负责车间管理的王师傅笑着说。
在包装环节,表妹带领设计团队掀起了“绿色革命”。他们摒弃了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包装,改用玉米淀粉制成的可降解餐盒和牛皮纸环保袋。新包装不仅环保,还设计得十分精美——袋身上印着青溪河的水墨画,餐盒上刻着稻田图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有位上海的顾客在网店留言:“本来是冲着有机大米买的,结果被包装圈粉了!用完的餐盒埋在土里就能降解,这样的企业太有社会责任感了!”
家族的种植基地更是成为了绿色发展的“试验田”。刚从农业大学毕业的小林,带着“生态种植”的理念回到家乡。他在稻田里推行“稻鸭共作”模式,每亩稻田放养十五只麻鸭,鸭子吃掉杂草和害虫,粪便则成为天然肥料,不仅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还提高了大米的品质。他还在基地边缘种植了一片防护林,种植了女贞、侧柏等树种,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如今的种植基地,稻田连片、绿树成荫,每年都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环保投入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还有企业发展的新机遇。2021年,林家企业凭借“绿色生产”的标签,成功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了政府的专项补贴和税收优惠。更让家族成员惊喜的是,他们的有机大米和绿色蔬菜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价格比国内高出近三倍。父亲拿着第一张出口订单,激动地对大家说:“你看,环保不仅不是负担,还是咱们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环境保护的理念也渐渐融入了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曾祖在院子里开辟了一个“环保角”,用来分类存放垃圾,还亲手制作了垃圾分类指南牌;姑姑组织家人成立了“青溪河护河队”,每个月都带着工具去河边清理垃圾;就连刚上小学的小侄女,也学会了把废纸箱、塑料瓶收集起来卖给废品站,还说要“为环保贡献力量”。
有一次,镇上的小学组织“环保小卫士”活动,邀请父亲去给孩子们讲课。父亲带着孩子们来到青溪河边,指着清澈的河水和岸边的绿树说:“同学们,以前这条河又脏又臭,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它。现在通过大家的努力,它又变清了。希望你们从小养成环保的好习惯,让咱们的家乡永远山清水秀。”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纷纷举起小手说:“林叔叔,我们一定会保护好环境的!”
2022年秋天,青石镇举办了第一届“生态旅游节”,林家企业的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成为了热门景点。游客们乘坐着观光车,看着稻田里嬉戏的鸭子、车间里运转的环保设备,听着父亲讲述企业的环保转型故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说:“没想到乡镇企业也能做得这么环保,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家族团聚日那天,大家坐在改造后的观景平台上,俯瞰着青溪河两岸的美景,品尝着用自家绿色农产品做成的美食。高祖感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青石镇这么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咱们的根啊。”祖父接过话茬:“以后咱们要把‘绿色发展’写进家族的家训,让子子孙孙都记住,不管企业做得多大,都不能忘了环保这个根本。”
父亲站起身,举起酒杯:“今天,咱们要敬这片土地,敬这份绿水青山。未来,咱们林家企业会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咱们的家乡、为咱们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大家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青溪河畔,河水泛着粼粼波光。林家企业的环保之路,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命运,也守护了青石镇的生态之美。而这份“环保初心”,就像一颗种子,在家族成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将伴随着林家的传承,永远延续下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