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林家酝酿已久的第一次集体旅行终于提上了日程。起因是林思远在幼儿园听老师讲了古都洛阳的故事,回来后就缠着全家人问:“龙门石窟的佛像真的有那么大吗?牡丹花开的时候是不是像画里一样美?”看着孩子眼里闪烁的好奇光芒,祖父拍板决定:“咱们全家一起去洛阳,让思远亲眼看看这些历史古迹,也让老老少少都沾沾文化气息。”
出发前一周,家里就开始热闹地筹备起来。母亲和姑姑列了长长的行李清单,从换洗衣物到常用药品,从思远的绘本玩具到长辈们的保温杯,一一打点妥当。父亲则忙着规划路线,预订酒店,还特意买了一本《洛阳历史文化指南》,有空就翻看起来。曾祖找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花镜和放大镜,笑着说:“到了龙门石窟,我得好好看看那些佛像的细节,以前只在书上见过。”高祖虽然行动不便,但也坚持要去,父亲特意租了一辆舒适的商务车,方便照顾长辈。林思远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每天都要问好几遍:“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呀?”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全家人就收拾妥当,坐上了商务车。林思远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抱着他的小恐龙玩具,眼睛紧紧盯着窗外。车子驶出青石镇,路边的景色渐渐从稻田变成了高楼大厦,林思远不时发出惊叹:“哇,爸爸,你看那栋楼好高啊!”父亲笑着给他讲解:“这是县城的新区,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到了洛阳,你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一路上,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祖父给大家讲起了洛阳的历史:“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都曾在这一带活动过;唐朝的时候,洛阳更是繁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林思远听得入了迷,拉着祖父的衣角问:“爷爷,那我们能看到曹操住过的地方吗?”祖父笑着说:“曹操住过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遗址了,但我们能看到很多唐朝时期的建筑和文物。”曾祖也补充道:“洛阳还有很多有名的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洛阳纸贵,到了那里,我讲给你听。”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洛阳。安顿好酒店后,大家稍作休息,就直奔第一个目的地——龙门石窟。刚到景区门口,林思远就被眼前巨大的石窟群震撼住了,他仰着小脑袋,嘴巴张得大大的:“哇,这些佛像好大啊!比幼儿园的滑梯还高!”高祖被父亲搀扶着,走到一尊佛像前,戴上老花镜,用放大镜仔细看着佛像的面部表情:“这些工匠真了不起,这么多年过去了,佛像的细节还这么清晰。”曾祖则给林思远讲起了龙门石窟的历史:“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这些佛像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
沿着石阶慢慢往前走,每一尊佛像都有着独特的姿态和故事。祖父指着一尊卢舍那大佛说:“这尊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多,据说它的原型是武则天。你看它的表情,多么慈祥、庄严。”林思远学着祖父的样子,仰着头仔细端详:“爷爷,它的眼睛好像在看着我呢。”我拿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祖父给思远讲解的认真模样,曾祖搀扶着高祖的背影,思远指着佛像好奇提问的可爱神情,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温情。
第二天,全家人去了洛阳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大厅,林思远就被眼前的文物吸引住了,他拉着父亲的手,一会儿跑到青铜器展柜前,一会儿又跑到陶瓷展柜前。父亲耐心地给他讲解每一件文物的来历和用途:“这是商朝的青铜器鼎,是用来祭祀的;这是唐朝的唐三彩骆驼俑,当时丝绸之路很发达,骆驼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林思远一边听,一边用小手指着文物,嘴里不停地说:“好神奇啊!”曾祖则在一旁补充历史背景,祖父偶尔还会纠正父亲讲解中的小细节,一家人分工合作,给思远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下午,大家去了王城公园看牡丹。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公园里五颜六色的牡丹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看得人眼花缭乱。林思远穿梭在花丛中,开心地笑着、跳着,还不时摘下一片花瓣(在工作人员允许的范围内),小心翼翼地夹在他的绘本里。高祖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的美景,感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牡丹。”母亲和姑姑则忙着拍照,一会儿和牡丹合影,一会儿又给思远和长辈们拍照。我拿着相机,捕捉到了思远闻牡丹时的专注表情,还有全家人在牡丹花丛前的合影,照片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旅途中,不仅有美景和历史,还有很多温馨的小插曲。有一次,林思远在景区里不小心走丢了,大家都急得团团转。就在大家四处寻找的时候,曾祖发现思远正蹲在路边,给一只受伤的小蚂蚁喂面包屑。看到思远平安无事,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祖父假装生气地说:“思远,以后不能随便乱跑,要是找不到家人怎么办?”思远低下头,小声说:“爷爷,我错了,我看到小蚂蚁受伤了,想喂它一点东西。”曾祖笑着说:“思远有爱心是好的,但也要注意安全,以后去哪里都要告诉大人。”
晚上回到酒店,林思远躺在床上,还兴奋地给我们讲他今天的所见所闻:“今天我看到了好大的佛像,还有好多好多文物,牡丹也特别漂亮。爷爷给我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爸爸给我讲了唐三彩的来历,曾祖还教我认识了几种牡丹。”看着孩子兴奋的样子,我心里暗暗庆幸,这次家族旅行真是太有意义了。它不仅让思远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全家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旅行的最后一天,大家去了丽景门。丽景门是洛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着“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说法。站在丽景门的城楼上,俯瞰着洛阳城的全貌,父亲给大家介绍起了洛阳的经济发展:“现在的洛阳,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它的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都很发达,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祖父点点头:“是啊,一个城市既要保留历史的根,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越来越好。”
在丽景门的小吃街上,大家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特色美食,有洛阳水席、牛肉汤、浆面条。林思远第一次吃浆面条,觉得味道很特别,一口气吃了满满一碗。母亲笑着说:“思远,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曾祖则给思远买了一个糖画,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龙,思远拿在手里,舍不得吃。
踏上返程的路,林思远坐在车里,很快就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握着那个糖画。车厢里安静了下来,大家回味着这几天的旅行,都觉得意犹未尽。祖父说:“这次旅行真不错,以后我们每年都组织一次家族旅行,去不同的地方,让思远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我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欢乐和温馨:有全家人在龙门石窟前的合影,有思远和曾祖在牡丹花丛中的互动,有高祖抚摸文物时的专注神情……这些照片,都是家族最珍贵的回忆。
回到青石镇后,林思远把这次旅行的经历讲给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听,还拿出我洗出来的照片给大家看。小朋友们都羡慕地说:“思远,你的家族旅行真有意思,我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洛阳。”老师也笑着说:“思远,你真是个小旅行家,懂得真多。”
这次家族旅行,就像一颗种子,在林思远的心里种下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也像一条纽带,把家族的每个人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它让我们明白,家族的意义不仅在于血脉的传承,更在于彼此的陪伴和分享。无论是历史文化的熏陶,还是自然风光的欣赏,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时光。而那些用相机记录下来的瞬间,将会成为我们永远珍藏的记忆,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翻看这些照片,都会想起这次充满温情和意义的家族旅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