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石镇的老槐树下,我们林家的家训从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藏在每天的吃饭、说话、待人接物里,像老槐树的根,悄悄扎进我心里,慢慢长成了做人的模样。
最先教我规矩的,是饭桌上的那些小事。每天开饭,高祖都会坐在主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齐了,他拿起筷子轻轻敲一下碗沿,说声 “吃吧”,我们才能动筷子。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看到桌上摆着刚蒸好的红薯,不等大家坐齐,伸手就抓了一个。高祖没说话,只是轻轻把我的手从红薯上拿开,眼神里带着点严肃。等全家人坐好,他才把那个红薯递到我手里,慢慢说:“阳阳,吃饭是一家人最齐整的时候,要等长辈,等家人,不能自己先吃。就像咱们林家做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想着身边的人。” 那天的红薯,我吃得格外慢,心里记着高祖的话,后来每次开饭,我都会乖乖坐在桌边,等大家一起动筷子。
曾祖吃饭时总爱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连一粒米都不剩。有一次我碗里剩了几口饭,放下筷子就想跑出去玩,曾祖叫住了我:“阳阳,过来。” 他指着我碗里的剩饭,又指了指自己空溜溜的碗,说:“你知道这米是怎么来的吗?春天要耕地、播种,夏天要浇水、除草,秋天才能收割,晒成米。你曾祖爷爷那辈,遇到灾年,连米都吃不上,只能挖野菜。现在日子好了,也不能浪费粮食。” 说着,他拿起我的碗,把剩下的饭一口一口吃了。我站在旁边,脸红红的,从那以后,我每次吃饭都会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就算是不爱吃的菜,也会尽量吃完,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祖父教我的,是饭桌上的礼貌。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是公司的经销商,祖父特意做了一桌子菜。我看到桌上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就一直盯着那盘菜,伸着筷子总想多夹几块。祖父悄悄用胳膊碰了碰我,等客人夹菜的时候,他小声说:“阳阳,有客人在,要先让客人吃,不能光顾着自己。给客人夹菜的时候,要用公筷,这样才卫生,也礼貌。” 说着,祖父拿起公筷,给客人夹了一块红烧肉,笑着说:“尝尝咱们自家做的红烧肉,味道还不错。” 客人笑着道谢,我也学着祖父的样子,用公筷给客人夹了一块青菜。那天客人走后,祖父摸着我的头说:“阳阳做得好,待人接物要懂礼貌,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才愿意跟你交朋友。”
除了吃饭,待人接物上的家训,更是藏在每一次和人相处的细节里。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邻居家的小皮球,有一次趁邻居不注意,把小皮球拿回了家。高祖看到我手里的皮球,问我:“阳阳,这皮球是你的吗?” 我低着头,小声说:“是邻居家的。” 高祖拉着我的手,说:“阳阳,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就算是喜欢,也要跟人家说,人家同意了才能拿。要是偷偷拿了,就是偷,不是好孩子。走,咱们把皮球还给人家,跟人家道歉。” 说着,高祖牵着我的手,去了邻居家。我低着头,跟邻居说:“对不起,我不该偷偷拿你的皮球。” 邻居笑着说:“没关系,阳阳喜欢,拿去玩几天也可以。”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拿过别人的东西,就算是喜欢,也会先跟人家说,得到同意才会拿。
曾祖教我的,是要诚实守信。有一次曾祖让我去镇上的小卖部买酱油,给了我五块钱,小卖部的阿姨多找了我两块钱。我拿着钱,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赚了。回到家,我把多找的钱拿给曾祖看,说:“曾祖,阿姨多找了我两块钱。” 曾祖没高兴,反而严肃地说:“阳阳,别人多找的钱,不能要。这是人家的辛苦钱,咱们要是拿了,就是占人家的便宜,不诚实。走,咱们把钱还给人家,跟人家说清楚。” 说着,曾祖带我去了小卖部,把多找的钱还给了阿姨,还跟阿姨道歉。阿姨笑着说:“大爷,您真是个实在人,这两块钱不算什么,没想到您还特意跑一趟。” 曾祖说:“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做人要诚实,这样心里才踏实。” 从那以后,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记得要诚实守信,就算是小事,也不随便撒谎,不占别人的便宜。
祖父教我的,是要乐于助人。有一次镇上的王奶奶生病了,家里没人照顾,祖父知道了,每天都会去王奶奶家,给王奶奶送药、做饭,还帮王奶奶打扫卫生。我问祖父:“祖父,您每天都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去照顾王奶奶啊?” 祖父笑着说:“阳阳,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住在一个镇上,就是一家人。人家有困难,咱们能帮就帮一把,这样等咱们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咱们。做人要善良,要乐于助人,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说着,祖父让我给王奶奶端去一碗刚熬好的粥。王奶奶接过粥,笑着说:“阳阳真乖,谢谢你和你祖父。” 我看着王奶奶的笑容,心里暖暖的,觉得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从那以后,不管是同学有困难,还是邻居需要帮忙,我都会主动去帮,像祖父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父亲教我的,是要谦虚谨慎。有一次我在学校得了第一名,回家后特别骄傲,到处跟家人炫耀。父亲看到了,拉着我的手,说:“阳阳,得了第一名是好事,说明你努力了。但是不能骄傲,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还有很多比你优秀的人。要是因为一次第一名就骄傲了,以后就不会进步了。做人要谦虚,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说着,父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个很厉害的学者,因为骄傲自满,最后变得一事无成。我听了父亲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也不骄傲了,就算得了好成绩,也会继续努力,向更优秀的人学习。
慢慢长大,我发现林家的家训,其实就是 “敬长辈、惜粮食、讲礼貌、守诚信、乐助人、不骄傲” 这几个简单的词,可就是这几个简单的词,藏在每天的生活里,被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点点教给我,让我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习惯。
有一次学校组织评选 “美德少年”,我因为平时表现好,被老师推荐了。评选那天,我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分享了我们林家的家训,分享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教我的那些小事。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最后我全票当选了 “美德少年”。拿着奖状回家,我把奖状递给高祖,高祖笑着说:“阳阳真棒,没白费咱们平时教你的那些规矩。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这些家训记在心里,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我离开了青石镇,去城里上学了,可饭桌上的规矩、待人接物的礼貌,还有那些藏在生活里的家训,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每次吃饭,我都会等家人一起动筷子,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每次遇到客人,我都会主动打招呼,用礼貌的态度待人;每次看到别人有困难,我都会主动帮忙;每次取得好成绩,我都不会骄傲,会继续努力。
我知道,这些家训,是林家几代人传下来的宝贝,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用生活中的小事教给我的做人道理。它们像老槐树的树荫,一直护着我,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迷路,不走歪,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担当的人。不管我以后走多远,飞多高,这些家训都会一直陪着我,提醒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