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青石镇,林家企业的议事厅里却气氛凝重。尽管“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战略和新兴业务拓展都在推进,但转型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父亲将一份财务报表和几份技术报告摊在桌上,眉头紧锁:“转型就像翻山,现在咱们正处在最陡的坡上。资金、技术、员工适应,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最先摆在面前的是资金压力。智能化改造购置设备花了200万,有机种植基地扩建投入150万,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又用了80万,再加上健康养生食品的研发和生产线搭建,短短一年时间,企业的流动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财务负责人拿着账本忧心忡忡地说:“目前账户上的资金只够维持三个月的正常运营,如果后续投入跟不上,很多项目都得停摆。”
祖父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钱是血脉,断不得。当年我接手打铁铺时也遇到过资金困难,是靠着乡亲们的信任才挺过来的。现在咱们企业规模大了,但道理是一样的,得想办法拓宽融资渠道。”曾祖也附和道:“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钱袋子,要学会借外力。”
父亲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融资方案。经过讨论,团队确定了“多条腿走路”的融资策略。首先,申请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刘敏整理了企业转型的相关资料,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和科技局,申报“乡村振兴产业升级项目”和“智能化改造补贴”。她带着材料跑了不下十趟县城,耐心解释企业转型的意义和进展,最终成功申请到80万元的专项补贴。
其次,对接银行贷款。父亲带着财务报表和项目计划书,拜访了县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起初,银行对企业的转型风险有些顾虑,父亲详细介绍了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前景、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品牌化战略的初步成效,还邀请银行负责人实地考察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看着长势喜人的有机作物和运转有序的智能生产线,银行负责人终于松了口,为企业提供了150万元的信用贷款。
此外,家族还尝试了“众筹+预售”的模式。苏晚在“林家·守艺生活”电商平台发起了“助力林家转型”的众筹活动,推出限量版的有机农产品礼盒和定制铁艺文创产品,短短半个月就筹集到30万元。同时,针对健康养生食品的新品,开展预售活动,提前锁定订单,缓解了生产资金压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咱们真诚对待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就一定能获得支持。”父亲感慨地说。
资金难题刚有缓解,技术瓶颈又接踵而至。有机种植基地引入的AI作物生长分析系统,在识别复杂病虫害时准确率不足;健康养生食品研发中,如何在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延长保质期,成为团队的拦路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整合功能,也因各业务板块数据格式不统一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林文博看着技术报告,急得嘴上起了泡:“这些技术难题不解决,转型效果会大打折扣。咱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不够,得找专业的人帮忙。”父亲点点头:“单打独斗不行,要与科研机构合作,借智借力。”于是,团队开始主动对接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
他们首先与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学院建立合作,邀请专家团队入驻种植基地。专家们通过实地调研,对AI识别系统的算法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本地常见病虫害的样本数据,使识别准确率从原来的75%提升到92%。同时,专家们还研发出了一种生物防治组合方案,有效控制了草莓白粉病和蚜虫的蔓延。“与科研机构合作,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还能让咱们的种植技术始终保持领先。”林文博高兴地说。
针对健康养生食品的保质期问题,团队联系了省食品工业研究院。研究院的专家带来了先进的冻干技术和天然防腐剂配方,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将养生粥的保质期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且最大限度保留了食材的营养和口感。陈姐拿着改良后的产品样品说:“有了专家的支持,咱们的产品竞争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整合问题,也在与一家科技公司的合作中得到解决。对方派出技术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数据转换接口,实现了种植、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数据的无缝对接,大数据分析平台终于能够正常运行。父亲看着实时更新的生产销售数据仪表盘,欣慰地说:“技术难题就像拦路石,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搬开它继续前进。”
相比资金和技术难题,员工适应慢的问题更为棘手。智能化设备投入使用后,不少老员工因为不懂操作而产生抵触情绪;新的管理流程推行后,部分中层管理人员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数字化管理要求;就连家族内部的年轻成员,在面对跨部门协作的新任务时,也显得力不从心。
在一次生产调度会上,负责加工厂的张叔因为不会操作智能 inventory 管理系统,导致原材料出库记录出错,影响了生产进度。他红着脸说:“这东西太复杂了,我还是习惯用笔记账。”父亲没有责备他,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你学不会,是咱们的培训还不到位。慢慢来,大家都会学会的。”
为了帮助员工尽快适应转型,家族重新调整了培训计划,采取“分层分类、手把手教”的方式开展培训。针对老员工,开设“智能设备操作基础班”,由王磊和经过培训的年轻员工担任讲师,从最基础的开关机、简单操作教起,每天培训2小时,持续一周。张叔在培训结束后,不仅能熟练操作 inventory 管理系统,还能指导其他同事。他笑着说:“原来这机器也不难,只要肯学,没有学不会的。”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组织了“数字化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王顾问前来授课,内容涵盖ERp系统操作、数据分析应用、团队协作沟通等。培训采用案例教学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让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掌握新的管理方法。销售部经理林建军在培训后,学会了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部门销售额环比增长了20%。
针对家族年轻成员,开展了“跨部门轮岗实习”计划,让他们在种植、生产、销售等不同岗位上学习锻炼,熟悉各业务板块的运作流程。林思辰原本只负责加工厂的设备运维,轮岗到销售部后,他结合自己对产品生产流程的了解,向客户详细介绍产品的优势,赢得了不少订单。“轮岗让我开阔了眼界,也明白了各部门之间配合的重要性。”林思辰说。
为了激励员工主动学习适应,家族还设立了“转型适应之星”评选活动,每月评选出在学习新技术、适应新流程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在一次评选中,老员工王婶因为快速掌握了智能分拣设备的操作,被评为“转型适应之星”。她拿着荣誉证书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个老婆子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愈发增强。每当遇到难题,大家都会主动献计献策,互相支持。祖父经常鼓励大家:“咱们林家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从来没有被困难打倒过。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春节前夕,企业转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资金链得到稳定,技术难题逐一攻克,员工们也基本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看着企业呈现出的蓬勃生机,父亲在年终总结会上说:“转型之路虽然艰难,但每克服一个困难,咱们就前进一步。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等着咱们,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保持这份韧性和决心,就一定能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让林家企业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窗外,雪花悄然飘落,给青石镇披上了一层银装。议事厅里,温暖的灯光下,家族成员们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笑容。他们知道,转型的 journey 还未结束,但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林家前进的脚步。在“勤、诚、善”家训的指引下,林家企业正迎着风雪,朝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稳步前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