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科的空气里,连续几天都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比窗外的寒冬还要冷上几分。粮库火灾的后续影响如同蔓延的硝烟,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发浓烈。正式的联合调查组即将成立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尤其是宋梅生。
这天下午,关于调查组组建和火灾初步定性的第二次高层会议,在警察局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召开。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长条会议桌的首位,局长赵德明眉头拧成了疙瘩,不停地喝着浓茶提神。两侧分坐着各部门头头,个个正襟危坐,表情肃穆。宋梅生坐在靠后的位置,看似平静,但微微蜷起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警惕。
张怀民显然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会议刚开始,轮到他汇报侦查科掌握的情况时,他并没有直接说证据,而是先长长地叹了口气,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局长,各位同僚,松江粮库这场火,烧得痛心啊!这不仅仅是物资的损失,更是对我们哈尔滨警察局治安管理能力的重大打击!日本友邦对我们寄予厚望,可我们……唉!”他捶胸顿足,演技浮夸,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根据我们侦查科初步走访和技术勘查,”张怀民话锋一转,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宋梅生,“起火点确实在丙区东角,初步判断是线路问题。但是——”他故意拉长了声调,“有几个疑点,非常值得深究!”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第一,”张怀民伸出一根手指,“据多名工人证实,起火前约一小时,曾有总务科聘请的电工在附近区域进行过电路检修作业。这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宋梅生面无表情,心里冷笑:果然从这里下手。
“第二,”张怀民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质问的意味,“现场遗留和新更换的灭火器,经过我们简单测试,超过半数存在压力不足、喷管堵塞甚至完全失效的情况!宋科长,这就是你们总务科采购的、‘加强防火能力’的优质器材吗?!如果灭火器能正常使用,火势何至于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矛头直指采购核心,这是要坐实宋梅生贪腐误事的罪名。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宋梅生。赵德明的脸色也更难看了。
宋梅生知道不能再沉默。他缓缓站起身,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对赵德明和众人微微躬身,态度显得十分诚恳:“局长,张副局长提出的疑问,确实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作为总务科负责人,对于救灾器材未能发挥全部作用,我深感惭愧和自责。”
先认个小错,以退为进。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平和但清晰:
“不过,关于张副局长提到的两点,我想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和澄清,以免产生误解,影响调查方向。”
他看向张怀民,目光坦然:“第一,关于电工作业时间点。我们总务科是应粮库管理方的正式请求,前往进行例行的安全隐患排查和辅助整改。我们的工作记录显示,在丙区东角的作业,在起火前一个半小时就已经全部结束,并且经过了粮库当值主管的签字确认。这是工作流程单的副本,请局长和各位过目。” 王股长立刻机灵地将准备好的文件复印件分发给与会者。
“一个半小时,足够任何意外因素发酵了。”宋梅生补充道,“如果因为我们按规定流程进行了安全检查,就要为之后发生的所有意外负责,那以后还有哪个部门敢去履行协防职责?岂不是因噎废食?”
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检修”可能存在的问题,转移到了“是否该履行职责”的层面上。
不等张怀民反驳,他继续第二点:“第二,关于灭火器的问题,这更让我感到震惊和不解!”宋梅生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和委屈,“张副局长说测试了现场器材,多数失效。这与我掌握的情况严重不符!”
他再次从文件夹里拿出几张单据:“这是我们采购这批灭火器的正规发票和出厂合格证明,均来自有资质的供应商。出库时,我们也进行了抽样检查,性能完好。这是出库记录和抽检记录。”
“至于为何到了现场就大面积失效,”宋梅生声音沉痛起来,“根据我们事后询问当时在现场的科员王福(王股长)和部分工人反映,当时现场极度混乱,很多工人缺乏使用新型灭火器的经验,操作不当,甚至有人惊慌失措地将灭火器当做投掷物砸向火场,导致器体损坏、喷管变形堵塞。这种极端情况下的非正常损耗,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吧?如果张副局长不信,可以找当时在场的工人一一核实。”
他再次将问题引向了“使用不当”和“现场混乱”,合情合理。
张怀民被这番滴水不漏的辩解噎得脸色发青,猛地站起来:“宋梅生!你强词夺理!采购有没有猫腻,你自己心里清楚!还有那个电工,谁能保证他操作完全规范?说不定就是他手脚不干净,留下了隐患!”
“张副局长!”宋梅生的语气也强硬起来,带着一丝被污蔑的愤怒,“采购流程单据俱在,欢迎彻查!至于电工老刘,是持有正规执照、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的操作有粮库方面的监督和签字确认!您这样毫无证据地怀疑我们的工作,怀疑为我们局里服务多年的老工人,岂不是让弟兄们寒心?以后谁还敢尽心尽力为局里办事?”
他巧妙地将个人矛盾提升到了影响全局士气的层面。
“你……!”张怀民气结,指着宋梅生,一时说不出话。
“够了!”赵德明终于不耐烦地一拍桌子,吼声震得茶杯盖直响,“吵什么吵!现在是追查火灾元凶的时候,不是看你们在这里吵架甩锅!”
他狠狠瞪了张怀民一眼:“怀民!没有确凿证据,就不要捕风捉影!调查要讲证据!” 他又看向宋梅生,语气稍缓但依旧严厉:“梅生!你们总务科也有责任,协助整改,就要确保效果!灭火器就算被乱用,如果质量过硬,也不至于那么不顶用!这件事,调查组会一查到底!”
各打五十大板,但明显对张怀民毫无根据的攻击更不满。
“当务之急,”赵德明总结道,“是配合好调查组,尽快给日本人一个交代!特务科牵头,侦查科、总务科全力配合!散会!”
会议不欢而散。张怀民铁青着脸,第一个拂袖而去。宋梅生默默收拾文件,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知道,这次会议只是拉开了序幕,张怀民绝不会善罢甘休,而真正的考验——调查组的审查——才刚刚开始。但经过这番交锋,他至少成功地将水搅浑,为自己争取到了缓冲的时间和空间。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小慎微。他走出会议室,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感觉那无形的网,似乎收得更紧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谍战:暗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