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哥”,带着几分雀跃与期待,赵云听着无奈,只得松口:“你想去便去吧。”
那亲卫——实则是赵云的三妹赵霜,立刻眉开眼笑,快步朝着分食的地方走去。赵云没有跟得太近,只往前挪了几步,远远望着。
只见王红先一步小跑过去,这半大的孩子竟像个小头领般,指挥着孩子们排好队伍。开饭前,孩子们还齐声唱起了一支歌,曲调简单明快,是赵云从未听过的。他凝神细听,隐约捕捉到其中一句反复吟唱的词:“劳动最光荣。”
妇女们待孩子们排好,也自觉地排成几列,安静等候。分食的人用粗陶大碗舀起野菜汤,一人一碗,汤里飘着零星的杂粮碎,看得出粮食确实紧缺。
赵霜跟着刘兰走过去时,村民们见她是跟着赵云来的,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热情地招呼她排在前面。
待知道她的女儿身后,周遭更是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气氛愈发融洽。
赵霜的适应能力显然比赵云预想的更强,不过片刻功夫,就已和几个妇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毫无生分。
饭后,妇孺们又自动分成几队:一队围坐在树荫下做着针线活,缝补着破旧的衣物;一队扛着竹筐,准备再去山里找找野菜;还有一队则拿起扫帚,打扫着村里的空地。孩子们则又聚在一起,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赵云看在眼里,心中暗忖:“他们这般一起劳动,一起饮食,不分彼此,倒真有几分‘天下为公’的意思在里面。”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又看了看环抱村落的远山,再瞧瞧眼前这井然有序的村寨,忍不住晃了晃脑袋,只觉荒诞——这哪里像是贼寇的窝点?
莫不是自己仍在梦中?
今日所见所闻,桩桩件件都在冲击着他过往的认知,几乎要将他固有的世界观掀翻。
赵霜蹦蹦跳跳地回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哥,这里的人……好像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在这里等那位先生吗?”
赵云沉吟片刻:“我再想想。”
他转身退回村口,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坐下。他是来剿匪的,可眼前的景象,哪里有半分匪患的模样?
若真要动手,他的长枪、乡勇的刀斧,对准的便是这些日出而作、同食共劳的百姓。
若是寻常悍匪,他自会毫不留情,可面对这群人……他如何下得了手?
可自幼接受的教育,“忠君”“守礼”的念头早已刻入骨髓,让他认同这群“贼寇”的行径?
那又如何对得起身上的责任与心中的道义?
思来想去,赵云终是打定主意:无论如何,先会一会那个贼首再说。
“我们先退回去。”赵云站起身。
赵霜有些诧异:“不等那位先生——也就是那贼首了?”
“大队人马在这山中过夜,终究不妥。”赵云解释道,“你想想,这封龙山地势险要,若是他们断了我们的后路,我们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死地。保持警惕,总是没错的。先回山下扎营。”
赵霜点点头:“哦。那我们晚上还要再来吗?”
赵云摇头:“不来。”
……
天色渐暗,明月升起,清辉洒满山林,虫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此起彼伏。
深林之中,一道身影借着月色快速穿行,步伐稳健,正是赵云。
他并未带任何人,只一身劲装,腰间佩剑,独自往那村寨赶去。
行至半路,他便察觉到山林暗处有目光注视,显然是有人放哨。
但他并未隐匿行踪,依旧光明正大地往前走。
不知为何,他心底竟隐隐信任那个素未谋面的贼首,相信对方不会用暗箭伤人。
到了村寨口,果然有两名手持兵刃的青壮守在那里,见他到来,并未喝问,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赵云正思忖着该如何开口,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村里传来:“赵将军!”
只见王红从村内快步走出,对着赵云拱手行礼:“赵将军深夜到访,先生已等候多时。”
赵云略感讶异:“你知道我会来?”
王红笑道:“先生说,赵将军无非来与不来两种可能。我们只需做好来的准备便是。”
“你们先生在哪?”赵云问道。
“在院坝。赵将军请随我来。”
赵云跟着王红走进村寨,越靠近中心的院坝,人声便越清晰。
到了近前,他才发现那里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比白日里多了数倍,想来那些白天未曾露面的青壮,此刻都聚集在此。
众人似乎正在低声交谈,喧闹中透着一种奇异的秩序,一时竟分辨不出谁才是那贼首。
王红正要挤进去禀告,赵云却抬手阻止:“不必惊动众人,我就在外面听一听便好。”
王红会意:“那请赵将军这边来,这里地势稍高,看得清楚些。”
“有劳。”
王红领着赵云来到一处土坎边,坎上已坐着几人,旁边还有空余的位置。
周遭的人见赵云过来,都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为他腾出空间,虽目光中带着好奇,却都保持着安静,没有喧哗。
赵云也不推辞,略一借力便跃上土坎,在空位上坐下。
他抬眼望去,只见院坝中央燃着一堆熊熊篝火,火光跳跃,映亮了周遭一张张脸庞。
人们以火堆为中心,一圈圈环坐,外围的人则站着,无论坐立,衣着都相差无几,神情也都是平和中带着专注,根本看不出谁是领头之人。
赵云本以为,这般聚集,定是要商议如何应对他这路“剿匪”人马,或是抱怨世道不公,诉说苦难,乃至谋划着如何反抗。
可他竖着耳朵听了半晌,却发现说话的多是些头发花白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的竟是些远古传说——从女娲补天到神农尝百草,再到大禹治水,最后又绕回了封龙山的来历,与他设想的截然不同。
这再次出乎了赵云的预料,让他愈发好奇那位贼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就在此时,一个沉稳的声音突然在篝火旁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所有低语。
院坝骤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