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陨石雨的致命冰雹已然停歇,留给广寒宫的却非宁静,而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狼藉与刺耳的、宣告着多处系统濒临崩溃的警报交响。中央穹顶西北区域那巨大的蛛网状裂痕,如同刻在基地眼球上的伤疤,每一次内部气压的微小波动都让其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微量但持续的气体泄漏,如同一个冷酷的倒计时沙漏,提醒着所有人,这座钢铁孤岛赖以生存的气泡,正脆弱得随时可能破灭。
总控中心内,气氛比月面的真空还要凝重。初步损失报告汇总在陈锋面前的主屏幕上,每一项都带着血红的标记:太阳能发电阵列损毁超过30%,基地整体能源供应骤降;外部传感器网络大面积瘫痪,基地如同被戳瞎了部分眼睛;多个通讯天线折断,地月联络带宽被严重挤压;最致命的,是穹顶的损伤和因此导致的生命维持系统(LSS)持续承压——氧气再生速率开始跟不上泄漏速度,二氧化碳浓度正在缓慢而坚定地爬升。
“穹顶破损处临时内部加固完成,但只能减缓泄漏,无法完全阻止。根据当前泄漏速率和LSS最大补偿能力计算…”LSS首席工程师李琟的声音干涩无比,“我们最多还有…72小时。72小时后,内部气压将降至危险阈值以下,二氧化碳浓度将开始影响人员认知功能。”
72小时。 三天。 这是悬在整个基地头顶的、冰冷的死刑倒计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锋身上。他站在主屏幕前,背影如同被无形的重担压着,但脊梁依旧挺得笔直。脸上没有任何恐慌,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极致的冷静和高速运转带来的锐利。
“停止所有非必要能源消耗。优先保障LSS、内部照明、通讯和穹顶维修作业能量供应。”他的声音平稳响起,第一条指令清晰而果断,“雷将军,组织你的人,协助LSS团队,立刻开始基地内部气压分区隔离预案,延缓整体泄压速度。所有人员,按预案分发并随身携带应急呼吸面罩。”
“明白。”雷天宇没有任何废话,立刻转身部署,他的安保力量瞬间转化为内部抢险的控制节点。
“萨米尔。”陈锋的目光转向材料学家,“我需要你立刻分析穹顶破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特性。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月面环境下,就地生产出性能足够的修补材料?哪怕是临时的!” 依赖地球补给已是奢望,唯一的生路在于月球自身的资源和技术。
萨米尔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既有之前的疲惫,也有一种被挑战点燃的疯狂:“成分分析没问题!基地库存的某些聚合物前体和高强度纤维或许能匹配…但大规模合成需要的能量和特定反应条件…我需要计算!”
“给你一小时。拿出方案,或者告诉我做不到。”陈锋没有给他犹豫的时间,目光随即扫向工程部门,“列出修复穹顶所需的所有设备、工具、以及…我们缺少的关键部件清单。尤其是大型结构外部焊接和复合材料铺设所需的特种设备。”
清单很快生成,触目惊心。许多关键的大型外部作业设备都在陨石雨中受损严重,而它们的备用零件…在地球。
沉默再次降临。似乎陷入了死局。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是叶薇。她刚刚从协助内部加固的队伍中撤下来,声音还带着一丝急促呼吸后的微喘,却异常清晰:“总工,或许…我们不一定需要完全修复它。”
所有人都是一愣。
叶薇继续快速说道,语速很快但条理分明:“完全修复穹顶原样,时间和技术都不允许。但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不在破损处‘打补丁’,而是在其外部,快速构建一个临时的、第二层的‘盾牌’?”
她调出了穹顶受损区域的外部结构图:“我看过基地早期的扩建蓝图。这个区域外部原本有预留的 structural attachment points(结构附着点),是为了未来扩建二期工程准备的。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附着点,快速搭建一个轻型的、模块化的外部支撑框架,然后在框架上覆盖我们库存的、最厚的多层隔热\/防护毯,甚至…就地利用月壤烧结板进行快速覆盖?虽然不透明,会损失那片区域的采光,但能极大减缓泄漏,甚至可能完全堵住!这比在原破损处进行高精度的焊接和复合材料铺设要快得多,对设备的要求也低得多!”
这个想法大胆而粗糙,甚至有些“土法炼钢”的味道,但却瞬间点亮了陈锋眼中的光!跳出常规思维,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可行性评估!”陈锋立刻下令。
工程团队的超级计算机开始疯狂运算,调用结构力学、材料学和月面环境数据。几分钟后,结果出来:“理论可行!结构强度足够支撑月壤覆盖层的重量和内外压差!库存的防护毯和简易月壤烧结技术可以满足气密性基本要求!最大问题:月面作业时间。搭建框架和覆盖作业需要大量舱外工时,而我们现有的舱外服和生命支持系统的续航能力,以及宇航员在遭受辐射和月尘环境下的连续作业承受力…是最大的瓶颈。72小时内完成,需要…需要远超常规的作业强度和轮换频率,风险极高。”
“那就是有可能。”陈锋斩钉截铁,目光扫过全场,“现在开始,这不是一次维修,这是一次救援。救援我们自己的生命。”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下达一连串精确到分钟、冷酷到极致的指令,如同一位将军在部署一场绝不能失败的战役:
1. “萨米尔,你只有55分钟。我要看到就地生产修补材料的最终方案和所需资源清单,或者明确的否定结论。没有中间选项。”
2. “工程部,立刻基于叶薇的方案进行详细工程设计。一小时内,我要看到外部支撑框架的模块化分解图、施工流程、以及精确到每一个螺栓的物资调配清单。启用所有工程机器人,优先级最高。”
3. “医疗部门,立刻拟定极限舱外作业的医疗保障方案。准备好应对辐射过量、月尘吸入、减压病、极度疲劳的一切预案。氧气和药物优先供给舱外作业人员。”
4. “雷将军,从你的队伍和所有常驻人员中,筛选出拥有舱外作业经验、生理和心理评级最优者,组成突击队。告诉他们,这不是任务,这是战争。自愿原则,但一旦入选,必须坚持到底。”
5. “后勤部门,清空一号仓库,作为外部作业物资集散和人员准备区。所有设备、工具、材料,必须按施工流程顺序排列,确保无缝衔接。”
6. “通讯部门,给我确保地月链路最低限度的畅通。我们需要地球方面尽可能提供远程计算支持和…心理支持。”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叶薇身上:“叶薇少尉。”
“到!”叶薇下意识地立正。
“你的提议,由你负责向突击队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作业协调。你担任外部作业副指挥,直接对工程总指挥负责。”
一道命令,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瞬间压在了这个刚刚成为常驻者不久的年轻军官肩上。她没有退缩,眼神灼灼:“明白!”
整个广寒宫基地,如同一个被狠狠抽打后的陀螺,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起来。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被纳入了这台名为“救援”的庞大机器中。争吵和部门壁垒消失了,只剩下高效的协同和冰冷的执行。
72小时的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 陈锋的指令,则化作了驱动所有人压榨出最后一丝潜能的、冰冷而炽热的引擎。
月面之上,人类的存亡,系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疯狂的自救。钢铁脊梁,即将在极限压力下,迎来最残酷的淬火考验。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光年低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