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设计缺陷修正的消息刚传到总部,江城就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寒流。实验室里,李哲正调试着灵气检测仪的新程序,屏幕上跳动的灵能数值映得他眉梢带笑;林岚则趴在桌前,用红笔在全球地质图上标注疑似灵气节点,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窗外的寒风形成奇妙的呼应。
只有张杰没心思享受这份轻松。机甲核心激活度突破20%的那晚,他熬夜梳理解锁的“历史数据摘要”,当两条标注着“2018年初国际重大事件”的条目弹出时,指尖瞬间僵住——屏幕上的文字像淬了冰,刺得他心口发紧:
“2018年1月8日,美国加州文图拉县爆发山火,强风助推下5小时蔓延至圣巴巴拉县,过火面积超1.5万公顷,10万人紧急疏散,21栋建筑焚毁”;
“2018年2月10日,朝鲜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于咸镜北道试射短程弹道导弹,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美韩联合军演紧急升级”。
这不是普通的事件。加州山火因“强风+干旱”的不可控性,历来是气象预测的难点;朝鲜半岛局势则牵扯多方博弈,试射时间更是高度机密——两者一个关乎自然灾害防控,一个关乎地缘政治安全,跨度覆盖欧美与东亚,若能提前预警并验证,将彻底粉碎“张杰靠内部信息编造预言”的质疑。毕竟,国内的山洪、大桥事故或许还能被曲解为“巧合”,但精准到日期、地点的跨国界、跨领域预言,绝无可能靠猜测实现。
10月12日清晨,张杰抱着一叠厚厚的文件,敲响了陈砚办公室的门。文件最上方是打印清晰的《2018年初国际重大事件预警报告》,正文里不仅详细记录了山火和半岛局势的核心信息,还附上了2285年历史研究中总结的“关键细节”:加州山火需重点防控马里布地区(那里的桉树含油量高,易助长火势),且1月8日当天将有时速达60公里的强风;朝鲜试射的导弹型号为“KN-23”,射程覆盖韩国全境,试射时间选在冬奥会开幕后一天,意在“展示威慑力”。
“陈组长,这两件事必须提前介入。”张杰将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指尖轻轻点在“加州山火”的条目上,语气急切,“现在距离山火爆发还有三个月,若能提醒美方提前清理防火隔离带,至少能减少30%的过火面积;半岛局势还有四个月,提前告知韩方预警信息,能避免局势升级为军事冲突。更重要的是,这是证明我‘来自未来’的最好机会——国内事件有人说我们‘自导自演’,国际事件总做不了假。”
陈砚拿起报告,逐页仔细翻看,眉头随着阅读渐渐拧紧。他不是怀疑张杰——从龙门山洪到跨海大桥,张杰的预言从未出错,甚至连最细微的细节都分毫不差。但国际预警的风险远超国内事件:一旦消息泄露,不仅会引发全球范围的恐慌,还可能被某些国家利用,炒作“中国操控信息”“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会暴露“逆战2028”项目组的存在,让后续的灵气研发陷入被动。
“预警可以做,但必须‘借壳传递’。”陈砚放下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扫过窗外的总部大楼,“不能用应对组或项目组的名义,要伪装成‘学术研究成果’。林岚不是有个同学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灾害防控吗?可以通过她传递加州山火预警,就说是‘中国科研团队的气候模型预测’;半岛局势的预警交给外交部,让他们以‘地缘政治研究报告’的形式,通过外交渠道告知韩方,既符合职能,又不会引人怀疑。”
这个方案既规避了政治风险,又能确保预警信息落地。张杰立刻点头,转身去找林岚和马宏分工——林岚对接UNEp,马宏协调外交部,他则留在实验室,根据机甲核心的历史数据,补充更细致的技术参数:比如加州山火的火势蔓延速度与风速的关联曲线、朝鲜导弹试射基地的灵气波动特征,这些“专业细节”能让预警报告更具说服力。
林岚的同学苏晴,是UNEp亚太地区灾害防控专员,两人大学时同住一个寝室,毕业后虽相隔万里,却一直保持着联系。当天中午,林岚避开办公室的监控,用私人手机拨通了苏晴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苏晴刚结束一场关于全球森林火灾的会议,脸上还带着疲惫,身后的办公室里,同事们正忙着整理卫星火情监测图。
“晴晴,有件事我必须跟你说,可能听起来有点离谱,但你一定要放在心上。”林岚没有寒暄,直接将预警报告的核心内容拍照发给苏晴,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我现在参与的一个气候科研项目,通过模型预测,2018年1月8日美国加州会爆发特大山火,起火点在文图拉县,当天会有强风助推,火势会很快蔓延到圣巴巴拉县和马里布地区。你们一定要提醒美方,提前清理马里布的桉树区域,那里的树木含油量太高,一旦起火根本控制不住。”
苏晴看着手机里的文字,忍不住笑了出来,手指点了点屏幕:“岚岚,你们这模型也太‘精准’了吧?连具体日期和区域都预测到了?加州每年冬春都有山火,但规模有大有小,你们怎么确定1月8日就会有强风?”
“一点都不夸张。”林岚的语气瞬间严肃起来,她起身走到办公室的僻静角落,压低声音,“这个模型结合了近50年的太平洋洋流、大气环流和加州植被数据,误差率低于5%。我们还预测到,2017年12月加州的降雨量会比往年少40%,土壤湿度达到历史最低值,正好为山火提供‘干柴’——你就当帮我个忙,把这些信息转给你们负责北美事务的同事,就算不立刻部署,提前加强监测总没错。”
或许是林岚的语气太过认真,苏晴收起了笑容,点开报告的细节图片,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行,我明天一早就把这份‘预测’交给主管,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他会信——UNEp每年收到的‘灾害预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大多都是无稽之谈,上次还有个民间组织说‘亚马逊雨林会在三个月内消失’呢。”
挂了电话,林岚立刻找到张杰,将沟通结果告知。张杰没有失望,他知道,改变“惯性认知”需要时间,只要信息传递到位,等到山火迹象出现时,苏晴和她的主管自然会重视。
另一边,马宏带着半岛局势的预警报告,驱车前往外交部。他的老战友周明,现在是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司的参赞,两人曾在部队一起执行过边境巡逻任务,彼此信任。周明看到报告里“2018年2月10日,朝鲜试射KN-23导弹”的精准信息时,手里的茶杯差点摔在桌上。
“马小子,你们这数据是从哪来的?”周明推了推眼镜,手指在报告上反复摩挲,“朝鲜的导弹试射时间连美韩情报部门都摸不准,你们倒好,精确到了日期和型号,这比cIA的情报还准,也太离谱了。”
“是我们项目组新研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模型’。”马宏按照提前商量好的说法,避重就轻地解释,“结合了朝鲜的政治周期、军事演习规律和领导人公开讲话,还加入了‘能量波动监测’——简单说,就是通过朝鲜核设施周边的异常能量信号,反推他们的试射计划。周哥,这不是玩笑,2月10日正好是平昌冬奥会期间,一旦试射,美韩很可能会升级军演,半岛局势会彻底失控,甚至可能引发军事冲突。您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份报告递上去,就算暂时不信,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也好。”
周明沉默了片刻,拿起报告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往来的外交车辆——车身上挂着的各国国旗在风中飘扬。他转过身,语气郑重:“行,我信你一次。下月初我要去韩国参加半岛安全论坛,到时候我亲自把报告交给韩国外交部的次官,就说是‘中国民间科研机构的风险预警’——至于能不能引起重视,就看天意了。”
预警信息传递出去后,项目组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城的气温越来越低,梧桐叶落尽,街边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李哲每天都会登录UNEp和外交部的官网,刷新最新的灾害预警和半岛局势新闻;林岚每周都会和苏晴通一次电话,询问加州的火情监测情况;张杰则利用这段时间,指导技术组优化灵气储存罐的性能,将灵气储存浓度从2灵能单位提升到3灵能单位,为后续激活机甲核心做准备。
2018年1月8日清晨,林岚的手机突然在深夜响起。她迷迷糊糊地接起电话,苏晴带着哭腔的声音瞬间让她清醒过来:“岚岚!你说的山火真的来了!加州文图拉县凌晨4点起火,现在火势已经蔓延到圣巴巴拉县,强风风速真的有60公里每小时!UNEp已经启动紧急响应,我们主管现在把你给的报告当成宝贝,正在协调美方按照你标注的马里布地区,加急清理防火隔离带!”
林岚立刻叫醒张杰和马宏,将消息告知。三人连夜赶到实验室,张杰从机甲核心里调取2285年的“加州山火防控手册”,整理出“优先保护马里布居民区”“使用阻燃剂覆盖桉树区域”等关键措施,由林岚连夜发给苏晴。
第二天一早,UNEp官网发布了《加州山火防控紧急通报》,通报中虽然没有提及项目组的名字,却明确提到“基于前期科研预测,已在关键区域部署防控措施,预计可减少30%的灾害损失”。国内的《人民日报》也转载了这条新闻,评论称“国际科研合作助力灾害防控,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还没等项目组从山火预警应验的兴奋中平复,2月10日上午,马宏的手机又突然响了——是周明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马宏!你们预测的导弹试射真的发生了!朝鲜今天早上在咸镜北道试射了一枚短程导弹,型号就是KN-23,射程覆盖韩国全境!韩国外交部已经紧急召见我们的大使,还问我们‘是不是提前知道消息’,现在他们把你们的报告当成‘重要参考’,想跟我们深入合作!”
这一次,项目组的兴奋彻底爆发了。李哲激动地抱着电脑,在实验室里转圈;林岚拿出手机,给苏晴发了条“预言应验”的消息,配了个庆祝的表情包;马宏则第一时间将消息汇报给陈砚,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当天下午,陈砚在项目组召开了庆功会。他手里拿着UNEp和外交部发来的电子版“感谢函”——UNEp的感谢函里写着“感谢中国科研团队提供的关键预测,为加州山火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外交部则提到“预警为半岛局势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陈砚将目光投向张杰,语气郑重:“张杰,这两份国际预警,就是你‘来自未来’的最好证明。现在,没人再质疑你的身份,也没人再质疑项目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推进昆仑山的勘察和机甲研发了。”
庆功会结束后,张杰独自留在实验室,看着掌心的机甲核心。或许是因为“预言应验”带来的“信念能量”,核心的淡蓝色光芒比之前更明亮了,数据面板上的激活度跳到了21.3%,“历史数据摘要”里关于2018年下半年“日本北海道地震”的记录也解锁了一部分。
马宏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全球异常磁场区域地图”——这是林岚结合加州山火、朝鲜核设施的灵气浓度变化数据,更新后的版本。地图上,昆仑山的红色标注旁多了一行小字:“疑似高浓度灵气节点,与2285年灵气核心碎片记载位置吻合”。
“接下来,该轮到昆仑山了。”马宏将地图递给张杰,语气里满是期待,“有了国际预警的‘背书’,申请进入昆仑山军事禁区应该会顺利很多。陈组长已经在跟上级协调,预计下个月就能有结果。”
张杰接过地图,指尖轻轻拂过昆仑山的标注。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加州山火和半岛局势的预警,为他赢得了信任和时间,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昆仑山的灵气核心碎片、2018年下半年的日本地震、2019年的澳大利亚山火,还有最终的2028年仙族攻击。
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洒在地图上,将昆仑山的轮廓染成了暖金色。张杰握紧掌心的机甲核心,能清晰感觉到里面涌动的能量——那是来自2285年的未来力量,也是守护这个时代的希望。他抬起头,看向实验室里忙碌的同伴们,心里充满了坚定: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改写历史,阻止那场毁灭地球的灾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