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文远的会面被楚靖远暂时按捺下来。他深知,在向这位关键人物展示“远见”之前,自己必须先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唯有手握详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产业洞察,才能让那份源于预知的判断,听起来更像是一场基于卓越分析能力的精准推演,而非虚无缥缈的猜测。
“靖远投资”的研究部在接到楚靖远的紧急指令后,立刻进入了全员战斗状态。专项小组迅速成立,由研究部负责人亲自挂帅,抽调了宏观、化工、有色金属领域的数名精锐分析师。整个部门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沙沙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效而紧张的学术氛围。
海量的数据、报告、论文被调取、筛选、分析。全球电解铝的产能分布、成本曲线图;国内主要铝企的能耗指标、环保设备投入情况;乙二醇、烧碱等化工品种的工艺路线对比、污染排放标准、中小产能的区域分布图……无数枯燥的数字和专业的图表,在分析师们眼中却是一条条揭示未来价格走向的密码。
楚靖远并没有置身事外。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研究部的大办公室里,参与关键节点的讨论。他虽不直接提供结论,却总能凭借那份超越时代的“视野”,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引导研究方向朝着最接近真相的核心深入。
“不要只看表面的产能数据,去查这些企业过去三年收到的环保罚单数量,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公开督办函。”
“重点关注那些依赖老旧设备、地处环境敏感区域的中小厂家,计算一下如果他们被强制关停,会影响多少实际供给?”
“对比一下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把环保合规成本这个变量加进去,再算算盈亏平衡点。”
他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让一众科班出身的分析师都暗自佩服,只觉得这位年轻的老板对产业的理解深刻得可怕。
经过近十天近乎不眠不休的深度挖掘与反复论证,一份厚度惊人、数据详尽的《环保政策深化背景下电解铝及部分化工原料供需格局与价格趋势深度研究报告》终于摆在了楚靖远的案头。
楚靖远花了整整一个下午,逐字逐句地审阅这份报告。越是深入,他眼中的光芒就越亮。报告中的分析与结论,与他“看到”的未来高度契合,甚至在细节上更加丰满和具有说服力。
报告明确指出:
第一,电解铝行业是能耗和排放的重灾区,大量依赖自备电厂、技术落后的中小产能遍布各地,是此次环保风暴首当其冲的整治对象。一旦强力清退,供给收缩幅度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第二,所选的几种特定化工原料,其传统生产工艺污染严重,且行业内存在大量不符合新环保标准的小散乱企业。政策铁拳落下,这些产能的出清几无悬念。
第三,基于详实的供需模型测算,在上述情景下,电解铝和目标化工品种的价格,具备在政策落地后**翻倍甚至更多**的上涨潜力!这绝非短期炒作,而是基于产业深刻变革带来的趋势性行情!
“好!非常好!”楚靖远合上报告的最后一页,忍不住击节赞叹。这份报告,不仅验证了他的预知,更为他提供了足以说服任何质疑者的、坚实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目标,已然清晰无误地锁定——电解铝,以及那几种命运早已注定的化工原料期货!
他心中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价格狂潮,以及浪潮之巅自己那庞大的资本舰队。
然而,就在他准备召集核心团队,开始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前夕,一个来自楚烈的加密通讯请求,打断了他的思绪。
楚靖远眉头微蹙,接通了通讯。
“家主,”楚烈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我们对王瀚海残余势力的监控,发现了一些异常。他那个跑路到境外的小舅子,最近在东南亚活动频繁,而且……接触的人有些复杂,似乎与某些国际上的‘信息掮客’搭上了线。”
“信息掮客?”楚靖远眼神一凝。
“是的,专门兜售各种商业情报,甚至……包括一些非公开的政策动向消息。”楚烈顿了顿,“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们获取了什么,但在这个时间点,王瀚海的残党突然对这类人感兴趣,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楚靖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王瀚海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残党,尤其是逃到境外的亲属,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疮,并未彻底清除。他们在这个时候试图接触信息掮客,是想窥探什么?是想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也分一杯羹?还是……单纯的不甘心,想搜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
一股寒意悄然掠过楚靖远的心头。
他即将发动的,是一场依托于绝对信息优势的资本战役。任何信息的意外泄露,都可能导致功败垂成,甚至引来更强大的对手狙击。
王瀚海这条落水狗,难道阴魂不散,在生命的尾声,还想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制造麻烦吗?
刚刚因锁定目标而振奋的心情,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前方的资本征途已然明朗,但身后的暗影,似乎并未随着王瀚海的倒台而完全散去。
(第七十七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神豪:预知未来后,我资产百万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