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轻轻放下茶杯,那杯中尚存的余温似乎也温暖了他的心。他抬起头,深深地看着丁向群,感慨道:“丁部长,谢谢你的茶。跑了一上午,只有在你这里喝到了第一杯茶。朋友就是好,可以无拘无束的。”
丁向群见楚君很快就把一杯茶喝完了,马上又给他续上。他微微一笑,说道:“楚书记,我的大门始终为你打开,什么时候想喝茶只管来就是了。不过,我希望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党政一肩挑,虽是荣耀,但也有风险。在撤乡并镇过程中,行事一定要谨慎,遇事多和其他领导沟通,兼听则明嘛。”
楚君点点头,说道:“是。党政一肩挑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旦出事,我连推卸责任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
丁向群轻轻点点头,脸上绽露出赞许的笑容。那笑容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楚书记,跟你打交道时间并不长,但我觉得,你是个基层工作的好手。见招拆招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应对好这次挑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都会全力支持你。”
楚君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我会的。我惯用的做法虽然老套,但很实用。我会先组织学习文件,了解政策,然后逐一和干部们谈心,安抚情绪。我相信,只要我们领导班子齐心协力,一定能顺利完成撤乡并镇的工作。”
丁向群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直视着楚君的眼睛,语气深沉:“楚书记,这次撤乡并镇,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调整,更是对干部们的一次全方位考验。县委、县政府之所以选择你们亚尔乡和策达乡作为试点,原因再明显不过:一个乡发展得风生水起,一个乡却步履维艰。县里希望通过你们的成功经验和可能遭遇的挫折,为后续的撤乡并镇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说白了,这就是在全方位考验你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考验你的统筹和运作能力。此事办成了,对你以后的发展会有极大帮助的。”
他的语气更加深沉,仿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楚君的心上:“撤乡并镇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稳定,稳住大局,稳住人心。把上级文件的精神吃透,把政策跟大家讲清楚。工作要循序渐进,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
楚君微微点头,声音坚定而清晰:“丁部,你说得对。我会按你说的去做:只要把文件精神讲透,让大家都能领会文件精神,把政策讲清楚,工作就好推进了。”
楚君主动站起身,伸出温暖而有力的手,与丁部长紧紧相握,说道:“丁部,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我受益匪浅。你的工作这么忙,还抽时间找我谈话,谢谢你。”
“组织部是你们的娘家。有问题给我打电话。”丁向群叮嘱道。
楚君握紧丁向群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丁部,打搅你半天了,谢谢你的支持。我会尽快进入状态,把这项工作做好。”
丁向群松开手,微笑着拍了拍楚君的肩膀:“去吧,我相信你能行。”
楚君转身走出办公室,脚步坚定有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环。他知道,前方的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楚君出了办公室,他在走廊上,脑海里蹦出几个大字:“稳住大局,稳住人心。”对,这就是他目前的工作目标,他的信念。
楚君又来到一楼的人事局,找到了县人事局局长居麦,两人见了面。
在交谈中,居麦局长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文件内容主要针对撤乡并镇过程中,对乡政府一般办公人员内退、买断、停薪留职、辞职等情况的处理办法的问题。居麦局长又针对文件的关键细节跟楚君做了详细讲解。楚君认真地听着,不时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期间,他的手机一直在震动,但他没有去接。
楚君和居麦局长聊完工作,看看表,已经到了吃饭时间。他本想请居麦局长吃顿饭,但被居麦局长婉言谢绝了。居麦局长说,今天州人事局来了领导,中午要陪领导吃饭。楚君和他握手告别。
楚君走进县政府办公大楼,脚步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未来的征程上。他的眉宇间挂着沉思,目光深邃,似乎在默默规划着未来的路。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挑战如影随形。但他早已做好了迎接风雨的准备,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要让乡亲们看到,他不仅有能力挑起这副重担,更有决心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楚君走出县政府办公楼,踏上台阶,阳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小车已经悄然滑到跟前,静待他的到来。准备上车时,齐博早已下车,恭敬地打开前排副驾的车门。齐博的动作轻柔而利落,眼神中透着敬意,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宛如一缕春风,暖人心扉。
楚君对齐博的偏爱并非偶然。齐博的细心和周到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温暖,他的存在宛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楚君上车时,瞥见后排的马木提和阿布里肯正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眼神中还带着朦胧的睡意,显然还没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马木提的头发有些凌乱,阿布里肯则不时地打个哈欠,两人一副慵懒的模样,与前面精神抖擞的齐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楚君刚要和他们打招呼,手机铃声却突然响起,清脆的铃声在车内回响。
他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耿多雨熟悉的声音,带着调侃和玩笑:“楚书记,你真是少年老成啊,明明知道孟书记找你谈什么,却一个字也不跟我透露,你太不够意思了。”
楚君赶紧否认道:“你说什么呢,我在进书记办公室之前,对此事是一无所知,之前我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我出来的时候,李主任就在你跟前,我也没法说啊!好在几分钟后,你就知道全部了。”
耿多雨轻笑了一声,显得很勉强:“楚书记,你现在在什么地方?”
楚君提议道:“我也是刚从民政局办公室出来,现在就在政府办公楼的停车场。要不你现在过来吧,我们一起去吃饭?”
耿多雨爽快地说道:“不用了,刚才我已经在都护府大酒店订了桌子,在二楼雅间,你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出来接你。楚书记,现在你是我的领导了,我得向你表表忠心。如果没事,现在就过来吧,我等你。”
电话挂断,楚君转过头,目光落在后排的马木提和阿布里肯身上,微笑着问道:“二位醒啦?策达乡的耿书记已经在都护府酒店摆好了酒席,盛情邀请咱们过去,咱们这便动身过去吧。”
马木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抬手看了看手表,笑着说道:“好啊,正好这时候肚子也有点饿了,也该吃点东西了。楚书记,今天孟书记找你都说了些什么呢?怎么聊了这么久啊?”
楚君微微一笑,脸上带着轻松的表情,轻描淡写地说道:“哦,孟书记找我主要就是谈关于撤乡并镇的事儿。”
楚君的一句话让后排两人跟触电一样,一下坐直了身子,原本一向稳重的齐博都不由自主地看着楚君。
“撤乡并镇!你说的真是撤乡并镇吗?”马木提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声音也骤然提高了几分,急切地追问着。
撤乡并镇的消息早已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如同一阵旋风在乡间肆虐,却一直缺乏确切的官方消息来平息这场风暴。然而,这样一条足以在乡里掀起惊涛骇浪、石破天惊的消息,竟被楚君说得如此轻描淡写、风轻云淡,仿佛只是寻常的家常便饭,丝毫没有感触到它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波澜。
年轻人啊,真是不知死活,不知天高地厚。那撤乡并镇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关系到多少人的铁饭碗,多少在职人员的岗位能否保住的大问题,更关系到多少个家庭的安定祥和。此事如果在乡里传开,不知道会在乡政府引发怎样的地震呢?
“撤乡并镇!真的?”阿布力肯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个消息,他吞了吞口水,想要再次确认一遍,生怕自己听错了。
楚君微微叹了口气,眉宇间闪着无奈,只得再次坚定而平静地回答道:“是的,就是撤乡并镇!”
马木提和阿布里肯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复杂而深沉的情绪,仿佛有千言万语在他们的眼神中交汇,两人此时的想法如出一辙。
在他们看来,楚君还是太年轻了,对上级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毫无敬畏之心,对世事的认识也显得太过肤浅。他们深知,撤乡并镇绝非小事,它意味着人员的升降、调动、内退、下岗、分流……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悬在每个人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划破这原本平静的生活。
在乡里,就业机会本就稀缺得如同沙漠中的绿洲,难得一见。那些有幸踏入乡政府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凭借复杂而坚固的关系网踏入这扇门,或是凭借大学或中专的学历,由人事局分配而来。他们的工资虽不算高,但工作相对清闲,福利虽不算丰厚,但至少能保障正常的休假,这份工作在乡里人眼中,就是一份难得的安稳。
在乡里,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就像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是权力的象征,是优越感的源泉。对于他们来说,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是他们在这个小社会中立足的根基。他们每天穿着干净利落的衣服,穿梭在乡亲们之间,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这份工作让他们在乡亲们眼中高人一等。
在乡里,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名头意味着稳定的生活、受人尊敬的地位,以及在邻里间那份难以言喻的优越感。他们的工作或许平凡,但在乡亲们眼中,他们是乡里的“公家人”,是乡亲们眼中的“大人物”。无论是相亲时的高人一等,还是外出办事时的便利,有了这块招牌,事情就好办了许多,这就是他们在乡里的“特权”,是他们用多年努力和运气换来的“铁饭碗”。
马木提还是很沉稳,问道:“撤乡并镇,这么大的事情,不会就是一句话,总该有什么具体政策吗?”
撤乡并镇这件事,楚君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正确解释,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时间认真阅读文件。他便把公事包的几份文件拿出来,给大家传阅起来。
车内一片死寂,空气似乎凝成了固体,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唯有文件翻动的细微声响,在这沉默中显得格外清晰。几人神情庄重,眼眸在文字间快速穿梭,手中翻阅的文件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每一页都凝聚着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
除了塔尔州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务院《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进行微调后下发的文件外,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关于楚君的任命文件。文件中的文字简洁而庄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一粒沉重的石子,掷地有声:
任命楚君为亚尔镇党委书记兼镇长。
紧接着是另起一行,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地写道:
亚尔乡、策大乡其他工作人员的任命待亚尔镇筹建工作完毕后另行任命。
这短短的一行字,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打破了车内的平静,让后排的三位领导心中泛起了巨大的波澜。
县委的文件怎么能这样下发呢?这是什么意思?新的亚尔镇的政府编制,现在只有楚君一个人的位置已经明确,而其他人的位置尚待确定,或者说,他们的位置根本就是一片未知的迷雾。县委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欠妥?
然而,他们都是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受党教育培养的国家干部。即使心里有再多的疑惑和不满,此时也只能深深地憋在心里,眼神中闪着无奈,化作无声的叹息。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地方服从中央,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之一,“四个服从”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党内极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海行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