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主任向楚君等在场的领导们介绍道:“这些我们村的工艺品已经走向全区的工艺品市场,产品非常受内地游客的喜欢,产品不愁卖不出去。现在希望政府能帮我们多宣传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手工艺品,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
楚君认真地记下了他们的建议,当即表示,乡政府将会联系县政府的文化和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更好地推广这些传统手工艺品,让它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村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你们也不要眼下的销售火爆就固步自封,要不断挖掘和提升手工艺品的独特价值。你们的技艺是祖辈世代传承的手艺,是非遗文化,我们要让这份手艺传承下来,延续下去,留给子孙后代。”
妇联主任很兴奋地告诉领导们:“我们已经联系县里的专业的设计团队,帮助我们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更时尚、更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这样,我们的手工艺品不仅能留住传统技艺,还能引领潮流,让我们的手工艺品走得更远。”
楚君听得入神,激动地点头微笑:“好。那么这项工作我们就分别进行,齐头并进。我会亲自跟进这件事,确保每一步都落到实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村的手工艺品会在全国发光发热,成为我们这里的金字招牌。”
楚君在记事本上郑重地记下了此事,随后当着妇联主任的面,将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交代给了齐乡长。
周围的妇女们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鼓起掌来。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宛如春日里绽放的繁花,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策大乡与亚尔乡毗邻而居,两地田地相连,同饮策大河之水,本应携手共进。然而,策大乡的诸位领导,却因不思进取、消极怠惰,终日沉溺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之中,致使彼此互不信任、相互拆台。如此一来,他们便无暇顾及周边世界的精彩纷呈,那些曾经仅在县里文件、电视台上遥不可及的新鲜事,如今竟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令他们不禁震惊于时事变迁,又羞愧于自身滞后。
而亚尔乡,恰似一片沸腾的热土,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在策大乡领导的眼前缓缓铺展。那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恰似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们的脸上,让他们羞愧难当,内心深处涌起无尽的自愧不如。
回溯往昔,当县委那纸任命楚君的公文送至桌前,耿书记与多来提乡长虽在诸多事务上意见相左,针锋相对,可在看待任命楚君这一事上,却出奇地统一了阵线。
两人望着那纸薄却字重的任命,瞧见楚君那年仅弱冠却手握亚尔乡党委书记兼乡长重权的名字,二人皆是满脸的不屑,言语间满是嘲讽。
“这小伙子,也不过是倚仗着后台的势力,撞上了好运气,才攀上了这高位。” 耿书记摇头晃脑,言语间满是轻蔑。
“无非就是靠着上级领导的偏爱,又在基层代表选举中耍些小聪明、动些小心思,才歪打正着地爬了上来。不过是个心思缜密、投机钻营、钻营逢迎、大搞山头的小人罢了。” 多来提乡长也是嗤之以鼻,话语里满是对楚君的鄙夷。
在他们的嘴里,楚君的成功仿佛只是运气与投机的意外产物,全然不顾他背后的努力与汗水,满心只有不屑与轻视。
然而,当如今看到亚尔乡的勃勃生机与欣欣向荣,他们才如梦初醒。楚君的当选,绝非偶然。上级领导的迅速任命,绝非仅是偏袒,而是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与满心拥护。在楚君的引领下,亚尔乡宛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正驶向繁荣昌盛的彼岸。这背后,是上级领导对人才的精准识别与大胆任用,是他们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气魄。
然而,当策大乡的众位领导迈步来到乌拉台河畔,眼前景象宛如一场视觉盛宴,刹那间涤荡了他们的灵魂,令他们耳目一新,眼前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真正震撼人心,令他们久久难以忘怀的,是亚尔乡家家户户门前那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它们宛如一座座绿色的小城堡,稳稳矗立在肥沃的土地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大棚泛着柔和而生机勃勃的绿光,宛如希望的灯塔,照亮了整个乡村。
这些蔬菜大棚,不仅仅是农业的产物,更是亚尔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与不懈奋斗的象征。它们见证了村民们在清晨的露珠中播种,在黄昏的余晖下收获;见证了他们用汗水浇灌每一寸土地,用智慧培育每一片蔬菜。这些大棚,无声地诉说着村民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坚守,诉说着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希望。
在策大乡领导的眼中,这些蔬菜大棚不仅仅是一片片绿色的风景,更是亚尔乡人民精神的写照。它们仿佛在低语:“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无论命运如何摆布,我们始终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用双手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
这些蔬菜大棚宛如一座座镶嵌在大地上的绿色宝石,闪耀着希望与富足的光芒,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基石。尽管此时正值寒冷的冬季,大地被白雪覆盖,万物凋零,但当他们踏入蔬菜大棚的那一刻,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让人心生暖意。
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在大棚内茁壮生长,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宛如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海洋。青翠的黄瓜顶着娇嫩的黄花,带着细小的刺,宛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宛如一个个红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嫩绿的生菜娇嫩欲滴,层层叠叠,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鲜嫩与美味,让人垂涎欲滴。
村民们穿梭在大棚之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幸福。他们一边熟练地劳作,一边向领导们热情地介绍种植经验。他们讲述着如何精心培育每一株蔬菜,如何在寒冷的冬季里为它们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如何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产量和品质。这些蔬菜大棚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走出那片生机盎然的大棚,策大乡的众位领导沉默地登上山坡,再次回首凝望那脚下一片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心中涌起一阵前所未有的震撼。他们的心,像是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沉甸甸的,满是复杂的情绪。
他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自己所在的乡村:那片土地依旧贫瘠,像是一片干涸的沙漠,难以孕育出丰收的希望;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像是被困在时间的漩涡里,无法挣脱;村民们的日子依旧艰难,他们的笑容里藏着生活的无奈,眼神里透着对未来的迷茫。
而眼前这片土地,却截然不同。对比之下,两个乡的差距,仿佛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横亘在他们的心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汗颜和愧疚。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们此刻才真正后悔不已。两个乡近在咫尺,骑上自行车,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可他们竟从未想过要去拜访,更别提去取经求教了。如今,想要缩小这巨大的差距,谈何容易?
他们知道,这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智慧,需要借鉴亚尔乡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让自己的乡村也能焕发出这样的生机与活力,让村民们也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多么渴望能改变这一切,让自己的乡村也能变成一片希望的田野。
然而,此刻回首,一切都显得太迟、太晚、无可挽回了。策大乡,这个曾经充满希望的地方,如今却即将面临被撤销的危机,它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想什么,说什么,都已经是昨日黄花、镜中水月。
山坡上的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变得沉重而缓慢,带着无奈与惋惜,轻轻拂过众人的脸颊,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遗憾。
策大乡的众位领导站在山坡上,望着那片充满生机的蔬菜大棚,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深知,亚尔乡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村民们多年辛勤耕耘、不断探索的结果。而策大乡,却在发展的道路上逐渐落后,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即将被撤销,这种无力感让他们心如刀绞。策大乡,却只能在这片辉煌的余晖中,默默走向终点。
上午的走访在忙碌中结束了,齐博主动过来请示楚君,中午的伙食如何安排,什么标准。
面对齐博的主动,楚君微微一笑,眼中闪着满意的光芒。他沉吟片刻,声音低沉地说:“前两天刚在会上强调过,严禁公款消费,这顿饭还是我个人来请吧!你去前面路口的拌面馆,一人一个过油肉拌面,简单实惠。酒就免了,下午还要去策大乡参观,还是让领导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楚君清点了一下人数,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钞票,轻轻递给齐博,齐博接过钱,转身走了。
楚君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吃拌面,但路口有七八家拌面馆,每一家都飘着诱人的肉香,让人难以抉择。然而,齐博心里却十分清楚:楚君心里指的,是哪家拌面馆。
那家拌面馆,或许是路边最普通的一家,但楚君的选择,却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周围的浮尘,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质朴与真诚的力量。
热孜婉拌面馆静静地坐落在路口几排门面房的中间位置,门前的停车场宽敞而空旷。这家饭馆在众多的拌面馆中并不显眼,就像一颗隐匿在闹市中的明珠,不张扬却有着独特的光芒。它没有华丽的招牌,也没有耀眼的灯光,但只要你踏进这里,便会沉醉在那浓郁而诱人的香味中。
它的拉面,如同玉带般劲道爽滑,在唇齿间舞动;那过油肉,鲜嫩多汁,宛如舌尖上的舞者,轻轻一嚼,便释放出无尽的美味;而拌面菜更是浓郁醇厚,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美妙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这家饭馆的名气,完全是靠着司机和过客的口口相传,从这个城市的角落传到那个小镇的街头,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美食记忆。
齐博对此心知肚明,这家饭馆只是老板娘热孜婉经营的三家分店中的一家。每次听说楚君要来,热孜婉都会骑上摩托车,风风火火地赶过来,亲自出面招待。
她对楚君的深情和关注,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他们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超越言语的情感和一种特殊的默契。他们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旧友,又像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知己。
每次楚君到来,老板娘热孜婉就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穿梭在饭馆的各个角落,上下翻飞,左右逢源。她会亲自下厨,精心准备一份特别的过油肉拌面,每一根拉面都浸满了她的心意,每一口肉都饱含着她的热情。她还会额外多加几个小菜,那些小菜就像点缀在美味花园中的娇艳花朵,让楚君和他的朋友们吃得心满意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齐博在一边清楚地看到,楚君和老板娘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并非简单的顾客与店主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深厚情谊。老板娘知道楚君工作忙碌,常常顾不上好好吃饭,所以每次都会用心准备;而楚君也对老板娘的这份心意心存感激,他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老板娘的热情,更喜欢这份简单却温暖的关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海行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