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风带着咸湿的海汽,吹拂着广州街头熙攘的人流。林凡站在邮电局门口,手里捏着刚刚收到的电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电报是苏晚晴从江州发来的,字迹清晰,语气沉稳,但字里行间透出的紧迫感,却像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动着林凡的心。
“厂房改造进度过半,工人招募初步完成,原材料供应商已接洽数家,待样品确定即可采购。万事俱备,只欠设备。盼归。晚晴。”
只欠设备。四个字,重若千钧。
林凡深吸一口气,将电报小心折好,放进口袋。他抬头望向南方灰蒙蒙的天空,香港的方向。与“永昌行”的会面安排在三天后,成败在此一举。乡镇企业的设备不堪用,国营大厂的门路走不通,这家专做二手设备转让的香港公司,已是最后的希望。如果这条路也走不通,“佳美”食品厂很可能就此夭折,前期投入的血本无归,团队的士气也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他不能失败。
三天后,凭借李志峰辗转托人弄到的介绍信和临时通行证,林凡踏上了开往香港的列车。与广州相比,香港的繁华令人目眩神迷。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快节奏的生活感。林凡无暇欣赏,按地址找到了位于九龙长沙湾的“永昌贸易行”。
公司的规模比想象中小,门面不起眼,但里面堆满了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显得杂乱而专业。接待他的是经理姓陈,一个精瘦干练、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说着一口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
“林生系吧?李生介绍来的?坐。”陈经理态度不冷不热,递上一杯茶,直接切入正题,“听讲你对日本的二手食品机械有兴趣?”
“是的,陈经理。”林凡压下心中的忐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从容,“我们想在江州办一个饮料厂,需要一套小型的灌装线和配套的杀菌设备,预算有限,所以想看看二手的。”
“饮料灌装线……”陈经理推了推眼镜,从抽屉里翻出几本厚厚的产品目录,上面贴满了各种机器的照片和日文、英文标注的参数,“最近手头有一套,日本大阪那边一个小型果汁厂淘汰下来的,半自动,八成新,保养得还不错。灌装、封盖、贴标一体,每小时产能大概500瓶左右。适合你这种刚起步的厂子。”
他指着目录上的图片和参数给林凡看。林凡仔细看着,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图片上的设备虽然看得出使用痕迹,但整体结构完整,型号也不算太老,正是他需要的类型!
“价格呢?”林凡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陈经理报了一个数字。林凡心里咯噔一下,价格确实比国内全新的国营厂设备低了一大截,但依然接近他预算的上限。而且,这还不包括运输、保险和可能的维修费用。
“价格……能不能再商量一下?”林凡尝试着讨价还价,“另外,设备的具体状况,有没有更详细的检验报告?运输和安装调试,贵公司能负责吗?”
“价格好商量嘎,看你诚意啦。”陈经理笑了笑,眼神精明,“检验报告有,但系日本那边的,你看得明咩?运输同安装,我可以帮你揾相熟嘅运输公司,但系费用要另计,而且只送到广州口岸,内地段要你自己搞掂。安装调试,我哋可以派师傅过去,人工同食宿你要包。”
问题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涉及成本和风险。林凡感到压力巨大。他强作镇定,与陈经理周旋,询问细节,争取更优惠的条件。谈判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在林凡同意支付三成定金,并承担香港至广州的运输费后,陈经理勉强同意价格再降低百分之五,并提供一份英文的简易检验报告复印件。
“林生,我睇你系做实事嘅人,先俾呢个价你。”陈经理最后说道,“呢套设备抢手嘎,你考虑清楚,落订要快。”
拿着初步的协议草案和厚厚的资料,林凡走出“永昌行”,心情复杂。希望就在眼前,但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未知的风险,也沉甸甸地压在身上。他需要立刻核实设备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更需要解决内地运输和通关的难题。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像上了发条一样奔波。他通过刘建军的关系,找到一位懂日文和机械的老师傅,帮忙核对了检验报告的关键参数,确认设备基本符合要求。他又发电报回江州,与苏晚晴、苏明紧急沟通,说明情况,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并开始打探内地运输的渠道。
等待回电的时间格外漫长。林凡住在便宜简陋的旅社,每天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设备、资金、运输。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创业路上,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终于,苏晚晴的回电来了。电话里,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林凡,资金我们想办法凑齐了,动用了所有流动资金,我和苏大哥、陈大哥也把各自的积蓄都拿出来了,还找亲戚借了一些,应该够首付和第一期运费。运输渠道,陈大哥找到了一个跑广州线的车队,队长是他旧相识,答应帮忙,但内地通关手续可能比较麻烦,需要打点。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去谈,我们都支持你!”
听着电话那头熟悉而坚定的声音,林凡的眼眶微微发热。他知道,为了凑这笔钱,苏晚晴他们付出了多少,承担了多大的压力。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成了他此刻最大的力量源泉。
“好!等我消息!”林凡挂断电话,抹了把脸,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他再次找到陈经理,经过又一轮艰苦的谈判,最终签订了正式合同,支付了定金。接下来是更繁琐的环节:联系运输公司、办理出口和进口文件、购买保险……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数。林凡几乎住在了货运码头和相关部门门口,靠着耐心、诚恳和必要时的小额“茶钱”,一步步打通关节。
当那套拆卸打包好的二手灌装设备,终于装上来穗的货船,办妥所有离港手续时,林凡站在码头上,看着巨大的货轮缓缓离岸,心中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钢铁,这是“佳美”食品厂的心脏,是团队所有人的希望,更是他对苏晚晴的承诺。
他没有随船返回,而是立刻登上了回广州的火车,他需要提前回去,为设备的到达和后续的安装调试做准备。
几天后,当林凡风尘仆仆地回到江州时,远远就看到了旧粮库方向冒出的袅袅炊烟(消毒锅炉已先行安装测试),听到了隐约的机器轰鸣声。他心跳加速,快步赶去。
改造后的粮库焕然一新,外墙粉刷了白色涂料,屋顶换了新瓦,窗户明亮。车间里,苏晚晴穿着工装,头上包着布巾,正和请来的老师傅一起,指挥着工人们清理场地,安装新架设的电线管路。苏明和陈远也在一旁忙碌着,搬运基座,核对图纸。看到林凡回来,三人立刻围了上来。
“林子,回来了!设备怎么样了?”苏明急切地问。
“合同签了,船已经发出来了,估计再有个把星期就能到广州口岸。”林凡简要说明了情况,目光却落在苏晚晴身上。她瘦了,脸颊有些凹陷,眼圈泛着青黑,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干劲。
“太好了!”苏明和陈远兴奋地击掌。
苏晚晴走到林凡面前,递给他一杯水,眼中满是关切:“一路辛苦了吧?顺利吗?”
“顺利。”林凡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清凉的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也熨帖了疲惫的心,“家里才辛苦。你们……做得太好了。”他看着整洁有序的车间,由衷地说道。他离开不过月余,这里已从废弃的仓库变成了初具规模的工厂雏形,这背后,是苏晚晴他们没日没夜的付出。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苏晚晴浅浅一笑,接过空杯,“就等你的设备了。”
接下来的日子,所有人都在焦急和期待中等待。林凡一边跟进设备的运输情况,一边和苏晚晴一起,面试招聘来的工人,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确定最初的产品配方和包装设计。他们决定,第一批产品就生产最受欢迎的橙子味汽水,商标定为“佳美”,包装瓶选用透明的玻璃瓶,贴上橙子图案的彩色标签,显得清爽又时尚。
设备抵达广州口岸那天,林凡亲自带车去接。验货、装车、办理内地运输手续,又是一番周折。当载着沉重木箱的卡车,在陈远找来的车队护送下,缓缓驶入食品厂大院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拆箱、搬运、定位、安装、调试……在聘请的退休老师傅和厂家派来的技术员(费用由林凡承担)指导下,工人们日夜奋战。林凡和苏晚晴几乎寸步不离车间,盯着每一个环节。电机轰鸣,齿轮转动,传送带开始运行……当第一瓶橙黄色的“佳美”汽水,带着“呲”的一声轻响和丰富的气泡,从灌装线上顺利下线时,整个车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林凡拿起那瓶还带着机器余温的汽水,标签上的“佳美”二字格外醒目。他打开瓶盖,喝了一口,甜中带酸的橙味混合着充足的气泡,口感清爽。或许比不上进口品牌,但这是他们自己厂生产出来的第一瓶饮料!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苏明激动地大喊。
陈远也咧嘴笑着,用力拍着林凡的肩膀。
林凡转过身,看向身边的苏晚晴。她也正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和喜悦。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一刻,所有的奔波、焦虑、汗水,都化为了成功的甘甜。
“佳美”,终于诞生了!
林凡举起手中的汽水瓶,对着全体工人,声音洪亮:“从今天起,‘佳美’食品厂,正式投产!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奋斗的结果!以后,我们要让全江州、乃至全省全国的老百姓,都喝上我们‘佳美’的饮料!”
“好!”工人们群情激昂。
夜色降临,工人们下班离去,车间里恢复了宁静。林凡和苏晚晴最后检查了一遍设备,关掉电闸。月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洒在崭新的生产线上,泛着清冷的光泽。
两人并肩站在车间门口,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工厂。夜风吹拂,带着初夏草木的清香。
“我们做到了,晚晴。”林凡轻声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嗯。”苏晚晴点点头,靠他近了一些,“这只是开始。”
林凡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这一次,不再是危急关头的扶持,而是成功喜悦的分享和共同前行的承诺。
“接下来,就是让‘佳美’走向市场了。”林凡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目光坚定,“肯定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什么可怕的。”
苏晚晴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她轻轻回握他的手,低声道:“嗯,一起。”
月光下,一对年轻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在他们共同奋斗诞生的第一个“孩子”——“佳美”食品厂前,许下了更远的誓言。机器的轰鸣暂歇,但更广阔的商业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属于“佳美”的时代,即将到来。而林凡和苏晚晴的爱情,也在这创业的烽火中,淬炼得更加坚韧和璀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