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洞的日子,在枯燥、艰苦却又充满希望中悄然流逝。
白天,凌霜会外出探查周边,寻找水源和食物,并警戒可能出现的危险。而我则留在洞中,心无旁骛地修炼“清风筑基诀”和练习绘制符箓。
有了第一次引气成功的经验,后续的修炼顺畅了许多。丹田内那团真气,如同初生的幼苗,在我日复一日的吐纳温养下,缓慢而坚定地壮大。虽然增长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每一次内视,感受到那团温暖气息的凝实和流转,都让我欣喜不已。
真气运转的路线也渐渐拓展。从一开始只能在丹田附近徘徊,到能够勉强贯通任督二脉的基础循环,虽然依旧磕磕绊绊,时有滞涩,但经脉被真气滋养冲刷的那种温热酥麻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蜕变。
最明显的进步体现在绘制符箓上。以前画符,全凭一股蛮力和模糊的意念,成功率低,威力也弱。如今,我尝试将那一丝微薄的真气,混合着对符意的理解,灌注到笔尖。下笔时,能清晰地感觉到笔锋与符纸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粘连感”和“阻力感”,仿佛不是在纸上涂抹,而是在虚空中刻画某种无形的轨迹。
成功绘制的“净心符”,符文中隐隐有流光内蕴,散发出的安神静心效果强了数倍。凌霜检查后,难得地点了点头,评价了一句“初具灵韵”。
这简单的肯定,给了我巨大的鼓舞。
我开始不满足于“净心符”,尝试绘制更复杂的“驱邪符”。此符笔画繁复,对真气掌控和意念集中的要求更高。起初几次,皆以失败告终,不是真气不济导致符文中断,就是意念涣散使得符意全无,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朱砂和符纸。
我没有气馁,每次失败后都静心反思,调整呼吸和意念。凌霜偶尔回来,看到我对着失败的符箓发呆,也会出言指点一两句,往往一针见血,让我茅塞顿开。
“符箓之道,重意不重形。形为骨架,意为灵魂。你的真气是墨,你的心神是笔。下笔之前,需先在心中观想符文真意,引动天地相应之气,再以真气为引,落笔成符。切忌心浮气躁,贪功冒进。”
她的话如同醍醐灌顶。我明白了,画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神与天地沟通的过程。
这一日午后,我状态颇佳,连续成功绘制了三张“净心符”后,决定再次挑战“驱邪符”。我静坐调息半晌,待心神澄澈,真气充盈,然后铺开符纸,蘸饱朱砂。
闭目,在心中观想“驱邪符”的符文真意——煌煌正气,破邪显正!想象阳光普照,阴邪退散的场景。待那股“正大光明”的意念充盈胸臆,我猛地睁开眼,落笔如风!
笔走龙蛇,真气随念而动!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笔尖划过,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每一笔都沉稳有力,朱砂痕迹鲜亮饱满,隐隐与周围空间产生共鸣!当最后一笔落下,符胆点成的瞬间——
“嗡!”
符纸轻轻一震,一道微弱的金光在符箓上一闪而逝!整张符箓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阳刚正气!
成功了!而且是一次完美的成功!
我激动地拿起这张“驱邪符”,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远超从前的破邪之力!这才是真正的灵符!
恰在此时,凌霜探查归来。她看到我手中灵光内蕴的符箓,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快步走上前,接过符箓仔细感受。
“好纯粹的破邪之意!”她赞叹道,看向我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和深意,“想不到你在符箓一道上,天赋如此之高。短短数日,竟能画出蕴含‘真意’的灵符。看来,清风观传承,果然不凡。”
我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是前辈指点得好。”
凌霜摇摇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悟性和心性,是关键。”她将符箓还给我,正色道,“不过,切不可自满。此符威力,于真正强大的邪祟而言,依旧微弱。你需要更强大的真气,更精深的心境,才能绘制出更高级的符箓。”
“是,晚辈明白。”我恭敬应道。
晚上,我们围坐在小小的篝火旁(凌霜用特殊手法生火,烟雾极淡),分享着烤熟的沙鼠肉。洞外风声依旧,但洞内却多了一丝难得的暖意和生气。
“前辈,”我一边啃着肉,一边忍不住问道,“您说我的真气属性,似乎对绘制‘驱邪符’这类阳刚符箓有助益?”
凌霜点点头:“嗯。每个人因体质、心性不同,修炼出的真气也带有不同的特性。你的真气……中正平和,却隐含一丝难得的纯阳之意,应是与你心性单纯、意志坚定有关。这是绘制破邪、诛魔类符箓的上佳资质。当然,若要绘制其他属性的符箓,则需后续功法引导或特殊机缘。”
纯阳之意?我心中一动,难道是因为我修炼时,总是心怀对邪祟的憎恶和对光明的向往?
“那……有没有办法,加快真气的修炼速度?”我渴望变强的心情迫切。
凌霜看了我一眼,淡淡道:“修行之道,欲速则不达。扎实根基,远比盲目追求速度重要。不过……”她沉吟片刻,“你若能寻得一些蕴含纯阳灵气的药材或灵石辅助,或身处灵气充裕之地,确实能事半功倍。可惜,这戈壁荒芜,灵气稀薄……”
她的话提醒了我。我猛地想起从沼泽中捡到的那半截“镇煞玉貔貅”!虽然破损,但毕竟是灵物残片!
我赶紧从行囊里取出那半截玉貔貅,递给凌霜:“前辈,您看这个……有用吗?”
凌霜接过玉貔貅,入手瞬间,她眼神微变,仔细摩挲着玉质和残存的符文,脸上露出讶异之色:“这是……‘镇煞玉’?虽然灵性大失,符文残破,但材质本身仍蕴含一丝纯正的地脉阳气。你从何处得来?”
我连忙将沼泽中的经历说了一遍。
凌霜听完,若有所思:“看来,那沼泽之下,果然有古怪。这玉貔貅,或可一用。”她将玉貔貅递还给我,“你修炼时,可手握此玉,尝试以心神沟通,引导其中微弱的阳气滋养真气。但切记,不可依赖外物,核心仍在自身。”
我大喜过望,连忙接过玉貔貅。入手温润,确实能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与自身真气隐隐共鸣的暖意。
当晚修炼时,我手握玉貔貅,尝试引导。起初毫无反应,但我耐心尝试,将心神沉入其中,想象着引导其中的阳气。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快要放弃时,一丝微弱却精纯的暖流,终于从玉貔貅中流出,缓缓融入我的经脉,汇入丹田气团!
虽然只有一丝,却让我修炼的速度明显快了一线!丹田内的真气,也似乎更加凝练了一丝!
睁开眼,我心中充满喜悦。这玉貔貅,果然有用!
凌霜在对面打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变化,微微颔首,没有多说。
我看着手中温润的残玉,又看了看对面静坐的凌霜,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资源虽匮乏,但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不断努力,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我一定能一步步变强!
戈壁的夜晚,寒风凛冽。但猎户洞中,一颗追求力量的种子,正在逆境中,顽强地生根发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茅山最后一名传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