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拨开,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但见灵山胜境,果然名不虚传。远处山峦叠翠,峰顶皆笼罩在柔和的金辉之中,琉璃为地,金绳界道,七宝树林行列整齐,枝叶间自有微妙音声,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八功德水充盈池沼,池底金沙遍布,各色莲花大如车轮,青光、黄光、赤光、白光交替绽放,异香扑鼻。空中时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盘旋飞舞,出和雅音。整个灵山笼罩在一片祥和、肃穆、清净而无暇的氛围之中,与外界的纷扰杀戮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便是青灯古佛相伴的永恒净土。
然而,黄风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味这圣境之美,便被引入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秩序之中。
跟随佛驾抵达大雷音寺外围区域后,诸佛、菩萨、罗汉各自散去,回归其修行道场或司职之地,瞬间便融入了这庞大而精密的体系之中,井然有序。接待黄风的,是一位熟人——摩柯切页。
此时的摩柯切页,早已非昔日狮驼国金虹寺那个略显仓皇的住持,他身披锦绣袈裟,手持玉麈,面容肃穆,眼神中带着一种掌握实务的从容与淡淡的疏离。他如今是佛祖座下大总管,统筹协调整个灵山僧团的日常起居、法事仪轨、资源调配等繁杂事务,位高权重。
“黄风护持,既入灵山,便需严守清规,恪尽职守。”摩柯切页语气平淡,公事公办,引着黄风穿过层层殿宇回廊,开始为他讲解这佛国之内的生存法则。
他首先强调清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为基,更有诸多细枝末节,如过午不食、行住坐卧皆有威仪、不可高声喧哗、不可疾行奔跑等等,条条框框,繁琐至极。
接着,他详细说明了 “莲灯护持” 的职责,其繁琐细致,远超黄风想象:
拂拭莲灯:每日晨起、午时、黄昏,需以特制的七宝软巾,蘸取八功德水,细细擦拭大雄宝殿内九九八十一盏金玉莲灯,确保其纤尘不染,光明永驻。每一盏莲灯的纹路、瓣数、灯芯长度皆有规定,不可错漏。
添注灯油:子时与卯时,需前往“香积厨”后的“净油坊”,领取由持戒比丘以特定法门提炼的千年檀香油,为所有莲灯添注,需保证油量恒定,既不满溢,亦不枯竭,灯焰高度需维持在三寸三分,象征“三宝”之光。
巡察灯焰:每隔一个时辰,需巡察所有莲灯,观其焰色。若焰色青白,表佛法昌明;若微显昏黄,需即刻默诵《心经》净化;若有跳动异响,则需立刻上报值守金刚,预示或有外魔侵扰或内部心念不纯。
记录灯辉:每日需在《莲灯日志》上,详细记录每盏灯的焰色变化、油量消耗、有无异常等,字迹需工整,不得涂改。
法会协理:遇大型法会,需提前三日调整莲灯布局,配合经幡、宝幢,营造殊胜道场;法会期间,需时刻守在灯阵外围,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摩柯切页又指明了作息与地点:
早课:寅时三刻,于大雄宝殿外广场,随众僧诵经。
用斋:辰时与午时,于“五观堂”,需严守“食不语”、按序进食等规矩。
休息:戌时之后,于分配好的僧寮(位于罗汉堂后一片静谧的竹林精舍内),不得随意串门,需按时熄灯静修。
黄风听着这一连串细致到近乎苛刻的安排,心中最关心的,却是何时能听闻无上佛法,何时能得传修行法门以提升修为。他忍不住问道:“摩柯总管,不知弟子何时有幸,能聆听佛祖讲经说法?或得授修行秘要?”
摩柯切页闻言,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淡淡道:“一切皆有定数,机缘未至,不可强求。 护持当前要务,乃是恪尽职守,涤除尘虑。心净则佛土净,届时自有般若智慧生起。”言语间,将黄风的求知欲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保持着佛门特有的神秘与距离。
黄风心下暗叹,知道急也无用。还好他随着修为提升,博闻强记的能力远超寻常,饶是如此,将这繁复的职责、戒律、时间、地点一一记下,也觉脑中发胀,勉强支撑。
待到摩柯切页交代完毕离去,黄风回到那间陈设简单、仅一榻、一桌、一蒲团的僧房时,已是夜深。他不敢怠慢,盘坐于蒲团之上,闭目凝神,将日间所闻如同翻书般在脑海中不断重复、默念、梳理,生怕遗漏半分。窗外是灵山永恒的祥和与寂静,窗内是他初入此地的谨小慎微与对未来的茫然。
这青灯古佛的生涯,始于铭记与适应。前方的路,似乎清晰(按部就班),却又迷雾重重(佛法难求)。黄风知道,他必须首先在这严格的秩序中立足,才能图谋那缥缈的“机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