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那返璞归真、武禅合一的境界所带来的心灵洗礼尚在江湖中涤荡,天幕已携着愈发深邃、仿佛能映照过去未来的玄色,再度降临。接连几位近乎“非人”的宗师登场,让众人对这榜单的敬畏之心,已攀升至顶点。
“天下宗师榜,第九位——”
天幕之音响起,其语调中少了几分对武道本身的探讨,多了几分对“命运”、“天数”这等宏大命题的缥缈与凝重。
“——袁天罡。”
名号显现,光幕上玄色流转,并未凝聚出清晰的武者形象,而是首先化出了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星河流转,轨迹莫测。紧接着,一位身着道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如宇宙、仿佛能洞悉一切奥秘的中年道士虚影,在星图背景下缓缓浮现。他手中持着一卷古朴的图册,周身弥漫着一种与天地共鸣、执掌天机的玄奥气息。
“初唐道士,袁天罡。”天幕之音带着一种追溯历史的悠远,揭开了这位传奇人物的面纱,“其人精研道法,尤擅相术、星象、推演之术,已臻通神之境。与其侄李淳风共着《推背图》,预言后世千年之兴衰治乱,其推演之精准,洞见之深远,堪称千古奇书,匪夷所思。”
画面流转,显现出袁天罡夜观星象、指掐天机、于案前与李淳风推演未来的景象。那《推背图》的虚影缓缓展开,其上谶语、图画隐现,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宿命之力,令人望之而生畏。
“然,世人多知其神算,却罕有人知,袁天罡亦是一位武道通天之绝顶宗师。”天幕之言于此,将焦点转向了那隐藏在神算之下的恐怖实力,“其武道,与寻常武者迥异,并非追求单纯的刚猛力道或精妙招式,而是深植于其对‘天道’、‘命理’的领悟之中。”
光幕上,袁天罡的身影动了。他并未施展任何已知的拳脚功夫,只是随手一指,指尖仿佛引动了冥冥中的星辰之力,一道凝练如实质、蕴含着命运轨迹般的奇异劲气破空而出,轨迹玄奥难测,仿佛早已算定了对手的所有反应与闪避路线,直指其命运中的“破绽”与“死穴”!那不是速度的快,也不是力量的强,而是一种“必然命中”的规则层面的压制!
“其武学,可称之为‘天机道’或‘星命术’。”天幕之声带着一丝难以理解的惊叹,“出手之间,引动周天星力,契合命理轨迹,往往能于不可能处寻得生机,于万全之中发现破绽。其攻击,直指因果,玄之又玄。更兼其推演之能,可预判对手一切后手,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评语至此,已将一个掌控天机、以命运为武器的、近乎神话般的宗师形象树立起来。天幕的评判随之而来,带着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深深忌惮:
“袁天罡之境界,在于‘知’,在于‘算’,在于对冥冥中‘规则’的运用。其武道已超脱了寻常的‘力’与‘技’的范畴,触及到了更为玄奥的领域。其强大,带有一种宿命般的、令人无从反抗的压迫感。”
“然,”天幕之言依旧保持着最后的理性,“窥探天机,干涉命理,此乃逆天而行之大忌。其武学虽强,却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因果反噬与天道制约。过度依赖推演与天机,或使其自身亦陷入命运的罗网之中,难得真正的大自在、大逍遥。且其武学对修炼者的天赋要求极高,非兼具大智慧、大毅力与特殊道缘者不可触碰,传承极难。”
“更关键者,其志在于推演天道,洞悉古今,于纯粹的武道争锋、力量攀升,兴趣或许并非第一等。其存在,更像是一位观察者与记录者,而非参与者。”
“综合其掌控天机、开创‘天机道’的无上成就、其武学本身的玄奥与恐怖,以及其道可能带来的巨大因果与传承难题,故列宗师榜第九位。”
钦天监(若有对应机构或意念关注)。
某些隐晦的意念产生了剧烈的波动,充满了敬畏与探究。当世精于卜算、星象之人,更是感到自身所学在袁天罡面前,如同萤火之于皓月。
江湖各处。
则是一片死寂般的震撼,随后是嗡鸣般的议论。
“袁天罡!竟是着《推背图》的那位神人!”
“他…他竟然也是武道宗师?还是如此诡异的武道!”
“天机道?星命术?这…这怎么打?岂不是未动手便已注定结局?”
“窥探天机…难怪后世少有听闻其传人,此道太过凶险!”
“第九位…连这等涉及命运的人物都出现了,前面八位…”
袁天罡的登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武道”的认知。他的强大,不再局限于拳脚兵刃,而是上升到了玄之又玄的“命运”与“天机”层面,带来了一种源自未知的、更深层次的恐惧与敬畏。
天幕在完成了对这位执掌天机的宗师的评述后,玄色光幕带着那股令人心悸的宿命气息,缓缓消散。
留给江湖的,是对《推背图》与袁天罡其人的重新认知与无限遐想(与恐惧),以及对武道边界究竟在何处的茫然与深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的短视频震撼了综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