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行发出的密电,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层层加密和转译后,其核心信息终于抵达了苏北根据地。
当沈望舒从敌工科科长那里得知电文内容时,尽管语言极其隐晦,但他瞬间就明白了顾知行那庞大而危险的计划轮廓。
“利用陆海军矛盾,制造内讧,趁乱取栗……”沈望舒在地图前踱步,眉头紧锁,“这太冒险了!一旦控制不好火候,他自己就会第一个被卷进去!”
“但这是目前获取‘一号作战’计划唯一可能的机会。”科长语气沉重,“‘青鸟’同志身处核心,他的判断值得我们冒险配合。电文里提到的‘适时佯动,加剧混乱’,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适时’?”
沈望舒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上华中地区的几个关键点。“‘适时’,必然是指他成功点燃陆海军内斗之火,并且这把火烧到足够旺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信号。”
他沉思片刻,眼中精光一闪:“信号就在敌人自己身上!当日军华中方面军,特别是其指挥系统和后勤系统,出现明显的、异常的调动混乱,或者当我们监听到其陆海军之间的无线电通讯出现非同寻常的、充满火药味的相互指责时,就是‘适时’!”
“那么,‘佯动’的目标呢?”科长追问。
沈望舒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武汉三镇的位置:“这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地!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对武汉外围的某个重要目标,比如王家墩机场,或者某个核心仓库,发动一次看似强硬、实则灵活的骚扰性攻击,必然会引起日军指挥层的高度紧张,他们会本能地怀疑这是否与内部的‘泄密’有关,从而进一步加剧其内部的猜忌和混乱,为‘青鸟’创造机会!”
这个方案大胆而精准。
攻击武汉外围,风险极高,但若能准确把握时机,其战略收益也将是巨大的。
“好!”科长一拍桌子,“就按这个思路制定预案!情报部门全力监听日军通讯,特别是陆海军交叉频段!作战部门挑选精干小队,随时待命!我们就等‘青鸟’同志点燃那把火!”
接下来的日子,苏北根据地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在紧张的备战气氛中,默默等待着来自上海的那道烽火信号。
而上海,顾知行编织的那张致命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他通过一个巧妙安排的“意外”,让海军武官府的一名低级官员,“偶然”地获知了陆军参谋部宫崎中佐近期“财务状况异常改善”以及“与不明身份人员频繁接触”的“内部传闻”。同时,他又让一条隐藏的暗线,向特高课匿名举报,称发现宫崎中佐私自复印非其权限范围内的文件。
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火星,在日军陆海军之间早已干燥易燃的隔阂草原上,开始闪烁。
真正的引爆点,在于顾知行精心伪造的那份关于“一号作战”前期后勤部署的“摘要”文件。
他没有直接将文件“交给”海军,而是制造了一种宫崎中佐“正准备”以此向海军某军官换取巨额利益的假象。
顾知行利用一次陆海军联合协调会议的机会,安排人将藏有文件微缩胶卷的打火机,“遗落”在了海军军官休息室,并“恰好”被海军方面负责反谍的人员捡到。
当海军情报部门破译出打火机里的微缩胶卷,看到那份看似无比真实的“一号作战”后勤摘要时,顿时如获至宝,也勃然大怒!陆军竟然有人敢泄露如此重要的机密!他们立刻将此作为陆军管理混乱、甚至可能存有异心的铁证,直接捅到了更高层。
几乎是同时,陆军方面也通过特高课的调查,隐约察觉宫崎中佐的不轨行为,并震惊地发现海军似乎掌握了一些不该他们知道的东西。
风暴瞬间形成!
陆军方面认为海军卑鄙无耻,利用收买内鬼的手段窃取核心军情;海军则指责陆军纪律涣散,内部出了叛徒,危害帝国圣战大局。
双方在上海的机关、在南京的派遣军总部,甚至通过电波直达日本本土军部,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和相互攻讦。
宫崎中佐第一时间被陆军宪兵队控制,严刑拷打。但这个可怜虫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的辩解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摆脱嫌疑,他甚至开始胡乱攀咬,使得陆军内部一时人人自危,气氛极度紧张。
顾知行冷静地观察着这场由他亲手导演的风暴。他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似乎比往日更加频繁往来的军车,听着电话里各方人员或愤怒或试探的言辞,知道自己成功了第一步。
水,已经被彻底搅浑。
但顾知行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陆军和海军都不是傻子,最初的愤怒过后,他们很快会冷静下来,开始追查真相。他必须在这短暂的混乱窗口期内,达成自己的最终目标——接触到“一号作战”的真正核心。
顾知行利用“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以“评估‘泄密’事件对后勤保障潜在影响”为由,要求调阅与“一号作战”相关的、更全面的物资调配和运输计划。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在当前的混乱局面下,甚至显得格外负责任。
然而,他的申请被驳回了。司令部下达了严令,关于“一号作战”的所有文件,密级提升至最高,非核心策划人员,一律不得接触。
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
就在顾知行思考下一步对策时,他接到了特高课铃木康介的电话。
“顾桑,”铃木的声音在电话里显得有些阴沉,“关于宫崎那个蠢货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司令部非常震怒。现在外面流言纷纷,对我们陆军的声音很不利啊。”
顾知行心中一动,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是啊,铃木少佐。此事影响极其恶劣,必须尽快查明真相,挽回影响。只是……我这边一些正常的后勤评估工作也因此受阻,实在是……”
铃木沉默了一下,忽然压低了声音:“顾桑,你是经济方面的专家,看问题向来透彻。依你看,这次‘泄密’……会不会不止宫崎一个人?”
顾知行心中警铃大作!铃木这是在试探他?还是真的有了别的怀疑?
他稳住心神,谨慎地回答:“这个……没有证据,我不敢妄加猜测。只是觉得,海军那边拿到的东西似乎很‘准’,不像是宫崎中佐那个层级能接触到的全部……或许,是我们内部的管理环节,还存在其他我们尚未察觉的疏漏?”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管理疏漏”,而非指向某个具体的人。
电话那头,铃木似乎沉吟了片刻,才说道:“顾桑考虑得有道理。看来,有必要对相关文件的流转环节,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检查了。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老鼠屎’。”
挂断电话,顾知行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铃木果然起了疑心,并且将调查方向指向了文件流转环节!这非常危险!虽然他自信伪造的证据链足够完美,将矛头牢牢指向了宫崎和海军,但任何额外的、深入的调查,都意味着风险倍增。
他必须加快速度!必须在调查深入到足以威胁到他之前,拿到想要的东西!
而就在顾知行与铃木进行这场机锋暗藏的对话时,远在苏北的沈望舒,从监听到的日军陆海军之间一系列充满火药味、甚至带有辱骂性质的加密通讯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等待已久的信号!
风,起了!
“科长!”沈望舒拿着刚刚破译出来的电文摘要,冲进科长办公室,“日军陆海军在上海、南京方向的通讯出现剧烈异常!相互指责对方‘背叛’、‘窃密’!‘青鸟’的信号来了!”
科长豁然起身:“确定吗?”
“确定!这种级别的相互攻讦,绝非小事!必然是‘死间计划’起效了!”沈望舒语气肯定。
“好!”科长当机立断,“按预定方案执行!命令‘利剑’小队,即刻出发,目标——武汉王家墩机场外围警戒哨所!给我狠狠地打,打出声势,打完就走!”
“是!”
漆黑的夜色中,一支精干的八路军小分队,如同利剑出鞘,悄无声息地向着武汉方向潜行。他们的任务,不是攻占,而是将这池被顾知行搅浑的水,搅得更浑!
几个小时后,武汉外围骤然响起的激烈枪声和爆炸声,如同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心脏上,又狠狠敲下了一记重锤!
正在为陆海军内讧焦头烂额的日军指挥官们,接到王家墩机场遇袭的报告时,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早不袭击,晚不袭击,偏偏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这难道是……里应外合?!
猜疑的毒雾,瞬间在日军高层弥漫开来。
顾知行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了武汉遇袭的消息。他先是一愣,随即,嘴角难以抑制地勾起了一丝弧度。
快!太快了!这只“山鹰”,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这把来自外部的火,来得正是时候!
他立刻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派遣军司令部一位与他相熟、此刻正负责协调处理此次“泄密”事件的参谋副官。
“武田君,”顾知行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和急迫,“听说武汉那边出事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刚刚梳理后勤文件时,发现了一些可能与此相关的、极其可疑的流转记录,必须立刻向司令部报告!这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宫崎的问题了!”
他决定,趁此机会,再给这把火,添上最关键的一捆柴。
---
【脱离剧情的小互动】
沈望舒(在指挥部盯着地图,等待袭击反馈):“这下够那帮小鬼子喝一壶了!就是不知道顾知行那边能不能接住我这‘神助攻’,可别把他自个儿给炸着了……”
顾知行(一边给司令部打电话,一边内心盘算):“沈望舒这小子动静弄得不小……账单上得记一笔‘战略佯动资源消耗费’。等等,他现在好像没工资可扣了?(挑眉)那就先欠着,利滚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恋爱剧本请签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