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生情的研究报告
陈墨x林晓阳
------
林晓阳一直认为,自己对陈墨的感情,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菌——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生长,等发现时已经遍布了整个培养基。
这个比喻是陈墨教他的。当时陈墨正在解释为什么医院食堂的隔夜菜不能吃,顺手画了个细菌生长曲线图。林晓阳盯着那张图,突然福至心灵:“我对你的喜欢就是这样!一开始只有一点点,后来就...指数级增长!”
陈墨推了推眼镜,耳根微微发红,但语气依然专业:“从生物学角度,那叫做‘日久生情’。”
他们的关系确实是这样开始的——日复一日的相处,不知不觉的靠近。
起初只是同事间的互助。陈墨会为值夜班的林晓阳留一份点心,林晓阳会在陈墨忙得忘记吃饭时,强行把他拉出药房。后来,这种互助变成了习惯,习惯又变成了期待。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雨夜。林晓阳因为照顾一位情绪不稳的病人,下班时已经快午夜。雨下得很大,他站在医院门口发愁怎么回家,却看见陈墨撑着一把大大的黑伞站在那里。
“顺路。”陈墨当时是这么说的。
但林晓阳后来才知道,陈墨的家根本不在那个方向。
那之后,一切都变了。一起吃宵夜变成了约会,周末一起去科技馆变成了恋爱行程,就连工作中偶然的对视都带着不一样的味道。
“所以我们这算是在一起了吗?”某次一起值夜班时,林晓阳终于忍不住问。
陈墨从药剂清单上抬起头,表情严肃得像在分析药品成分:“如果你问的是是否建立了排他性的浪漫关系,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林晓阳眨眨眼:“说人话!”
“是的,我们在谈恋爱。”陈墨的嘴角微微上扬。
同居的决定做得很自然。林晓阳的租约到期,陈墨的房子离医院更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分摊房租能提高双方的可支配收入”——这是陈墨的说法。
“其实就是想天天见到我吧!”林晓阳一边把自己的宝贝漫画书搬进陈墨家,一边得意地戳穿他。
陈墨没有否认,只是默默在书架上为那些漫画腾出了位置。
同居生活比想象中更和谐。林晓阳的活泼填补了陈墨过于安静的世界,而陈墨的条理则治好了林晓阳的马虎。虽然偶尔也会有摩擦——比如林晓阳总是把袜子乱扔,而陈墨对物品摆放有近乎偏执的要求——但他们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你知道吗?”一次,林晓阳看着陈墨认真给垃圾分类的背影,突然说,“我以前觉得你像个机器人,什么都要分析、计算。”
陈墨转身,挑眉:“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林晓阳从背后抱住他,“你是用整个宇宙最复杂的程序在爱我。”
陈墨沉默片刻,然后轻声说:“那是因为你值得最好的算法。”
沈屹和白夜的婚礼后,林晓阳莫名有些焦虑。倒不是嫉妒,而是被那种郑重其事的承诺震撼了。
“墨哥,你会想结婚吗?”某天晚上,他窝在沙发里,状似随意地问。
陈墨从医学期刊中抬起头:“从社会学角度,婚姻是一种法律和社会认可的伴侣关系。如果你问的是我是否愿意与你建立这种关系,那么...”
“说人话!”林晓阳把一个抱枕扔向他。
陈墨接住抱枕,走到沙发前单膝跪下——这个姿势让林晓阳瞬间屏住了呼吸。
“我研究过市内所有婚姻登记处的流程和所需文件,”陈墨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盒子,“也计算过我们共同休假的可能日期。但最重要的是,我分析了和你共度余生的可行性,结论是:这将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盒子里是两枚简洁的铂金戒指,内圈刻着一行小字:“日久生情的研究报告 - 样本数:2,结论:永久有效”。
林晓阳又哭又笑地戴上戒指,然后扑进陈墨怀里:“你这人...连求婚都要这么学术吗?”
“但我爱你,不需要任何数据证明。”陈墨轻声说,终于说了句不像科研报告的情话。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最亲近的朋友。沈屹和白夜自然是座上宾。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跟进了。”白夜举杯时调侃道。
陈墨一本正经:“从数据来看,确定关系后18-24个月是步入婚姻的最佳窗口期。”
林晓阳在旁边翻白眼:“他就是等不及要合法地管着我不让我乱吃零食了!”
沈屹微笑:“恭喜。看到你们这样,我很高兴。”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不同,除了林晓阳终于学会了把袜子放进洗衣篮,而陈墨偶尔会允许沙发上堆着几个可爱的卡通抱枕。
一个周六的早晨,林晓阳醒来发现陈墨不在身边。他揉着眼睛走出卧室,闻到厨房传来的香味。
陈墨系着林晓阳买的卡通围裙,正在煎蛋。餐桌上摆着一本手工制作的相册,封面写着:“林晓阳与陈墨——日久生情的研究报告(续)”。
林晓阳翻开相册,里面是他们从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第一次一起值夜班的打卡记录,科技馆门票,无数张外卖订单,还有陈墨偷偷拍下的他各种睡姿...
最后一页是一张图表,标题是“幸福指数随时间变化曲线”,那条线从初识的平缓,到后来的稳步上升,在求婚那天达到峰值,之后一直维持在高位。
图表下方有一行小字:“样本持续观察中,预期持续时间:一辈子。”
林晓阳眼眶发热,从背后抱住还在煎蛋的陈墨:“你这人...怎么连过日子都要做研究报告啊!”
陈墨关掉火,转身看他:“因为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值得被认真记录和分析。”
窗外,阳光正好。就像他们的爱情,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理解。
而对林晓阳来说,他终于明白了——最动人的情话,有时候就藏在那些看似冷静的专业术语里,等着懂的人去解读。
至于陈墨,他早已得出结论:爱上林晓阳,是他人生中最不理性却最正确的决定。
【小剧场】
某日,林晓阳突发奇想:“墨哥,用你的专业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这么爱你?”
陈墨推了推眼镜:“从神经内分泌学角度,恋爱会刺激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分泌,产生愉悦感。从心理学角度...”
林晓阳赶紧打断:“停!说人话!”
陈墨微笑:“就是看你哪儿都好,没有理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恋爱剧本请签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