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约法》定稿的那天,宋家庄广场上人头攒动。工匠们用了三天三夜,将五十六条约法全文镌刻在一块巨大的青石碑上,石碑高丈余,宽三尺,厚尺许,字体工整有力,每个字都清晰可辨。石碑被安放在广场中央,底座用青石砌成,周围围上木栏,旁边立着一块小木牌,写着“凡同盟之民,皆可诵读,皆须遵守”。
揭碑仪式当天,同盟八个庄子的庄民、民兵、管事都来了,广场上挤满了人,连老人和孩子都凑在前面,想亲眼看看这“能保护大家”的约法石碑。宋阳站在石碑前,手持铁锤,轻轻敲下揭碑的绳索,红绸布缓缓落下,《宋家庄约法》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引发了全场的欢呼。
“《宋家庄约法》,今日昭告天下!”宋阳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遍广场,“这石碑上的每一条,都是同盟的规矩,是大家的保障。从今日起,盟主、官员、庄民,人人平等,都要遵守约法;有功者赏,有过者罚,绝不徇私!”
接着,周文逐字逐句诵读约法全文,广场上鸦雀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当读到“凡联盟之民,生命、财产受约法保护”时,庄民们纷纷点头;当读到“非经公审,不得随意拘押”时,外营的难民们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当读到“官员贪污,罢官罚劳”时,庄民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诵读完毕,宋阳宣布:“各庄子都有抄录的约法文本,回去后要张贴在庄内显眼处,组织庄民学习;每家每户都要发放简易读本(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核心条款),确保人人知晓、人人理解。”
揭碑仪式结束后,庄民们围着石碑,争相诵读、讨论。老庄民李三戴着老花镜,指着“陈情之权”那条,对身边的人说:“以后有冤屈能申诉,再也不用怕当官的欺负人了!”民兵王小虎和战友们讨论着“军功奖励”条款,干劲十足:“好好打仗,立了功能分地,约法给咱们做主!”外营的老王头抚摸着石碑,感慨道:“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规矩,把老百姓的权益刻在石头上,宋总指挥是真的为咱们着想啊!”
《约法》抄本很快传遍了同盟的每一个庄子。周家庄的晒谷场、赵家庄的庄门旁、孙家庄的公库前,都张贴着约法全文,庄头们亲自带队解读,工匠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条款,确保不识字的庄民也能明白。
宋家庄还开设了“约法学堂”,由周文负责,每天教庄民学习约法,解答疑问。有庄民问:“要是管事不按约法办事,怎么办?”周文答道:“可以向议事会申诉,议事会会弹劾他;要是议事会不管,还能直接向宋总指挥申诉,约法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打击报复申诉者。”
约法的颁布,给同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安全感。庄民们不再是被动服从的“子民”,而是主动参与治理的“公民”;他们对同盟的归属感,从“为了活命”变成了“为了守护共同的家园和规则”。民兵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庄民耕作的热情更足了,甚至连之前有些隔阂的新老庄民、本地人与难民,也因为共同的规则而渐渐融合。
宋阳站在了望塔上,望着广场上围着石碑诵读的庄民,望着同盟境内井然有序的景象,心里踏实了。《宋家庄约法》的诞生,标志着同盟从一个军事联盟,正式转型为一个有明确规则、有治理体系、有民心基础的军政实体。它不仅是对抗清军的“软实力”,更是同盟长远发展的“定海神针”。
夕阳下,约法石碑在余晖中泛着青光,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同盟的成长与蜕变。清军的威胁依旧存在,但宋阳知道,他已经为同盟打造了最坚固的“铠甲”——不仅有精锐的军队、完善的防御体系,更有凝聚人心的规则与信念。
乱世之中,唯有规则能带来秩序,唯有秩序能孕育希望。《宋家庄约法》的石碑矗立在广场上,也矗立在每一个同盟民众的心中,为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注入了最坚实的民心力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玉佩求生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