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陆凡暂时放缓了建房工作,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生命能量的系统性研究中。他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以自家花园为实验室,开始了各种对照实验。
他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植物进行能量吸收测试:从一株小草到一棵小树,从月季到蔬菜。
规律一:生命能量可以被吸收,也可反向注入。 这一点已经确认。
规律二:植物生命能量的总量,与其体型大致成正比。 一株狗尾巴草的能量,远不如一棵手臂粗的枣树幼苗。
规律三:植物生命能量的总量,与其生长年限成正比。 那株爷爷种下的、濒死的老梅树根桩,虽然看似枯朽,但其残余的能量核心,却比一株正值壮年的月季还要浑厚精纯,只是如同沉睡的火山,难以引动。而一棵一年生的杂草,能量则稀薄且松散。
陆凡继续进行更精细的测试,重点在于寻找可持续的、不损害植物的能量获取方式。
他标记了数株长势相近的月季,每天固定时间,从它们身上吸收不同比例的能量,并密切观察其生命气场的变化和植株的生长状态。
经过反复验证,他得出了关键结论:
规律四:安全阈值。 一次性吸收不超过某株植物总生命能量的 10% ,对其当前生长状态和健康度影响微乎其微。
规律五:能量恢复与生长代价。 被吸收了能量的植物,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会通过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将失去的能量缓慢补充回来,恢复到此前的水平。但相应的,在这一天的恢复期内,植物的生长(如长高、开花、结果)会几乎陷入停滞。能量被优先用于“回蓝”,而非“升级”。
这意味着,如果他定期从植物身上吸收能量,就等于变相延缓了它们的生长速度。这是一种交换。
在摸清了与植物交互的规律后,陆凡开始将研究转向自身。他需要知道自己的“容器”有多大。
他选择在一个夜晚,当花园里所有植物都处于能量饱满状态时,开始大规模、高效率地吸收能量。他如同一个贪婪的饕餮,双手按在那株四十多年的老枣树上(它能量最雄厚),精神力全面引导,海量的、清凉的生命能量涌入体内。
丹田处的淡绿色光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明亮、膨胀!经脉中的暖流汹涌澎湃!
但很快,他感觉到了“饱胀感”。当吸收的能量总量,大约相当于 100棵 普通月季所蕴含的生命能量总和时,他达到了极限。丹田和经脉传来隐隐的胀痛感,无法再容纳更多,强行吸收只怕会损伤自身。
规律六:容量上限。 他自身的丹田,目前一次性最多可容纳相当于 100棵月季 的生命能量。这个容纳上限在随着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而逐渐增大。综合所有实验结果,陆凡对自己所走的“能量之道”有了清晰的初步认知:
1. 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外界植物的生命能量,与自身生命源种同源。
2. 获取方式:可通过精神引导吸收,需遵循“10%安全阈值”,避免涸泽而渔。
3. 应用方式:可储存于自身,缓慢改善体质,缓慢被自身消耗;亦可注入植物,加速其生长。
4. 内在规律:能量遵循某种“守恒”与“平衡”。加速生长需消耗能量,植物恢复生命能量需以暂停生长为代价。自身的储存亦有上限。
他制定了一套初步的“修炼”计划:每天从花园里不同的植物身上,吸收不超过它们10%的能量,积少成多,维持自身能量的充盈,甚至尝试缓慢增长。同时,可以适当对某些急需的蔬菜或花卉注入能量,催熟或改善品质。
看着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花园,陆凡的心境完全不同了。这不仅是美景,更是他取之不竭(只要合理利用)的“能量田”,是他踏上超凡之路最坚实的后盾。
他拾起工具,重新投入建房工作,步伐沉稳,目光坚定。体内能量充盈,对未来充满掌控感。这条独特的修行之路,在他脚下,已清晰可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巨人的觉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