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基于现有数据流,优先构建‘焦土荒原’强电磁干扰环境的多层物理模型。重点模拟其对标准单兵战术电台、生命体征监测器及武器火控系统的渐进式失效过程。提出三种具备快速部署可行性的硬件级抗干扰解决方案,侧重利用现有后勤仓库可获取的替代元件,并评估每种方案对装备基础性能的折损率。”顾临的声音在寂静的分析室内响起,平稳而清晰,不带丝毫犹豫。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快速浏览着“灵枢”刚刚通过有限权限接入GtI后勤数据库后,瀑布般刷新的装备参数列表。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高亮条目上:属于“威龙”的那套标志性的、经过基础强化的“龙息”重型突击步枪系统及其配套的整合式战术装备;以及属于“蜂医”的那套精密得如同艺术品、集成多种诊断与治疗模块的“蜂巢”战场医疗支援套件。大脑皮层高度活跃,无数个改造方案、适配参数、以及针对极端环境的冗余设计如同电路板上的电流般飞速窜动。如何在GtI苛刻的装备管理规定、有限的改装时间窗口以及“焦土荒原”那不讲理的恶劣环境之间找到最优解,是他此刻面临的第一个实战考验。
另一边,麦晓雯几乎整个人都埋在了她那台多功能数据终端前,全息投影出的数个光屏将她包围,上面流动着加密的任务指令、资源调配清单、以及复杂的通讯日志。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偶尔会用极快的语速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与某个看不见的上级或后勤部门进行简短沟通,语速快得几乎像是某种加密语言。分析室内弥漫着一种高压锅般的、引而不发的紧张感,只有仪器低沉规律的运行声和麦晓雯偶尔敲击确认键的清脆回响作为背景音。
顾临完成了对“威龙”主武器系统初步的抗震与防辐射干扰加固方案草案,并将其标记为“方案a”。他暂时将视线从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上移开,状似随意地抬起头,用一种带着恰到好处的、混合着技术性好奇与对合作方组织文化兴趣的语气,打破了持续一段时间的专注沉默:
“说起来,麦晓雯,你们GtI的这种高风险勘探小队配置模式,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像‘骇爪’,‘威龙’,‘蜂医’……这类称呼,听起来非常独特。我有点好奇,这更像是授予特定顶尖个体的、带有荣誉性质的专属头衔?还是说,它是一种更偏向于职能定位的、可以继承或轮替的团队行动代号?比如,任何一个被指派执行电子战核心任务的特工,在任务期间都可以被称为‘骇爪’?”
他问得轻描淡写,如同在讨论某个无关紧要的技术标准,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锐利如鹰,不着痕迹地锁定了麦晓雯的侧脸,捕捉着她面部肌肉最细微的牵动、眼神最瞬间的闪烁。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而言至关重要,远不止满足好奇心那么简单。如果这只是团队职能的通用代号,那么他面对的将是GtI相对标准化、可替代性较强的战术体系单元,合作模式更偏向于流程化支持。但如果这是专属个人的、象征着GtI内部某个领域巅峰战力与独特身份的称号,那么他即将与之建立联系的,就是极具个人特质与影响力的顶尖个体。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任务成功预期,也预示着更复杂的互动关系,甚至可能触及GtI内部某些不为人知的权力结构与资源分布。这直接影响他未来与GtI打交道的策略深度与广度。
麦晓雯正在飞速敲击虚拟键盘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停滞了那么一刹那,甚至连零点一秒都不到。她缓缓侧过头,脸上那副顾临已经开始熟悉的、混合着技术宅的专注与某种猫科动物般狡黠的笑容再次浮现,只是这次,那笑容里明显多了几分戏谑和“抓到你把柄”的得意。
“哦呀?”她故意用一种夸张的、带着咏叹调的语气开口,眼中闪烁着促狭的光芒,“我们那位算无遗策、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幽灵’先生,居然也会有情报盲区?竟然需要向我这个小小的、被您呼来喝去的技术顾问请教这种……嗯,算是组织文化的问题?”她微微前倾身体,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状,“怎么?开始担心即将与你远程‘携手共进’的队友名不副实,怕我们拖累了您这位隐藏在幕后的超级大佬的完美计划了?”
顾临面色平静无波,对于她的调侃仿佛充耳不闻,只是用那双冷静得过分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她,耐心等待着真正的答案,如同最老练的猎手。
麦晓雯见他丝毫不为所动,既不尴尬也不接招,自觉无趣地耸了耸肩,重新靠回控制台,双臂环抱,歪着头打量他,眼神里的玩味却更浓了:“告诉你也无所谓,反正……以你现在的位置和权限,猜也猜不透,查也查不到。”她眨了眨眼,带着一种“我知道秘密但就不告诉你全部”的调皮劲儿,“‘骇爪’嘛,自然是指本小姐我,如假包换,独一无二,GtI独此一号。”她先明确了自身代号的唯一性,随即话锋一转,变得模糊起来,“至于‘威龙’和‘蜂医’嘛……你可以这么理解,他们两位,分别是GtI在‘绝对武力突击’与‘极限环境战场医疗’这两个领域内,经过最残酷筛选和实战检验后,所能找到的、公认的‘那个位置’上的最合适人选。他们的代号,既是实力的象征,是组织赋予的至高荣誉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嗯,某种意义上的束缚与责任。代表着GtI在该领域对外行动时,所能调动的最高专业标准之一。”
她的解释巧妙地在“个人专属”与“职位象征”之间留下了灰色地带。她承认了代号的顶尖属性,暗示了持有者的非凡能力,却避而不谈这些代号是否绝对唯一、是否存在继承机制或并行持有者等核心信息。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并非单纯的团队职能代号,而是与特定顶尖个体强绑定的身份象征,代表了GtI内部某一领域的巅峰水准?”顾临精准地提炼了她话语中的核心信息,再次确认。
“象征?巅峰?你可以这么认为。”麦晓雯笑了笑,眼神有一瞬间的飘忽,似乎触及了某些不为人知的记忆,语气也难得地沾染上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沉重,“但更像是一种……沉重的冠冕。背负上这样的代号,就意味着你必须时刻站在该领域的最前沿,承担起与之匹配的期望与使命,达到甚至超越……常人所难以企及的标准。”这一丝异样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尚未扩散开便已消失无踪,她的表情迅速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调侃模样,“怎么样?是不是突然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要同时为三位‘代号’大佬的生死安危和任务成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导致某位‘代号’折损在‘焦土荒原’……啧啧,那后果,想想都让人觉得……刺激,不是吗?”
她用一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警告的语气,试图给顾临施加心理压力,同时也是一次隐晦的试探,想看看这位始终冷静得像块冰的“幽灵”,在面对GtI核心战力代号所代表的份量时,是否会流露出哪怕一丝的动摇或紧张。
顾临闻言,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极淡、几乎不存在的弧度。压力?不,这信息反而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对此次合作的潜在收益评估再次上调。顶尖的个体,意味着超强的任务执行力、环境适应力以及更高的存活率,也意味着他投入的技术支持和资源,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这完全符合他追求效率与回报的投资逻辑。
“我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如何确保我提供的技术支持与装备方案,能够匹配得上诸位‘代号’持有者所代表的顶尖职业水准,不成为你们任务链条中的短板。”顾临淡然回应,语气平稳地将麦晓雯施加的心理压力巧妙地转化为对自身技术要求的鞭策,同时自然而然地再次切入正题,“既然涉及的是高度个性化的顶尖个体,那么装备的定制化与适配性就必须提升到最高优先级。我需要获取更详细的个人生理参数基线(哪怕是脱敏后的范围值)和固有的装备操作偏好数据,这能极大优化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贴身契合度与操作直觉性,直接转化为战场上的效能提升和生存概率。”
他没有再在代号归属问题上继续纠缠。既然麦晓雯选择了用模糊和保留来应对,再追问下去不仅徒劳,反而会暴露自己过度的关注,显得不够专业和沉稳。确认了合作者是位于GtI战力金字塔顶端的个体,这已足够让他调整后续的合作策略与资源倾斜度。
麦晓雯对他的反应似乎略感意外,随即又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点了点头:“就知道这点小心思瞒不过你。行吧,我会试着向上面打报告,申请调阅‘威龙’和‘蜂医’的非核心生理适配参数和基础装备偏好档案。不过,事先声明,‘威龙’那家伙的保密级别高得吓人,很多数据权限锁死在总部,我能拿到多少可没保证。”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语气带着点看好戏的意味,“至于‘蜂医’……他的基础数据相对好获取一些,但他那个人对装备的挑剔和苛刻程度……嗯,等你拿到他的‘需求清单’时,自然就明白了。”
这场关于代号的简短试探性对话就此落下帷幕。双方都从中获取了想要的关键信息,也再次清晰地划定了彼此默认的交流边界。顾临确认了未来合作伙伴的极高价值,麦晓雯则再次领教了顾临在信息博弈中的冷静与难缠。
“‘灵枢’,更新战略合作档案。将‘威龙’,‘蜂医’标识为GtI内部‘代号’级顶尖个体,评估其综合战力与生存能力为最高等级。相应提升其在‘焦土荒原’任务成功预测模型中的权重系数。重新校准装备远程支援方案,向更高精度、更深层次个性化适配及预判性维护方向进行深度优化。”顾临在脑海中冷静地更新着指令。
【指令已确认。合作档案更新完毕。‘代号’级个体权重系数已上调至预设最大值。装备支援方案深度校准中……初步估算,优化后的支援方案预计可提升勘探小队在极端环境下的整体任务效能约4.2%,生存概率提升约3.1%。】
看来,这场指向“焦土荒原”的未知探险,不仅仅是对抗恶劣环境和破解古老秘密的挑战,也注定将成为他顾临,与GtI内部这些象征着各个领域巅峰战力的“代号”持有者们的首次正式合作与能力磨合。他这位身处后方的“远程技术顾问”的角色,其重要性与复杂性,似乎远比最初设想的还要高出几个量级。顾临的目光再次落回全息地图上那片象征着死亡与未知的猩红区域,眼神中之前的些许疑虑已被彻底扫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近乎冷酷的专注与期待。价值,需要在挑战中证明,而机会,往往隐藏在最大的风险之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我在三角洲卖导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