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首页 >> 醉剑江湖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人,得加钱大乾憨婿地中海霸主之路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大秦:帝皇签到崛起留里克的崛起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佣兵的战争大夏第一假太监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5章 风起麦浪,不战而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蔡州城破次日,天光未明,寒雾如纱,笼罩着这座刚从战火中苏醒的城池。

北门箭楼之上,青石阶上积雪未扫,唯有辛弃疾独立其上,披风猎猎,目光如铁,遥望陈州方向。

他眉宇间无喜无怒,唯有一股沉静如渊的决意,仿佛天地俱在胸中运转。

忽然,心头一震。

那幅深藏脑海、自少年时便随记忆流转不息的“星火图”,竟微微泛起波澜——并非剧烈震荡,而是如春水初动,涟漪轻荡。

他闭目凝神,金手指全开,过目不忘之能将昨夜陆子昭所呈星图、沿途谍报、百姓口传尽数回溯,瞬间拼合出一幅前所未见的画面:

陈州东南,猎户聚落。

一夜之间,三十六处篝火熊熊燃起,每堆火旁皆竖一杆白旗,上书一个“辛”字,迎风招展,不似军令所发,倒像是人心自发点燃的信火。

更奇者,村中老幼口耳相传,竟成童谣:“辛公旗至,家门将开;旧土重归,父母归来。”

此语非由军中传出,亦非檄文所载,却是民间自生信念,如野草破土,不可遏制。

辛弃疾睁眼,眸光骤亮,却仍不动声色。

他转身走下箭楼,脚步沉稳如钟摆,直入帅帐。

“李铁头。”他唤道。

亲兵头领应声而入,甲胄铿然。

“备马,传我密令——张大脚不必等军令,即刻率乡勇北进陈州五十里,在南境荒原扎营,不攻城、不立寨、不鸣鼓,唯做一事:以麦秆、枯草编‘归’字于野地,百步见方,顺风可见。”

李铁头一怔:“只此而已?”

“此乃心战。”辛弃疾淡淡道,“陈州尚有金军万余,粮械充足,强攻必损兵折将。然今民心已动,若我大军压境,反激起守军死守之心。不如以无形之势,导有形之变——麦浪翻涌如字,风送童谣入城,使彼知:非我来取,乃天命所归。”

言罢,他提笔疾书一道手令,封缄火漆,交予李铁头:“速去,不得迟误。”

李铁头抱拳退下,马蹄声疾驰出城,隐入晨雾。

三日后,陈州南境。

荒原寂寂,枯草连天。

张大脚蹲在土坡后,望着手下两千乡勇悄然散开,依令行事。

他们不搭营帐,不垒灶台,只将收割的麦秆与干草精心排列,拼出一个巨大的“归”字,横卧于旷野中央,远望如大地裂纹,近看似农人耕作遗痕,唯待风起时,麦浪翻滚,字迹赫然浮现。

夜幕降临,孩童百余名潜至近郊,手持竹哨,齐吹一段曲调——正是《美芹十论》中“民为邦本”一章改编的童谣,词简意深,音律悠扬,随北风飘入城墙之内:

“辛公不来久,中原泪已流。

家门何日启?麦饭在城头……”

城上金军夜巡登城,忽见月下原野麦浪起伏,竟似有字迹流动,再细看,分明是个“归”字!

士卒惊骇,私语纷纷:“此非人力可为……莫非天示?”更有老兵颤声道:“当年靖康之乱,民间传说‘麦熟即归’,今日重现,恐非吉兆。”

当夜,城中异动。

西市粮铺掌柜王五,本是宋人,被胁为金吏多年。

闻谣望字,伏案痛哭,焚毁账册,打开仓廪,放粮济民,高呼:“我守的是宋人的粮,不是金人的奴!”百姓蜂拥而至,秩序井然,无人哄抢,只低声传语:“辛公未至,心已归来。”

消息如暗流蔓延。

范如玉在蔡州听闻陈州饥荒日甚,百姓易子而食,当即召集军中节粮千石,亲率百名妇人北上。

三日后,于城外三里设“麦饭棚”,支锅熬粥,姜汤热腾。

她立于棚前,脱去锦衣,换上粗布素裳,以陈州乡音高声呼唤:“城中姐妹,今夜有麦饭、姜汤,可来取否?家中儿女,莫忍饥寒!”

声未落,城头一阵骚动。

一幼童攀上垛口,瘦骨嶙峋,哭喊:“娘,我想吃饭……我想回家……”

守军弓手举箭欲射,却被都头一把拦下。

那都头凝视下方炊烟袅袅,妇人低头舀粥,眼神温润如故,忽觉喉头一哽,低声道:“此非敌袭……是家唤。”

当夜,十余百姓缒绳而下,颤抖着走近棚前。

范如玉亲自捧碗递上,含泪道:“吃吧,这是你们祖辈种的粮。”

归者言:“宋妇如母,饭中有粟无沙。”

消息传开,城内人心动摇。

而此时,蔡州北门箭楼,辛弃疾再次登临。

风已止,月正中天。

他闭目静立,脑中“星火图”忽如江河决堤,汹涌扩展——原本仅映照两河之地的图景,竟隐隐触及更北远方。

亳州、郑州……某些细微光点开始闪烁,如同星辰初现。

他尚未睁眼,唇角却微动,似有所感。

那一瞬,仿佛有无数无声的呐喊,穿越风雪,越过长城,汇入他心海深处。

第266章 风起麦浪,不战而降(续)

寒月如钩,悬于蔡州北门箭楼之巅。

辛弃疾独立高台,衣袍未动,心海却已翻涌如潮。

方才那一瞬的感应,并非虚妄——他脑中那幅自少年时便深藏不露的“星火图”,竟如江河破堤,骤然向北奔流而去。

金手指全开,过目不忘之能将万里山河尽数纳入神识:亳州城内,一介布衣书生披衣秉烛,于破屋之中默抄《美芹十论》,字字泣血,末尾题曰:“愿以此文迎王师”;郑州郊野,老农焚香告祖,叩首三遍,颤声祷告:“辛公至矣,吾儿可归!”更有燕京近郊流民营中,孩童以枯枝划地,学写一个歪斜的“归”字,口中喃喃:“娘说,写了这个字,爹就能回来。”

万千心声,穿越风雪,汇入一人之念。

辛弃疾双目仍闭,指尖却微微颤抖。

这不是军情急报,亦非谍影密语,而是民心自发、民志自燃。

他的兵锋未至,其名已先达千里之外。

此非征伐之威,乃道义之光——百姓所盼者,非刀剑铁骑,唯是一“归”字耳。

良久,他睁眼,眸光如电,映照长夜。

转身步入帅帐,墨已墨浓,纸铺如雪。

他提笔疾书,不列兵势,不论攻守,唯作《慰中原书》一篇:

“昔我父兄,耕于斯土;今我子弟,流离道路。田当归耕者,子当归父母,骨当归故土。某虽驽钝,誓以残生践此三归。不为封侯,不图裂土,只为山河重整,万家灯火复明。”

字字如刻,句句如誓。

写罢,唤来工匠,将文书誊于薄纸,附于竹骨纸鸢之上。

百只风筝乘北风而起,如白鸟凌空,悄然飞渡陈州城垣,飘落街巷、院落、墙头。

有老兵拾得展开,读罢掩面而泣;有妇人抱儿共诵,声断黄昏。

与此同时,江畔观星台上,陆子昭仰首凝望,忽见北斗第七星——摇光之侧,一点微芒骤亮,竟隐隐与人间“归”字遥相呼应。

他神色剧震,低呼:“魁星临野,民心动矣!天意不在金廷,而在辛公一心所系之土。”

三日后,晨雾初散。

陈州北门,忽闻吱呀之声——尘封多年的城门竟自行开启。

一老吏颤步而出,白发萧然,手中捧一卷黄绢,膝行至前,叩首泣曰:“小人范承业,先父曾为宋朝县令。今日非降金军,实迎故统!城中守将昨夜率残部北遁,余众解甲散去。百姓闭户守家,不敢出迎,唯恐惊扰王师……此乃城防图册,请辛公察阅。”

话音未落,身后城墙上悄然竖起一面素旗,上无号令,只书一个朱红大字——归。

消息飞传蔡州,诸将哗然。

李铁头怒请即刻进兵,扫清残敌;张大脚则拍案大笑:“咱们还没动手,人家先把门打开了,这仗打得真痛快!”唯有辛弃疾静坐不动,目光沉如古井。

半晌,他起身,下令:“止军十里之外,全军解甲束兵,不得鸣鼓,不得列阵。唯每卒举一方红布,上书‘归’字,缓步前行。”

大军开拔,旌旗不扬,甲胄尽收。

旷野之上,唯见千人缓行,红布轻舞,如春日桃花随风起伏。

远处那片由麦秆拼成的“归”字,在晨光中随风摇曳,仿佛大地自身在呼吸吐纳。

陆子昭立于高坡,望着这一幕,低声叹道:“此非克城,乃归土。”

风渐起,麦浪翻滚,红布轻扬。陈州南门已在视线尽头,三里之遥。

忽然,李铁头策马奔来,神色凝重:“大人,城头不见戍卒,亦无箭楼森然之象,唯……唯有一盏孤灯,悬于女墙之上,随风摇曳,不知何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醉剑江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极品仙帝归来梦想为王我带可爱徒弟重振宗门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倾城冷妃:腹黑世子快走开史上第一祖师爷无仙重生之天生我才锦鲤仙妻甜如蜜噬灭剑神灵轩心动窈妃传我的盗墓生涯航海与征服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医路青云美漫世界阴影轨迹闯关游戏,词条太强了
经典收藏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来!给各朝上科技大唐最穷县令三国之乱臣贼子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明末大军阀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开局当太监,我一样权倾天下世子好凶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亮剑小透明是,教宗从死囚到统帅汉末逆流正新商业三国战国之名士崛起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金瓶梅那些事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帝王串串烧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大明,朱允炆我来了!糊涂县令贾清廉风波亭外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大明金算盘工科大明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