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送风声。
强子站在投影幕布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胖子、阿梅、还有几位跟着他从老厂区打拼过来的部门主管。幕布上,“电商直播项目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是上周五我们首场直播的数据。”强子按下遥控器,下一页的数据让在座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直播时长:4小时
观看人次:1,283
平均停留时长:47秒
成交订单:3单
总销售额:287元
胖子忍不住先开了口:“强子,不是我说,这数据也太难看了。咱们厂现在线上店铺每天稳定出单两百多,线下渠道更不用说。为了这场直播,咱们准备了半个月,搭进去两万多的设备和人力,就换来这个结果?”
负责生产的老赵推了推眼镜:“要我说,咱们是做实业起家的,把产品质量做好才是根本。这种对着手机吆喝卖货的方式,不太适合我们这种工业品吧?”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
强子没有说话,而是点开了一段视频。那是竞争对手“永固五金”的直播录屏——在线人数显示2万+,弹幕滚动飞快,主播正在演示一款电动螺丝刀的使用效果。
“这是永固上周三的直播数据。”强子切换下一页,“单场销售额,80万。”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
“我理解大家的疑虑。”强子走到窗前,指着楼下忙碌的车间,“我们用了十年时间,从一个小作坊做到现在年产值过亿的规模。每一步都靠实打实的技术和质量。但是时代在变,客户在哪里,我们就该出现在哪里。”
阿梅接过话头:“我研究过永固的直播,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抓住了工业品直播的关键——不是娱乐,而是专业展示。我们的潜在客户是行业内的采购商、工程师、技术工人,他们需要的是直观的产品性能和工艺展示。”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找什么样的主播呢?”胖子挠头,“总不能从车间里随便拉个老师傅上镜吧?”
“为什么不能?”强子眼睛一亮,“我正要跟大家说这个想法。”
他调出一份简历投影在屏幕上——那是质检部一名普通员工,叫小李。
“上周五那场直播,唯一的三单成交,都是在小李出镜讲解螺丝热处理工艺的那十五分钟里产生的。”强子放大后台数据,“而且数据显示,那段时间的观众平均停留时长达到了8分32秒。”
阿梅补充道:“我跟踪了数据,小李讲解时,互动区的问题质量明显更高,都是专业询价和参数咨询。”
“所以,”强子环视众人,“我的想法是,不从外面请网红,就在我们内部组建直播团队。”
这个提议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顿时议论纷纷。
“内部员工哪会直播啊?”
“车间工人面对镜头不紧张吗?”
“专业是专业,但直播需要表现力啊...”
“这样吧,”强子拍板,“我们先在内部招募,组建一个试水团队。阿梅负责整体策划和培训,各部门推荐有潜力的员工参与试镜。”
招募通知发下去三天,报名者寥寥。
周五晚上,强子加完班准备离开,路过二楼车间时,听见里面传来年轻人的说话声。他推门进去,看见新来的大学生技术员张浩正举着手机,对着工作台拍摄。
“这个角度要再低一点,才能拍出车床的冲击力。”张浩指挥着另一个年轻人,“对,然后慢慢推进,给刀具特写。”
看见强子进来,两个年轻人吓了一跳,慌忙收起手机。
“董事长,我们...我们下班了,就是随便拍拍...”
强子没有责怪,反而好奇地问:“你们在拍什么?”
张浩鼓起勇气说:“我们在拍短视频,发在技术论坛上。就是...就是记录一些加工工艺的小技巧。”
强子让他点开账号看看。一个名叫“螺丝哥的日常”的账号,粉丝不多,但每条视频下面都有不少专业讨论。
“这些都是你拍的?”强子翻看着视频,画面专业,镜头语言流畅,完全不像业余作品。
张浩点点头:“我大学时在学校的电视台做过摄像。”
强子心里一动。
周一,强子把张浩叫到办公室,同时叫来的还有另外三个人——质检部小李,销售部最能说会道的小王,以及车间里最年轻的数控操作女工晓琳。
“从今天起,你们四个就是我们强胜五金直播团队的第一批成员。”强子说,“张浩负责技术和拍摄,小李负责产品知识,小王负责话术和互动,晓琳负责演示操作。”
四个人面面相觑,既兴奋又忐忑。
第一次团队会议,气氛有些僵硬。
小王拿着连夜准备的直播脚本,滔滔不绝地讲着如何制造氛围、如何催单;小李皱着眉头打断:“这样介绍不专业,参数都说错了”;晓琳小声说实际操作步骤不是这样的;张浩则在纠结机位设置是否合理。
阿梅在旁边观察着,轻声对强子说:“专业的人不懂直播,懂直播的人不专业,这是个问题。”
强子却笑了:“正因为这样,他们才需要成为一个团队。”
接下来的两周,这个小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磨合。白天各自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后集中培训、演练。争吵是家常便饭——小王觉得小李太死板,小李嫌小王不严谨,晓琳紧张得面对镜头就结巴,只有张浩默默调试着设备。
转折发生在一次演练中。那天小王正按照脚本激情澎湃地演练,小李突然打断:“你这样说不对,客户真正关心的是这个参数背后的工艺保证。”
两人争执起来,晓琳在一旁尝试实际操作演示,却因为太紧张,手一滑,螺丝掉进了设备缝隙里。她急得满脸通红,俯下身去够,镜头正好捕捉到她额角的汗珠和专注的神情。
“停!”张浩突然喊道,“刚才那个画面特别好,特别真实!”
所有人都愣住了。
张浩回放刚才的画面:晓琳专注的表情,掉落的螺丝,自然的应急处理——这一切都如此真实,远比精心设计的演示更打动人。
“我明白了,”阿梅若有所思,“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却忘了真实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强子点头:“我们的优势不就是真实吗?真实的工厂,真实的产品,真实的工人。”
第二次内部演练,团队彻底改变了思路。不再有华丽的脚本和刻意的营销话术,而是还原车间最真实的工作场景——晓琳演示操作时手脏了就直接在工服上擦一下,小李讲解时会自然地拿起尺子比划,小王不再催单,而是像朋友一样解答各种技术问题。
演练结束,会议室里自发响起了掌声。
胖子摸着下巴:“这个感觉对了,就像真的在车间里看老师傅干活一样。”
直播团队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强子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套定制的工装,左胸位置绣着“强胜直播团队”的字样,下面是每个人的名字。
“记住,”强子看着四个年轻人,“你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展示我们最引以为傲的专业和真实。客户透过你们看到的,是整个强胜五金。”
首播定在下周三晚上七点。团队给这场直播起了个朴实的名字——“夜班车间实地见学”。
强子离开会议室时,听见身后传来年轻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他站在走廊上,透过窗户望向车间。流水线上的灯还亮着,工人们正在为明天的订单忙碌。
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此刻却在同一片屋檐下和谐共存。强子知道,这不是转型,而是延伸——把车间延伸到屏幕前,把专业延伸到新时代的渠道里。
夜幕降临,强胜五金的厂牌在夜色中亮起。而办公楼里,那间临时改造的直播间,灯光也才刚刚亮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螺丝人生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