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教授约定好排练时间后,林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橄榄树》的完整编曲中。他需要在李教授古朴的琴箫意境与现代舞台的音响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再次踏入“老陈电器维修”那间陋室,陈艺迅师傅看着林烨带来的新编曲思路,眉头先是紧紧皱起。
“古琴?箫?还要跟吉他、弦乐搭?”他叼着没点燃的烟,语气充满怀疑,“小子,你这玩得越来越玄乎了,别搞成四不像!”
“陈师傅,您先听听看。”林烨没有辩解,将初步合成的demo播放出来。
当前奏中那经过精心采样处理的古琴泛音与吉他分解和弦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时,陈艺迅脸上的质疑慢慢变成了专注。当箫声在副歌部分悠扬响起,与林烨的嗓音交织时,他猛地一拍大腿!
“有点意思!”他浑浊的眼睛里放出光来,“这箫声……像把钩子,直接把人的魂儿勾到天边去了!这搭配……绝了!”
一旦理解了林烨的意图,陈艺迅的技术宅之魂便彻底燃烧起来。他开始疯狂地调试Eq,打磨混响,力求在保留古琴和箫原始韵味的同时,让它们在复杂的电声环境中依然清晰、动人。
“这里,古琴的低频要收一点,不然跟贝斯打架。”
“箫的尾音,混响时间再拉长零点三秒,对,就要这种飘飘渺渺的感觉!”
“你的人声,气声再多一点,要那种在耳边轻轻诉说的感觉。”
一老一少再次沉浸在创作的狂热中,狭小的空间里,一首融合了东西方灵魂的经典,正在被精心打磨,熠熠生辉。
正式彩排的日子到了。为了迁就李教授,节目组特意将彩排安排在一个小型音乐厅进行。当林烨和李教授、苏雨墨一同出现在后台时,引来了一些选手好奇的目光。
李教授依旧穿着那身灰色布褂,抱着用锦囊包裹的古琴,神情淡然,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未觉。苏雨墨则安静地跟在旁边。
轮到林烨彩排。舞台灯光调暗,只留下一束追光。
林烨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李教授则坐在舞台一侧阴影处,古琴横于膝前,一位他带来的笛箫演奏家(也是他的学生)静立一旁。
没有言语,李教授手指轻抚琴弦。
“铮——嗡——”
几个寥落、空灵的古琴音符响起,仿佛自远古而来,瞬间定住了整个音乐厅的嘈杂。所有人的心神都不由自主地被攫住。
吉他清亮的分解和弦温柔地切入,与古琴形成奇妙的对话。林烨开口,歌声如同涓涓细流: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他的演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内敛、走心,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情感的重量。而当副歌来临,箫声如同约定好一般,悠扬而起,那清越、寂寥又带着一丝哀婉的音色,仿佛为“流浪”二字插上了翅膀,直击心灵!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琴、箫、吉他、人声,还有隐约铺垫的弦乐,此刻完美地融为一体。古琴的苍古赋予了漂泊以历史的厚重,箫声的悠远描绘了远方的空蒙,吉他和人声则承载着最真挚的个人情感。
整个音乐厅鸦雀无声。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零星在场的其他选手,都屏住了呼吸。张艺星抱着手臂站在角落,原本带着挑剔的眼神早已消失,脸上只剩下难以掩饰的震惊。这种纯粹靠意境和音乐本身营造出的强大感染力,与他所熟悉的那种依靠节奏和视觉冲击的舞台,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存在!
苏雨墨站在侧幕,看着舞台上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林烨,看着他与琴箫之声浑然天成的融合,眼神清澈而专注。
一曲终了,古琴的余韵和箫声的尾音仿佛还在空气中缭绕。
片刻的寂静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紧接着,整个音乐厅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并非出于礼貌,而是发自内心的被震撼与感动。
李教授缓缓收手,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满意神色。他对着林烨微微颔首。
林烨放下吉他,站起身,对着李教授和笛箫演奏家深深鞠躬,也对着台下鞠躬。
他知道,这一次,他触摸到了音乐更深层的力量。
彩排惊鸿一瞥,已让众人预感到,十强赛的舞台,将迎来一场何等震撼心灵的风暴。
(第二十七章 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