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钢厂礼堂·青春》。
这个标题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插入了林烨生活的锁孔,试图撬开一段他从未知晓的、属于父亲的尘封岁月。1978年?那时父亲才多大?十八九岁?钢厂礼堂?青春?
每一个词都与他记忆中那个沉稳、寡言、与音乐绝缘的父亲形象格格不入。
“这是什么?”李悦看着林烨骤然变色的脸,凑过来看到标题,也愣住了。
张哲神色严峻:“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文件,可能有风险!”
林烨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微微颤抖。理智告诉他应该谨慎,但那股源自血脉深处的好奇与不安,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驱使着他去探寻。
“用备用设备,断开网络连接。”他声音沙哑地做出决定。
十分钟后,一台与网络物理隔离的平板电脑被拿来。林烨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那个音频附件。
一阵老式录音设备特有的、沙沙的底噪声响起,仿佛时光的尘埃在耳边簌簌落下。紧接着,是一个略显拘谨、带着时代印记的报幕声,通过质量不佳的喇叭传来,有些失真:
“下面……下面有请,红星钢厂……文艺宣传队,林……林建国同志,为大家表演……吉他独唱!”
林建国!
真的是父亲!
林烨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
短暂的嘈杂和零星的掌声后,一个年轻、清亮、带着些许紧张,却又异常熟悉的声音,透过近半个世纪的光阴,清晰地传了出来:
“我为大家带来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然后,木吉他的旋律响起,弹奏手法略显青涩,节奏也有些微的不稳,但旋律是流畅的,情感是质朴而真诚的。那个年轻的嗓音开始歌唱,音准很好,甚至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属于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光芒。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林烨僵在原地,如同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
这是他父亲的声音?那个在他印象里,连哼歌都很少有的父亲,年轻时竟然会弹吉他?会唱这首充满异域风情和浪漫气息的苏联歌曲?而且,唱得……并不差,甚至能听出几分天赋?
这段只有一分多钟的音频,像一块巨大的拼图碎片,强行嵌入了林烨对父亲的全部认知版图,却使得整个图像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充满了矛盾的留白。
音频结束在年轻的林建国一句略带羞涩的“谢谢”和一片更为热烈的掌声中,随后便是沙沙的杂音。
休息室里一片死寂。
李悦和张哲都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茫然。陈艺迅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听着那音频,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疙瘩。
“这……这真是林叔叔?”李悦的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钢厂文艺宣传队……吉他独唱……”张哲喃喃道,“林烨,你……你从来没听你父母提起过?”
林烨缓缓摇头,感觉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想起父亲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布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那双手,曾经如此灵巧地拨动过琴弦?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人,不仅知道父亲的名字,还拥有父亲年轻时的录音!他到底是谁?他想用这段录音证明什么?或者说,他想从这段录音开始,揭示什么?
“这个人……他对你们家的了解,太深了。”李悦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惧,“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狗仔或者竞争对手能做到的。他像是在……一点点地揭开一个被刻意遗忘的故事。”
“而且,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在你连续夺冠、风头最劲的时候,把这些东西抛出来。”张哲补充道,眼神锐利,“他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扰乱你比赛那么简单。他更像是在……引导你去发现什么。”
一股巨大的、失控的感觉攫住了林烨。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掌控比赛的节奏,却发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根源,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缓缓翻开。
就在这时,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前来通知,积分赛最终排名即将公布,请所有歌手到前台集合。
林烨强行压下翻江倒海的心绪,将那段音频小心保存好。他现在必须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比赛结果。
前台,气氛依旧热烈。亚历克斯·陈的踢馆成功,使得淘汰的悬念留到了最后。当何炯宣布综合两场票数,被淘汰的是一位资历稍浅的在线歌手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惋惜的掌声。
随后,何炯公布了截至目前的总积分排名。
“……而暂列积分榜第一位的,是——林烨!恭喜!!”
聚光灯再次打在林烨身上,台下是祝贺的掌声。积分领先,这意味着他在通往总决赛的道路上占据了有利位置,是实力和人气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林烨站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中央,手里拿着象征领先的荣誉证书,却感觉脚下仿佛踩着虚空。胜利的实感被父亲那段陌生的青春录音冲击得七零八落。
亚历克斯·陈再次走过来,这次他的眼神里除了尊重,更多了几分探究。
“你的状态,似乎比刚才在台上时……沉重了很多。”他敏锐地察觉到林烨的异样,“是因为压力吗?”
林烨勉强笑了笑,没有回答。
回到后台,团队的喜悦再次被沉重的气氛覆盖。积分领先的喜悦,完全被那段诡异音频带来的不安所冲淡。
“必须搞清楚这段音频的来源,以及那个人到底想干什么!”李悦斩钉截铁地说,“我动用所有能用的关系去查!我就不信挖不出这个人的底细!”
张哲点头:“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如果这个人接下来放出更多……更劲爆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烨沉默地听着,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星城的灯火璀璨依旧,但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他拿出手机,再次点开那个加密邮箱。他盯着那个发件人地址,尝试性地回复了一封邮件,内容只有三个问号:
“你是谁?”
他并不指望对方会回复,这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试探。
然而,几乎是在邮件发送成功的瞬间,屏幕上方就弹出了一条新信息提示——并非邮件回复,而是来自那个熟悉的、神秘的本地号码: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知道,林建国的吉他,为什么在1979年春天之后,就再也没有响起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