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的离去,虽让楚军失去了关键的谋略支撑,攻势稍有放缓,但荥阳城外的包围并未解除。楚军依旧牢牢控制着荥阳周边的交通要道,敖仓至荥阳的运粮通道多次被楚军袭扰,城内的粮草储备日渐匮乏。起初,汉军士兵还能勉强维持每日两餐,到后来,只能减半供应,甚至连战马的饲料都开始短缺。
荥阳城头,汉军士兵们面色蜡黄,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焦虑。他们趴在冰冷的城墙上,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警惕地盯着城外的楚军大营,却难掩身体的虚弱 —— 长期的饥饿与高强度的防守,已让他们的体力濒临极限。城内的百姓更是凄惨,不少人因缺粮而病倒,街道上随处可见乞讨的灾民,曾经繁华的荥阳,如今已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之中。
汉王刘邦站在荥阳城楼之上,望着城外连绵的楚军营帐,眉头紧锁,忧心如焚。他召集张良、陈平、周苛、枞公等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帐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如今城内粮草已不足十日,楚军虽攻势稍缓,却仍围而不退,若再无破局之法,荥阳必破!” 刘邦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绝望,“诸位有何良策,可解当前之困?”
张良、陈平对视一眼,皆面露难色 —— 汉军主力被困荥阳,外部援军难以突破楚军防线,强行突围又恐遭楚军伏击,一时间竟无计可施。就在众人沉默之际,将军纪信挺身而出,跪在刘邦面前,语气坚定:“汉王!臣有一计,可助汉王脱身!”
纪信身材魁梧,容貌与刘邦有几分相似,多年来一直跟随刘邦征战,忠心耿耿。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说道:“如今楚军以为我军必败,若臣假扮汉王,假意投降,必能吸引楚军注意力。届时,汉王可趁乱从西门突围,返回关中征兵,再图复起!此乃‘李代桃僵’之计,虽有风险,却是当前唯一的生路!”
刘邦闻言,心中一震,连忙上前扶起纪信:“将军乃我麾下重臣,怎能让你以身犯险?此计不妥,再议他法!”
“汉王!” 纪信固执地跪在地上,眼中满是决绝,“如今荥阳危在旦夕,若汉王有失,汉家大业必毁于一旦!臣之性命,与汉家大业相比,微不足道!若能以臣之死,换汉王脱身,臣死而无憾!”
帐内众人闻言,皆被纪信的忠义所感动。张良、陈平也上前劝说:“汉王,纪将军之计虽险,却是当前唯一可行之策。纪将军忠义无双,必能成功吸引楚军注意力,汉王脱身之后,可速回关中重整兵力,再救荥阳不迟!”
刘邦看着纪信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帐内焦急的大臣们,深知已无他法。他眼眶泛红,重重拍了拍纪信的肩膀:“将军此去,若能成功脱身,刘邦必不忘将军之恩!待我重整兵力,定要为将军报仇!”
计议已定,众人开始暗中准备。当日深夜,荥阳城东门突然洞开,两千余名身披铠甲的妇女手持兵器,鱼贯而出。这些妇女皆是汉军将士的家眷,为了掩护刘邦突围,自愿加入 “突围” 队伍。楚军见东门大开,以为汉军要强行突围,纷纷涌向东门围观,甚至有人嘲笑 “汉军已无男子可用,竟让妇女上阵”。
就在楚军注意力被东门的妇女吸引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黄屋车(天子专用车驾)缓缓驶出东门,车驾左侧插着象征王权的左纛(毛羽幢),数十名卫士簇拥在车旁,高声呼喊:“城内粮草已尽,汉王愿降项王!”
“汉王投降了!” 楚军将士闻听此言,皆大喜过望,纷纷欢呼万岁,不顾一切地涌向东门,想要亲眼目睹刘邦投降的场面。楚军营阵瞬间大乱,士兵们争相向前,连负责防守西门的楚军也被吸引,纷纷向东门跑去。
而此时,真正的刘邦正率领数十名亲信骑兵,趁着夜色,从防守空虚的西门悄然出城。他们快马加鞭,沿着偏僻的小路疾驰,一路不敢停留,历经数日奔波,终于抵达成皋,随后顺利返回关中。
次日清晨,项羽得知 “刘邦投降” 的消息,亲自率领众将来到东门,想要羞辱刘邦一番。当黄武车停下,项羽下令掀开帘幕时,却发现车内端坐的并非刘邦,而是身着王服、容貌与刘邦有几分相似的纪信!
“你是谁?刘邦何在?” 项羽心中一惊,厉声喝问。
纪信大笑一声,语气中满是嘲讽:“项羽匹夫!我乃汉将纪信!汉王早已于昨夜从西门突围,返回关中重整兵力去了!你中了我军之计,还在此做白日梦!”
项羽得知真相,勃然大怒,双目赤红,指着纪信吼道:“好一个不知死活的匹夫!竟敢欺瞒于我!来人,将此车点燃,活活烧死他!”
士兵们立刻取来火把,点燃了黄武车的帷幔。火焰瞬间窜起,吞噬了整个车驾,纪信在火中仍大骂项羽 “残暴不仁,必遭天谴”,最终壮烈牺牲。
刘邦虽得以脱身,但荥阳城内的处境却愈发艰难。失去了主帅的汉军,在周苛、枞公的率领下顽强抵抗,却终究抵不过粮草耗尽、兵力悬殊的困境。不久后,荥阳终被楚军攻破,周苛、枞公等守将宁死不屈,被项羽下令处死。
然而,刘邦返回关中后,并未被荥阳的失败击垮。他迅速整合关中的人力物力,招募新兵,很快便重整起一支大军。此时,谋士辕生献上一计:“项羽主力仍在荥阳一带,若汉王出武关,活动于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必能吸引项羽主力南下。如此一来,既能减轻荥阳前线的压力,又能为北线的韩信创造战机。”
刘邦采纳了辕生的建议,率领大军出武关,在宛、叶一带展开攻势。项羽果然中计,误以为刘邦要从南线进攻彭城,立刻率领主力南下追击。刘邦则采取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的战术,与项羽周旋,成功牵制了楚军主力。
与此同时,北线战场上,韩信正独当一面,展现出 “兵仙” 的绝世才华。他先是率领数万汉军,以 “声东击西” 之计,偷渡黄河,一举攻破魏国都城安邑,生擒魏王豹;随后又率军北上,歼灭代国军队,俘虏代相夏说;紧接着,韩信率领三万汉军,在井陉口与二十万赵军展开决战,他背水列阵,激发士兵斗志,最终以少胜多,击溃赵军,斩杀赵将陈余,降服赵王歇;随后,韩信又采用 “先声后实” 的策略,派使者前往燕国,燕国见赵军惨败,吓得立刻献城归降;不久后,韩信又率军东进,攻破齐国都城临淄,齐王田广逃往高密。
项羽得知齐国危急,立刻派遣麾下最勇猛的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精锐前往援齐。龙且自恃勇猛,轻视韩信,拒绝了 “坚壁清野,拖垮汉军” 的建议,执意与韩信决战。潍水之战中,韩信利用潍水暴涨的时机,诱敌深入,随后决堤放水,将楚军分割成两部分。汉军趁机发起猛攻,楚军大乱,龙且战死,二十万楚军精锐尽数被歼。
龙且战死、二十万精锐覆灭的消息传回广武楚营,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项羽心头。龙且是他麾下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其率领的部队更是楚军的核心主力,这支部队的覆灭,不仅让楚军失去了一支重要的战斗力,更让项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 —— 南线,刘邦率领的汉军已重整旗鼓,开始北上;北线,韩信率领的汉军已平定三齐,随时可能南下;西线,萧何仍在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兵源。
楚军大营内,气氛一片死寂。项羽坐在中军大帐内,看着手中的军情简报,脸色惨白,双手微微颤抖。他第一次感到,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竟已走到了如此艰难的境地。嫪十七站在帐外,看着项羽落寞的背影,心中清楚 —— 楚汉争霸的战局,已在纪信的牺牲与韩信的胜利中,彻底逆转。西楚的覆灭,似乎已近在眼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问:大秦末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