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通知的魏征和戴胄火速前往御书房!
到达御书房后。
房杜二代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
魏征和戴胄看着李逍遥的眼神。
特别是戴胄,只要听到李逍遥帮给朝廷能赚钱。
那比他亲爹还亲!
惊讶又崇拜。内心震撼无比。
”这二皇子异于常人“
之后这几个大唐顶尖的大佬坐在一起。
商量怎么建立大唐商务局的安排后!
两个时辰后。各自回去!
而此时的长安城的满天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而回府的李逍遥已经收到很多拜帖。
李逍遥以身体不佳为由,
全部拒之门外。
给外面等候的那些人气的骂骂咧咧:
”不是说好,等一下散会。要去程处默那登记吗?
”也不知道那程处默好好的,突然就走了!”
“他没听到有人在他耳边说了什么话吗?
肯定有接到什么命才离开的,“另外一人说道。
是啊,先回去吧!
虽然都说回去。
去都安排人手,在李逍遥府门口附近等着。”
第二天一大早!
太极殿。大朝会。
气氛与往日不同。
明显感受到很多大臣有些躁动或是期待。
几乎所有世家官员的目光,
都意无意地瞟向站在皇子队列中,
那显得有些百无聊赖的懒洋洋二皇子李逍遥。
都在想着,等下朝一定要拦住这家伙!
昨天放了他们的鸽子。
看你这二皇子今天往哪跑!
等到政务奏报完毕,
就在众大臣以为无事可以退朝之时,
户部尚书戴胄出列,
他满脸红光。激动道:
“陛下!臣有本奏!”
戴胄手持玉笏,声若响彻大殿。
昨天二皇子殿下献上祥瑞雪花盐和闷到驴。
此等是利国利民之神物!
臣以为,此乃天佑大唐,陛下洪福!
但是盐、酒二物,
此乃关乎民生,同时利润和前景不可忽略,
若是任由民间自由商贸,容易形成走私到外邦或是影响朝廷后续大计!
所以臣恳请陛下,
将此二物收归由朝廷经营,所赚的钱充入国库。
以强我大唐根基!”
戴胄这些话都是昨天在御书房和李世民几个人商量好的!
至于什么大计,也没有人敢问!
戴胄这些话一出。
整个朝堂像水倒入烧开的油锅里,
瞬间炸锅!
而李世民老神自在的端坐龙椅,
面无表情微微颔首,
故作沉吟状:
“戴爱卿所言,不无道理。
自古盐铁都是由朝廷经营!
如此二物,确应收归朝廷!”
“陛下!臣反对!”
李世民话音未落,一个声音立刻响起,
荥阳郑氏在朝中的人,御史中丞郑仁基。
他快步出列,激动道:
“陛下!盐酒官营,弊端丛生!
官吏腐败,效率低下,与民争利,徒增民怨!
此二物既然是二皇子殿下所出,
为何不效仿牙膏和香皂,
选择有优势的商家进行合作!
而朝廷收取税赋即可?
既可充盈国库,又可活跃市舶,
此乃两全之策!”
“郑大人此言差矣!”
戴胄立刻反驳,
他可是知道内情的,此刻底气十足,
“牙膏香皂乃新奇之物,与盐酒这等民生根本不同?
若是被有人之人利用。哄抬物价,
那百姓和朝廷都会受到影响 !”
“戴尚书你这是危言耸听!”
另一位出自博陵崔氏的官员出列:
“择优授权,自然要考察其资质、信誉,订立严格章程,
岂会任由其胡来?
反倒是官营,层层盘剥,
最后到百姓手中的,
也是质量不好的货物。!”
“崔大人!你这是在污蔑朝廷命官!”
戴胄也不差急,暗笑,这五姓七望有点着急了,顺便来个祸水东引:
“崔大人你蔑朝廷命官,不是会是指....说着看向其中的一些大臣。”
被看的那些人心里恨透了这个崔大人,心里咒骂:
“尼玛,好你这个崔大人,生儿子没屁yan的家伙!我们又没招惹你!”
李世民知道该出手 阻止了,
“好了!”
眉头紧锁,一副为难的样子,
“官营和民营各有优势。不知其他爱卿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这时,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了一个眼神,
房玄龄缓步出列,声音沉稳:
“陛下,戴尚书与诸位同僚所说不无道理。
但是臣刚刚反复思考,或许有一个办法 ,
可以两边都可以照顾到。”
此话一出,
朝堂所有人的目光看向房玄龄。
“哦?玄龄有何良策?”
“回陛下,臣提议,设立一个新衙署,
叫【大唐商务局】!”
“商务局?”
众臣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不懂这个商务局是干什么的。
这里杜如晦故意问道:
“这商务局是有什么作用吗?”
房玄龄赞许看了他一眼:
“这个商务局,和其他衙门不同,
主要就是制定大唐的商业法!
管理大唐所有的商人,并进行登记。
实行发放经营牌照制度!”
他详细解释道:
“由商务局核定经营者的资质,和信用。
并发放营业执照 。如果没有营业执照不得经营。
否则就是违法经营!
商务局负责监督质量,
平抑物价,协调纠纷。
等等情况.......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
此时的世家官员们则脸色骤变!
他们哪里还不清楚,
这是设一个套让他们往里面钻啊!
郑仁基顿感不妙。
急忙出言:
“陛下!此议万万不可!”
“此乃巧立名目,与民争利至极!
如如果管制严苛,商贾也难以生存。”
“郑御史此言差矣!”
戴胄太明白了商务局的好处。
心里那可是一万个力挺:
“郑大人何出此言?这明明是规范市场,
保障民生的大好事啊!怎么能是与民争利呢?
若依郑大人的说法。放任商人不加就管控,那才是真正祸国殃民!”
“戴胄!你休要血口喷人!”
“郑仁基!你才是包藏祸心!”
眼看两位大臣又要吵起来,
五姓七望的其他官员也纷纷出列,
引经据典,纷纷反对商务局的设立。
他们也不傻,
看出了这商务局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把刀。
魏征此时出列:
“陛下,房相这一方法,确实可行!不仅管制商人抬高物价。
也可以踢出不良商人!是两全其美的良策啊!”
这时朝堂之上,反对声不绝于耳。
李世民看着下方吵作一团的臣子,
心中冷笑,
目光投向了一直看热闹的李逍遥。
李逍遥会意,知道该结束这场闹剧了!
他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
这才懒洋洋地出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