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日
全歼马匪重甲骑兵后的第二日。
在钟家村全歼马匪一千五百名骑兵的消息慢慢开始扩散。
钟鹏举已开始着手对付狼山泊的匪徒。
如果不是马匪突然来袭,本来最先就是要解决狼山泊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狼山泊是近在咫尺的心腹大患。如果等他们知道自己拥有火器、利箭和坚甲,等他们警觉过来,提高戒备,想好应对之策就麻烦了。
最好等全歼黑云都的消息还未散播开来就要先下手为强,以雷霆万钧之势及早铲除这个毒瘤。
然后再全心全意准备打一场同样迫在眉睫的防御战。
这两日时间里钟鹏举向二十里之外的狼山泊派出了半个侦察搜索连,沿途收集并散播各种信息。
钟鹏举在今日完成训练之后立即召集钟剑平等几个骨干开会。
计划明晚开始动手。
同时钟鹏举也要考虑如何应对江州刺史勾洪了。
钟鹏举拨的第二笔款就是白银二千两用于备战。
一是原来的要主动出击消灭狼山泊的匪徒;
二是要准备打一场对付江州勾刺史来袭的防御战。
他发布了七条命令:
一工场连夜开始打造铠甲、弓箭、抛石机和大小型攻城弩;
二是钟华昌和钟华成准备能爆炸的“天雷火”;
三是加快装备新造的十艘猛火龙舰和多桨舰;
四扩招民工到工场帮忙并且准备修建防御工事;
五向江州城派出半个连的侦察搜索连,另外半个连派到狼山泊去;
六县城和钟家村储备一年的粮食谷物,发动居民和村民有条件的自挖水井,工钱由县衙或钟鹏举支付;
七在江州城各个城门边购买或租数个大院,在江州府衙附近购买或租数个大院。
随后他秘密找来钟华昌、侦察搜索连连长和新成立的工兵连连长如此这般地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
另外他亲自到族长和李县令处商量相关事宜。
在江县县城和钟家村附近的村落都已经风闻钟家村的外镇兵和工场要招募人员。
钟鹏举率领的乡兵(百姓军)在前次招兵时就已经正式对外宣称为外镇兵,受江县镇遏使节制。
由于接连歼灭来犯的马匪(各国中公认战斗力排第二的黑云都)两次,使得钟家村的乡兵声誉鹊起,加上非常优厚的待遇,一时之间来报名参军或投靠的人越来越多。来报名参军的除了居民和村民外,还有不少流民和闲散人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钟鹏举的口碑和声誉也越来越好,随着他的鹏举犁、诗词和医术得到广泛的认同,他在民间、文学界和医学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前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
钟鹏举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
当一个人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无论是病人,还是工场里的工人,抑或是军队里的士兵都对钟鹏举评价很高,这些正面的口碑传播和裂变相当于免费的广告,而且比广告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钟鹏举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待遇不错的岗位,在这乱世里,在这个穷困落后的社会里,有人给你一份有尊严且有稳定收入的工作,这与活菩萨无异。
钟鹏举对前来投靠的人员一般都是亲自把关,精心挑选,尽量应收全收,同时也注意挖掘可造之才。
他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潜力,分配到军队、学堂、工场和医馆里的不同岗位,基本上做到来者不拒,人人有饭食。钟鹏举准备打完与狼山泊这一仗,将对各个单位进行重大改组。
目前这个世界当兵的待遇普遍不高。各国士兵的待遇因兵种、地位不同而差异显着:亲军及中央禁军待遇优厚,地方藩镇兵次之,乡兵和杂牌军处境最差。
这个时期普遍实行募兵制,士兵需经过体格测试(如跑步、举重、跳跃、视力等),入伍时需在面部刺字(黵面)以标明隶属关系,防止逃亡。
士兵身份固化、刺面为记,底层士兵常面临生存困境,而将领阶层则凭借兵权享有特权。这一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
上层将领(如节度使、指挥使)垄断资源,而下层士兵常因粮饷拖欠、虐待逃亡。例如,唐魏博牙兵因对待遇不满多次叛乱。
南方各国节度使的亲军(如吴杨行密的牙兵黑云都、吴越的杭州八都兵、梁国的银枪效节军、唐的“自在军”)多为精锐,待遇远超普通士兵,享有特权(如免除赋税、优先补给)。
乡兵(如唐的“凌波军”、“义勇军”)多为临时征募,自备武器,待遇较差,甚至仅免部分赋税。部分乡兵因训练不足被遣散。
各国养军耗费巨大,如吴越钱氏政权“百户农户,未能赡一甲士”,导致财政压力剧增,民众赋税加重。
所以钟鹏举要实行精兵策略,精心挑选综合素质强的士兵,提高将士待遇,以质取胜,以先进的武器取胜。在训练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不达标士兵则转到要求不是很高的辎重队伍和工兵部队。
这样一来,钟鹏举的百姓军很快就完成了短期目标(一到三个月)和中期目标(一年内)的规划:野战陆战人员扩充到30个连队,共3600人;水兵4460人;骑兵5个连队,共600人;后勤辎重车队2个连,共240人;侦察搜索特务连2个,共240人;工兵3个连,共360人。
总兵员9500人,超过中期目标一年内预期招募的8808人。海军再装备多十余艘大小舰只,包括六艘多桨船主力舰、四艘轮(车)船主力舰。
原来最早训练出来的那120个钟氏子弟除了20个跟着钟鹏举作为亲兵外,其余的全部分派落去充任各连的军官或教官。
除了各兵种有其特殊战术科目要训练外,钟鹏举要求所有兵员全部专门抽足够的时间练习弓弩。
考核合格的标准就是除了骑兵全部都要达到五息内射出一支箭(每分钟射12支箭)并且要持续半个时辰。
如能在两息内射出一支箭并能保持半个时辰的或在两个时辰内射出一千支箭的,每人奖励一两白银(100贯铁钱)。
能在持续不间断的四个小时内射出上千支箭,平均下来每分钟能射4-5箭的已经很优秀了。但这种长时间的高射速射击对射手体力消耗极大,很难持续保持。
但面对十倍的敌人,单兵就要在输出方面保持持久,守城的话,钟鹏举最多的物资就是箭矢。
钟鹏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激励将士们提高射速来弥补兵员数量的不足。
他猜测勾贼一旦来攻城可能会采取强攻策略。
勾贼已经知道他在在武器上的优势,但可能不会太过于忌惮自己,因为自己在前晚展现出来的就是那一千多人。
蚂蚁多了也会溜死大象。
强攻的话,就是搭建攻城云梯:勾贼组织大量士兵扛着云梯靠近城墙,然后攀爬云梯攻城。为了掩护攻城士兵,会安排弓箭手在远处向城墙上的己方射击,压制己方防守力量。
潮水般的步兵一批接着一批,每次围攻都会持续两三个时辰甚至更长时间,因为他们人多,通过多批次的进攻以此来消耗己方的人员。
勾贼不太可能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因为他耗不起,他一旦公开造反,就要快速地控制本州内的三个县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趁附近几个州现时兵力空虚再分兵攻打。单凭一个州的赋税养不起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长期围困的策略就是:凭借己方人数优势,包围钟家村,切断村内与外界的联系,包括水源、粮食供应等,使城内守军因物资匮乏而陷入困境,最终不战而降。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攻打邺城时,就采用了长期围困的方法,断绝邺城的粮草,迫使袁尚投降。
钟鹏举另外要求弓骑兵在使用骑射弓八、七、六斗时,追求在每息3-4丈(10-12米)的奔冲状态下,以每2-5息的速度发箭。即一分钟内要射出12-30箭。达到要求者,每人奖励一两白银(100贯铁钱)。
100贯钱等于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十几二十年的农事收入。
钟鹏举说到做到,命人每日抬着几箱白花花的银元宝放在训练场上,凡考核达标者当场兑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军中迅速掀起练习的热潮。
与此同时江州刺史勾洪果然派二儿子勾山带着公文上门索人,理由是一千五百名土匪犯境,事关重大,刺史大人要亲自审讯俘虏。李县令以贼人顽固,拒不招供,还要等待数日才能移交云云。
勾二公子来时得到其父亲的指点,虽然态度强横,但也不硬来,临走时扬言五日内不交人就派兵来强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