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仙家中的最后一位——常仙(蟒蛇),性情冷冽,喜静不喜动,最大的爱好便是看《动物世界》,尤其钟情于各种蛇类、鳄鱼等冷血动物的生态纪录片。它对黄三爷的炒股、白五爷的健身、灰八爷的情报乃至胡三太爷的哲学探讨,都显得兴趣缺缺,依旧每日盘踞在它的专属角落,对着虚拟光屏,沉浸在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之中。
周凡和柳小小一度认为,常仙可能是最不需要科技辅助的一位了。毕竟,它的需求如此单一且明确——看片子就好。
然而,细心的柳小小发现,最近常仙在看纪录片时,那冰冷的金色竖瞳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满?或者说,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她仔细观察了几次,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常仙看的虽然是高清纪录片,但终究是二维平面的影像,声音也只是通过音箱播放。对于常仙这种拥有高度灵觉、感知世界方式与人类迥异的存在来说,这种体验未免太过“扁平”。它无法真正“感受”到热带雨林的潮湿闷热,无法“嗅到”猎物散发的气息,更无法体会鳞片摩擦泥土的触感。
它看的,只是一个被严重简化了的、关于它同族和远亲的“故事片”。
柳小小把她的发现告诉了周凡。
“常仙需要的是……沉浸式体验?”周凡立刻抓住了关键。他想到了目前还在发展阶段的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但那些主要针对人类的视觉和听觉,显然无法满足常仙的多维感知需求。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为常仙定制一个‘灵觉沉浸系统’?”周凡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利用能量模拟和灵觉投射技术,结合纪录片的内容,为常仙营造一个近乎真实的、可以全方位感知的虚拟自然环境。”
这个想法实施起来难度极高。它需要精准的能量控制来模拟环境(温度、湿度、气息、能量场),需要强大的算力来实时渲染复杂的生态场景,还需要一个能与常仙灵觉无缝对接的交互接口。
但周凡觉得值得一试。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常仙,更是对他目前掌握的科技与玄学融合技术的一次极限测试。
他首先升级了常仙用于观看纪录片的虚拟光屏,将其改造成一个能量发射和接收的核心节点。然后,他编写了一套复杂的能量场生成程序,可以根据纪录片的内容(通过AI实时分析画面和音频),动态模拟出对应的环境参数。
例如,当纪录片播放到亚马逊雨林时,程序会控制能量节点,在常仙周围营造出温暖、潮湿、充满草木生机和微弱瘴气的能量场;当播放到蟒蛇捕食的镜头时,则会模拟出猎物惊慌的能量波动和血腥气息……
柳小小则负责最关键的环节——灵觉桥接。她需要引导常仙的灵觉,与周凡创造的这个模拟能量场进行安全、稳定的连接,让常仙能够真正“身临其境”,而不仅仅是被动接收能量信号。
经过多次调试和失败,系统终于初步成型。
当常仙再次盘踞在光屏前,观看一段关于非洲岩蟒的纪录片时,柳小小启动了“灵觉沉浸系统”。
瞬间,常仙那一直冰冷的竖瞳,猛地收缩了一下!它庞大的虚影似乎都微微挺直了一些。
它不再仅仅是“看”着屏幕里的同类在沙地上游弋,而是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片炽热干燥的荒漠之中!它能“感觉”到身下沙砾的粗糙与滚烫,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和远处跳鼠巢穴的微弱气味,甚至能“感知”到阳光照射在鳞片上的那种独特的能量反馈!
它微微摆动头颅,仿佛在真正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当纪录片中的岩蟒发起攻击时,常仙的灵觉甚至能捕捉到那一瞬间猎物爆发出的恐惧能量和肌肉绷紧的细微波动!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极度真实的观影体验!
常仙显然被深深震撼和吸引了。它一动不动,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个由代码和能量构筑的、却无比真实的自然世界里,连信子都忘了吐。
看着常仙那前所未有的专注和隐隐流露出的(对于它来说算是)愉悦情绪,周凡和柳小小相视一笑。
成功了。
五大仙家,终于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完美融入了这喧嚣而奇妙的都市生活。出租屋这个小小的空间,也因此成了一个融合了古老仙法与现代科技、充满温情与趣味的,独一无二的“洞天福地”。
柳小小看着眼前这和谐(虽然偶尔鸡飞狗跳)的一幕,满足地叹了口气,靠在周凡身边:
“看来,咱们这‘科学饲养仙家’的计划,算是初步成功了?”
周凡推了推眼镜,看着屏幕上稳定运行的各项数据,嘴角微扬:
“数据分析显示,仙家满意度……显着提升。”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出马仙女友与程序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