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沈静姝几乎将自己完全封闭在那间破旧的窝棚里。时间仿佛被拉长,又仿佛被压缩,唯一的度量衡便是手中那不断延伸的针脚和窗外光线的明暗交替。
饥饿是常驻的客人,胃里像是揣着一只贪婪的小兽,不时发出空洞的鸣叫,啃噬着她的意志。她只能依靠大量饮用冰冷的水来暂时欺骗肠胃。偶尔,小禾会像一只受惊的雀儿,趁着无人注意的间隙,飞快地溜进来,塞给她一小块硬得能硌疼牙的粗面饼子,或者半碗早已失去温度的稀粥。每一次,沈静姝都心怀感激地接过,细细地咀嚼,仿佛在品尝什么珍馐美味。寒冷是无形的敌人,即便穿上了所有能穿的衣物,那刺骨的寒意依旧能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让她手脚冰凉,嘴唇发紫。她只能依靠不停歇的劳作来产生些许热量,手指冻得僵硬不听使唤时,便凑到嘴边用力哈几口热气,或者插入尚且温热的棉絮中汲取片刻的暖意,然后继续。手指被粗糙的针线和布料磨出了血泡,然后又被针尖刺破,渗出的血珠染红了浅色的棉线,她也只是随意用破布条缠绕一下,继续埋头苦干。眼睛因为长时间在昏暗光线下聚焦而布满了血丝,酸涩肿胀。
她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匠,在与时间和恶劣的环境赛跑,只为奋力给自己打造一件御寒的盔甲。
当最后一针落下,她将线头在厚厚的布层中藏好、咬断时,窗外正透进第三日的晨曦。沈静姝看着手中这件虽然用料粗糙、样式简单到极致,但却无比厚实、针脚密实的深蓝色粗布棉袄,以及床上那床同样蓬松柔软的棉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疲惫、成就感和巨大安慰的情绪,瞬间淹没了她。
她几乎是颤抖着,迫不及待地脱下那件根本无法抵御寒气的单薄旧衣,换上了这件沉甸甸的新棉袄。
当粗糙却厚实的布料包裹住身体的那一刻,一股久违的、实实在在的暖意瞬间从皮肤传递到四肢百骸,驱散了连日来几乎要将她冻僵的寒意。她忍不住裹紧了衣襟,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眶不受控制地泛起一阵湿热。
她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眼泪是最无用的奢侈品。
夜里,她盖着那床新被子,虽然粗布摩擦着皮肤有些不适,但那份厚重而温暖的包裹感,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感受到的真真切切的安全感。她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如同回到了母体的婴儿,很快就陷入了深沉而无梦的睡眠。
这一觉,睡得前所未有的踏实。
充足的休息和身体的回暖,似乎也驱散了些许盘踞在心底的寒意与绝望。她开始有更多的精力和更清晰的头脑,去思考更长远的计划。
生存的底线暂时守住了,接下来,是发展。
张嬷嬷这条线需要小心维持,但不能频繁使用,以免引起柳氏的警觉。王管事那边透露出的微妙态度,值得关注,但暂时无法主动接触。
而萧景珩……他那晚送来食物和药材,提及“盟友”,之后便杳无音信。这个人太过神秘莫测,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他,只能被动等待。
“盟友……”她低声重复着这个词。萧景珩看中的,恐怕是她“安国公府嫡女”这个身份可能带来的潜在价值,以及她展现出的、不同于常人的心智和韧性。那么,她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拥有更多谈判和合作的筹码。
如何提升?信息她暂时无法获取,那么,金钱就成了最直接、最迫切的目标。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几卷剩下的粗布上。布料颜色深沉,质地粗糙,除了做衣服被褥,还能做什么?
香囊的计划再次浮上心头。但旋即,另一个更大胆、或许也更可行的想法冒了出来——制作可以食用的、易于保存的佐餐小菜!
她前世是南方人,外婆擅长制作各种风味的豆豉、辣酱、泡菜。尤其是豆豉,原料简单,主要是黄豆、盐、辣椒、姜蒜等,制作过程虽然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不需要特殊工具,在她这小破屋里就能完成。而且成品体积小,耐储存,易于隐藏和运输。如果能找到稳定的销路,利润应该比香囊可观,也更能积累资本。
对!就是这个!豆豉!
沈静姝的眼睛亮了起来,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她立刻开始盘算:需要购买黄豆、粗盐、辣椒、生姜、大蒜等原料以及发酵豆子用的陶罐容器。启动资金?她想起萧景珩那晚留下的一个钱袋,那是她目前唯一的本钱。取出钱袋时,她的手指微微发颤——这些银子不仅是希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她拿出那个小心藏好的钱袋,取出极小一部分铜钱,找到小禾低声嘱咐,请她务必通过张嬷嬷的关系,从外面悄悄购买少量所需的原材料,只说是自己想尝试做点下饭的小菜。
小禾如今对沈静姝颇为信服,加上张嬷嬷似乎也默许了这种程度的“帮忙”,很快便将东西弄了来。虽然黄豆有些干瘪,辣椒不够红亮,粗盐带着杂质,生姜大蒜也只是最普通的那种,但胜在种类齐全,分量也足够她进行第一次试验。
沈静姝如获至宝,将自己那点有限的容器——张嬷嬷帮忙买回来的五个小陶罐,她自己原有的一个边缘有缺口的瓦盆,反复清洗晾干,然后严格按照记忆中外婆的制作豆豉的步骤,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业”尝试。
浸泡豆子,控制水温和时间;上锅蒸熟,把握火候;等待自然发酵,观察菌丝生长;最后加入盐、辣椒碎、姜末、蒜末等调料搅拌均匀,装入陶罐密封保存……
每一个步骤她都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精密的艺术品。窝棚里渐渐弥漫开一股独特的、混合着豆类醇香和微醺发酵气息的味道,与她之前喝的苦涩药味和屋里的霉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守着她的陶罐和瓦盆,如同守着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秘密。窗外依旧是高墙深院,寒风凛冽,但这方寸陋室之内,却因为她的努力和这渐渐浓郁的豉香,而焕发出一种奇异的生机。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手中这实实在在的、由自己创造出来的成果,给了她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希望,就在这几个小小的陶罐里,悄然萌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