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穿过“老枪”眉心的时候,周瑾瑜的眼睛都没眨一下。
血花在废弃教堂的烛光中绽开,像一场迟来的葬礼。老枪倒地前,嘴唇艰难地蠕动了几下,气若游丝:
“影子…不止一个…”
周瑾瑜扣在扳机上的手指微微一紧。
什么意思?组织里还有内鬼?不止一个?
寒风从破败的窗棂灌进来,吹动他深色大衣的下摆。他冷静地检查现场,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包括老枪身上所有能证明身份的物品。
这是他亲手处决的第三个叛徒。也是曾经引领他入行的导师。
哈尔滨的黎明来得特别早。周瑾瑜回到道里区那栋俄式小楼时,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房间陈设简单得可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干净得不似有人常住。
这是他在敌人心脏地带的巢穴。
没有开灯,他借着微光脱下那件沾着夜露和硝烟味的大衣,仔细挂好。勃朗宁手枪在他手中被迅速拆卸,每一个零件都用沾了枪油的软布擦拭干净,重新组装,上膛,塞进枕头底下。
行云流水,已成肌肉记忆。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
街上开始有零星行人。卖豆浆油条的小贩推着独轮车吱呀而过。报童揣着还带着油墨味的报纸,缩着脖子叫卖“满洲国伟业”。远处,一队日本宪兵牵着狼狗,皮靴敲在石板路上,发出咔咔的声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这座城市的白天,看似正在苏醒,实则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着。
“影子不止一个...”
老枪临死前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他心里。是谁?在哪里?组织内部?警察厅?还是更高层?
这种不确定性,比明确的危险更让人心悸。他就像走在布满蛛网的黑暗里,不知道哪一步会触动警报,引来杀身之祸。
他需要情报,需要组织的下一步指示。
死信箱。必须立刻检查死信箱。
位置在中央大街尽头,圣索菲亚教堂侧面围墙外,第三块松动的基础石块下面。那是老枪和他约定的紧急联络点之一。
现在老枪死了,这个点是否还安全?
周瑾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风险存在,但他必须去。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他就是断了线的风筝,在敌人心脏里随时可能坠落。
上午九点,他换上一身挺括的警察制服,深蓝色呢料,肩章上是象征警尉补的两颗星。镜子前,他仔细扣好风纪扣,将帽子端端正正戴在头上。
镜子里的人,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完全符合一个年轻得志的伪满警官该有的样子。
他拿起公文包,推门而出。
外面的空气清冷,带着早春特有的潮湿。阳光照在欧式建筑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却驱不散弥漫在城市上空的压抑。
他没有直接去死信箱,而是先绕道警察厅,露了个面,处理日常公务,和同僚打招呼。
副手李魁很快凑了过来,眯着一双三角眼,脸上堆着假笑。
“周警尉补昨晚休息得可好?听说西边不太平,没惊扰到您吧?”
这家伙是日本人跟前的红人,一直把周瑾瑜视为眼中钉。
周瑾瑜面色不变,整理着桌上文件,淡淡回道:“劳李股长挂心。睡得很好。西边?我没听说有什么事。倒是李股长,眼圈发黑,看来是为厅里事务操劳过度,要注意身体。”
四两拨千斤,让李魁噎了一下,讪讪走开。
周瑾瑜心里冷笑。李魁这种货色,不足为虑,但也不能不防。他就是一条潜伏在身边的毒蛇,不知何时会窜出来咬你一口。
在警察厅待了一小时,确认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后,周瑾瑜才以外出巡查的名义离开。他没有坐车,选择步行,不紧不慢地向中央大街走去。
他走得很随意,像是在巡视街面,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街边店铺的招牌,橱窗里的反光,行人的神态,车辆的动向……
任何一丝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是他多年潜伏练就的本能。在哈尔滨,信任是奢侈品,任何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圣索菲亚教堂很快出现在视野里。巨大的洋葱头穹顶在阳光下斑驳陆离,那是岁月和战火共同留下的痕迹。教堂前广场上,人稍多了一些——匆匆走过的行人,穿着和服拍照的日本女人,还有几个穿着破旧棉袄的中国孩子,追着一个破皮球跑来跑去。
周瑾瑜的脚步没有停留,甚至没有朝教堂围墙那边看一眼。他只是如同普通巡逻警官,沿着广场边缘不紧不慢地走着。
然而,就在与那块松动基石错身而过的瞬间,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鞋尖似乎无意中踢到什么小石子。也就在这一刹那,他眼角的余光已经像最灵敏的探针,扫过了基石与地面接触的缝隙。
没有标记。
没有表示“危险,勿动”的暗号。
这意味着,死信箱目前安全。
他的心稍稍安定一分,但警惕性丝毫不放松。他继续向前,绕了半个广场,在一个卖“格瓦斯”的小摊前停下,买了一杯这种用面包发酵酿制的当地饮料。
他靠在摊子旁,慢慢喝着,目光似乎落在远处那些玩耍的孩子身上,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十分钟后,他放下杯子,转身往回走。这一次,路线稍微靠近了围墙。
就在经过那块基石的瞬间,他的身体微微一侧,似乎是为了避开一个跑过来的孩子,右手极其自然地向下一垂,食指和中指如同最灵巧的镊子,闪电般探入石缝,夹出一个卷成细棍状的、几乎与泥土同色的小纸卷。
整个过程不到一秒钟,流畅得如同呼吸,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纸卷入手,冰凉,带着泥土的潮湿感。
周瑾瑜面色如常,继续向前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他的心脏,在那一刻,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这小小的纸卷,可能承载着组织的命令,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他没有立刻查看,而是又绕了几条街,确认绝对没有人跟踪后,才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深处有一家老旧的理发店,他是这里的常客。
他推门而入。
熟悉的肥皂水和消毒水味道扑面而来。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看到他进来,笑着点头:“周先生来了,里面请,还是老位置?”
“嗯。”周瑾瑜应了一声,熟门熟路走到最里面那个用布帘隔开的洗头位,躺在了那张包着黑色皮革、有些掉漆的躺椅上。
温热的水流冲在头发上,老师傅的手艺很好,按摩着头皮,让人放松。但周瑾瑜的神经依旧紧绷。
他借着水流声和布帘的掩护,将那只握着纸卷的手,悄悄伸到水流下方。
特制的纸张遇水,边缘微微软化。他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捻动,将纸卷展开。纸很小,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是用一种他熟悉的密码写成的,看起来就像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和符号。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如同最精密的译码机,将这些符号转化为文字信息。
当最后一行密码被破译出来时,饶是周瑾瑜心志坚毅如铁,也不禁愣住了,躺在那里,任由温水冲刷脸庞,一时间忘了呼吸。
指令的核心内容清晰无比:
1. **启用新代号:“青鸟”。**
2. **身份:你的妻子。**
3. **接头时间:明日下午三时。**
4. **接头地点:马达尔旅馆,一楼咖啡厅,靠窗第三张桌子。**
5. **接头信物:红色漆木梳,置于白色手帕之上。**
6. **最高指令:“青鸟”至关重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其安全。**
妻子?
周瑾瑜的脑子里嗡的一声。
他今年二十六岁,在伪满警察厅,年轻有为,家境“优渥”(组织上伪装的),没有妻室是合乎情理的,也便于行动。突然多出一个“妻子”,这意味着他经营多年的身份背景需要重大调整,独来独往的生活将被彻底打破,身边要多出一个需要时刻保护、也可能随时暴露他的...陌生人。
而且,“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其安全”。什么样的同志,需要动用如此严厉、绝对的保护指令?这个“青鸟”,到底是什么人?她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无数疑问瞬间涌上心头。他甚至有一瞬间恍惚,怀疑自己是不是译错了密码。但反复核对两遍,结果依旧。
水温有些凉了。老师傅关掉水龙头,用干毛巾帮他擦拭头发。周瑾瑜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
组织的命令,不容置疑。既然指令已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执行。完美地执行。
他从躺椅上坐起来,脸色恢复平时的冷峻。付了钱,谢过老师傅,走出理发店。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眯起眼睛,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哈尔滨还是那个哈尔滨,但在他眼里,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独行者。他将要和一个代号“青鸟”的陌生女人,以最亲密的关系,共同面对这座城市的腥风血雨。
“不惜一切代价...”他在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这代价,会包括什么?他的生命?他的信念?还是...别的什么?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从接到指令的这一刻起,他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何止千斤。
他抬手,正了正头上的警帽,迈步汇入人流。背影挺直,步伐稳定,如同这座城市里无数个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普通人一样。
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比以往更多了几分沉重与审慎。
明天下午三点,马达尔旅馆。
他倒要看看,这个需要他“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的“青鸟”,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夫妻”戏码,又将在这危机四伏的冰城,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一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谍战:哈尔滨1941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