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瑜的目光落在顾婉茹菜篮子里那几根带着新鲜泥土的胡萝卜上,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我们不能用常规渠道。”他转过身,语气果断,“清水盯得太紧,任何与‘墓碑’或死信箱相关的动作都可能暴露。但情报必须尽快送出去。”
他走到书桌旁,拿出纸笔,却不是用来写字,而是开始绘制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符号和数字。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一次性的、并且看起来完全自然的传递方式。”周瑾瑜一边画一边低声道,“我记得,警察厅后勤科那个负责采买的老王,他有个习惯,每周三上午会固定去道外区的‘三江菜市场’采购厅里食堂用的蔬菜。那个市场很大,人流复杂,是个好地方。”
顾婉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你想通过他?”
“不是直接接触。”周瑾瑜摇头,“是利用他的行动规律。老王采购完,会用厅里的三轮车把菜拉回来。途中会经过‘太平桥’,桥头有个常年摆摊修鞋的老孙头。”
他停下笔,看向顾婉茹:“老孙头,是我们的人,沉睡者,从未被启用过。他的任务,就是在特定情况下,接收来自特定‘信号’的情报,然后通过他的渠道送出去。这是‘老枪’留下的最后几条暗线之一,连‘鼹鼠’都不知道。”
顾婉茹的心提了起来。启用沉睡者,风险极大,但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我们怎么把情报给他?又不能直接接触。”
“用这个。”周瑾瑜拿起桌上那份旧的《滨江日报》,翻到中缝的广告版面,“看到这些寻人、寻物的小广告了吗?我们可以把情报加密后,伪装成一条普通的寻物启事。”
他迅速向顾婉茹解释了他的计划:将关于物资库存、调运异常以及推断出的日军战略意图(构筑长期防御体系)等关键信息,用他们约定的密码进行加密,然后将密文拆解,巧妙地嵌入到一条看似普通的“寻物启事”中,包含特定的时间、地点(太平桥)和接头暗号(修鞋摊,特定款式的鞋)。
“明天是周三。我会把登着这条‘启事’的报纸,混入警察厅后勤科那些等待处理的旧报纸中。老王不识字,他只会把这些旧报纸用来包菜或者当废纸。按照习惯,他会在采购回来后,把不要的杂物,包括旧报纸,在太平桥附近顺手扔掉。老孙头会留意这些来自警察厅的‘垃圾’。”周瑾瑜的眼神冷静得可怕,“只要他看到这条特定的‘启事’,就会明白该怎么做。”
这个计划听起来环环相扣,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老王会不会按习惯扔报纸?老孙头能不能恰好看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情报都可能石沉大海,甚至落入敌手。
“这太冒险了……”顾婉茹担忧道。
“我们没有更安全的选择了。”周瑾瑜语气沉重,“清水的网正在收紧,我们必须在他完全确认目标之前,把最重要的东西送出去。这份关于日军战略物资和防御意图的情报,价值连城,值得冒这个险。”
他不再犹豫,开始伏案工作。他将顾婉茹带回来的经济数据,与之前掌握的关于要塞缺陷、工程师调动、以及“鼹鼠”小队活动规律等信息进行交叉对比和分析。
“煤炭存量锐减,但边境建材堆积……这说明他们的能源供应可能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在为长期固守做准备,优先保障工事建设。”
“汽油储备只够三个月常规消耗……如果他们的计划是长期防御,那么燃油补给线将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内部协调混乱,矛盾重重……这不仅是效率问题,更反映了他们战略资源的紧张和分配的不均。”
一条条分析从他口中冷静地吐出,原本零散的信息逐渐被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更加清晰的图景:关东军正在中国东北边境构筑一个庞大的、旨在进行长期战争的防御体系,但由于资源紧张、工程问题和管理混乱,这个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和弱点。
周瑾瑜将这些分析结论,用密码精心编写成一份简短但信息量巨大的情报摘要。然后,他开始构思那条伪装用的“寻物启事”。
“寻棕色皮质公文包,于昨日下午在南岗区遗失,内有重要商业文件。拾到者请于本周四下午三点至太平桥头修鞋摊,找孙师傅,必有重谢。联系电话:xxxxx(一个无关的空号)”
在这看似普通的文字中,嵌入了加密后的情报核心内容:“棕色”代表战略物资,“皮质”代表防御工事,“公文包”代表整体部署,“南岗区”暗示情报来源与高层相关(小野寺官邸在南岗),“周四下午三点”是传递时间,“太平桥头修鞋摊孙师傅”是接头地点和人物。整个“启事”就是一个完整的指令包。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微亮。周瑾瑜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认无误后,将那份登有伪造启事的报纸单独折好。
“今天我去厅里,会找机会把这份报纸混进去。”周瑾瑜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成败,在此一举。”
顾婉茹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紧抿的嘴唇,心中充满了担忧,但也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在支撑着她。他们就像在走钢丝,脚下是万丈深渊,但除了前进,别无选择。
第二天,周瑾瑜如同往常一样去了警察厅。他利用处理杂物的机会,神态自若地将那份特殊的报纸,混入了后勤科墙角那一堆等待处理的旧报刊中,然后像没事人一样离开。
接下来,就是焦灼的等待。
顾婉茹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她反复推演着计划的每一个环节,祈祷着不要出任何差错。
时间慢得像是在爬行。直到傍晚,周瑾瑜回来了,他的脸色依旧平静,但顾婉茹能感觉到他紧绷的神经。
“报纸放进去了。”他低声说,只有简单的五个字。
剩下的,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和祈祷。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后勤科的老王,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突发急性肠胃炎,被送进医院了!周三的采购,临时换了一个人去!
周瑾瑜和顾婉茹听到这个消息时,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
计划,在第一步就出现了致命的意外!
(第四十七章 完)
【下一章预告:情报传递计划意外受阻,与此同时,清水一郎精心策划了一场在音乐会上的“偶遇”,周瑾瑜与顾婉茹被迫与这位危险的对手直接接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谍战:哈尔滨1941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