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哈尔滨的冬夜来得格外早,也格外漫长。公寓里没有开灯,只有煤炉里透出的微弱红光,在顾婉茹的脸上明明灭灭。
她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的毛毯,却依然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周瑾瑜还没有回来。从昨天下午他匆匆离开警察厅,说是家里煤炉有问题要早点回去看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起初,顾婉茹以为他只是因为争吵而刻意晚归,或者是在外处理一些警察厅的公务。但一夜未归,直到现在又一个白天即将过去,依旧杳无音信,这绝不正常。尤其是在他们刚刚经历了清水一郎的怀疑和那场激烈的争吵之后。
恐惧,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漫过她的心脏,几乎让她窒息。
他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清水一郎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动手了?还是他在处理因她的“破绽”而引发的危机时,遇到了危险?无数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翻腾,每一个都足以让她心惊肉跳。
她不敢出门寻找,也不敢轻易打电话去警察厅询问——那可能会暴露他的异常,或者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她只能被困在这间冰冷的公寓里,像一个等待最终判决的囚徒,在极度的焦虑和未知的恐惧中煎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窗外的风声呼啸着,偶尔传来街面上有轨电车驶过的哐当声,或是远处模糊的人语,都让她如同惊弓之鸟,猛地竖起耳朵,心脏狂跳。
她想起那晚周瑾瑜冰冷的质问,想起他眼中那深切的恐惧和愤怒。当时她只觉得委屈和受伤,但现在,独自面对这无边的黑暗和寂静,她似乎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那份恐惧的重量。他不是不信任她,他是太害怕失去她,太害怕任务失败。在这种如履薄冰的环境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可是……他现在在哪里?是否安全?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感攫住了她。她发现自己对周瑾瑜的工作,对他的世界,了解得如此之少。她只知道他是“渔夫”,是自己的上级和搭档,但他在这个庞大的、黑暗的地下网络中具体如何运作,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她几乎一无所知。这种认知上的空白,在此刻放大了她的恐惧。
胃里一阵翻搅,她才想起自己几乎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她强迫自己站起身,走到厨房,想找点东西充饥。厨房的窗户正对着公寓楼的后巷,那里堆放着一些杂物和垃圾桶,平时很少有人经过。
就在她打开橱柜,心不在焉地翻找时,目光无意间扫过窗外昏暗的后巷。借着隔壁楼宇窗户透出的微弱灯光,她似乎看到巷子深处一个堆放破旧木箱的角落,有一个极其微弱的反光一闪而过,很快又隐没在黑暗中。
那是什么?
她的心猛地一提。一种直觉让她屏住了呼吸,小心翼翼地贴近窗户玻璃,凝神向那个方向望去。过了好一会儿,当眼睛适应了那里的黑暗,她才隐约分辨出,在那堆木箱的阴影里,似乎多了一个不起眼的、原本不属于那里的东西——一个半旧的、用来腌菜的瓦罐,歪倒在那里,罐口对着巷子口的方向。
这个瓦罐……她记得以前好像没有?或者说,没有放在那个位置和角度。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警戒装置!
她猛地转过身,心脏怦怦直跳,快步走到公寓门口,没有立刻开门,而是先凑到门上的猫眼向外望去。楼道里光线昏暗,空无一人。但她注意到,对面邻居家门口脚垫的位置,似乎比平时微微挪动了一点,露出了下面一小块颜色略深的地板。
还有客厅窗户的插销,她早上开窗透气时,记得明明是插到底的,现在似乎被往回抽了一小截,留下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缝隙……
这些细微的变化,如果不是她此刻精神高度紧张,并且刻意去寻找,根本不会注意到。但它们确实存在,而且分布在她视线所及的公寓出入口和窗口附近。
是周瑾瑜!一定是他!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在她因为争吵而独自生闷气、因为恐惧而彻夜难眠的时候,他已经悄无声息地在这公寓周围布下了一层隐蔽的警戒网。这些看似寻常的杂物、不起眼的位移,都是他留下的“眼睛”。一旦有人试图靠近或闯入,这些装置就会被触动,或许不会发出警报,但一定会留下痕迹,提醒他们危险曾经临近。
他并没有因为争吵而弃她于不顾。恰恰相反,他在用他独有的、沉默的方式,在更外围的地方,为她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他或许无法时刻陪伴在她身边,但他留下了这些“守护”,告诉她,他一直在。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之前所有的委屈、愤怒和隔阂,在这一刻,仿佛被这无声的守护悄然融化。她终于明白,他那晚的“审问”,与其说是不信任,不如说是一种近乎绝望的保护。他害怕失去她,所以才会用那种极端的方式,试图排除一切潜在的风险。
而现在,在他可能正身处险境、为她争取生机的时候,他留给她的,是这些沉默的、却无比坚实的守护。
顾婉茹抬手擦去眼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恐惧依然存在,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助感却消散了许多。她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等待保护的“太太”,她是“白鸽”,是他的搭档。他不在,她必须替他守好这个“家”,守好他们的阵地。
她走到煤炉边,拿起火钳,仔细地将几块新的煤饼夹进去,让炉火燃得更旺一些。然后,她走进厨房,开始认真地准备一顿简单的晚餐。动作依旧有些僵硬,但眼神里已经重新燃起了坚定。
她知道,这场危机远未结束。清水一郎的调查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周瑾瑜的安危未知,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至少在此刻,在这间被无声守护着的公寓里,她不再孤单。
她将做好的饭菜放在桌上,用碗扣好保温。然后,她坐到沙发上,拿起一本平时用来打发时间的时装杂志,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阅读,耳朵却时刻警惕着门外的任何一丝动静。
她在等他回来。无论多晚,无论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她都会在这里,守着这盏灯,守着这个他用心保护着的“家”。
夜色,在哈尔滨的街头愈加深沉。公寓楼下的后巷里,那个歪倒的瓦罐静静地立在阴影中,如同一个沉默的哨兵。
(第六十八章 完)
【下一章预告:为转移清水视线,周瑾瑜策划并启动代号“渔夫”的误导行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谍战:哈尔滨1941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