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冬夜,两点整。
沈家老洋房的书房里,台灯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投下暖黄的光晕。
林晚清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指尖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把近三个月的农村电商交易数据扒拉成树状图。
屏幕上,某头部平台的“农产品代卖”账户像根异常的红线,频繁向海外离岸账户转移资金,而所有收款方的Ip,都指向高桥健司控制的几家合作社。
“不对劲。”她轻声自语,放大其中一笔交易——
云南某山区的“生态茶代卖”,订单量明明只有三百单,资金却滚出七位数。
更蹊跷的是,这些茶农的账户从未收到过货款,反而每月要向平台交“技术服务费”。
“晚清姐,我爷爷让我送老账本来。”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小张抱着个蓝布包裹站在门口。
他是福源钱庄的第七代传人,今年刚满二十,鼻梁上还架着副圆框眼镜,像极了当年沈逸风初入钱庄时的模样。
林晚清放下鼠标,接过包裹。
蓝布掀开,一本泛黄的账本躺在里面,封皮上“福源钱庄·光绪三十四年”几个字已有些模糊。
小张翻到中间一页,指着密密麻麻的墨迹:“您看,当年您爷爷查假粮商,也是这么比对交易记录的——
粮单上的数量、粮商的籍贯、银钱的流向,全得对得上。”
林晚清的眼睛亮了。
她抓起桌上的电子账单,与账本上的假粮单逐条比对,冷汗渐渐浸透后背。
“这些电商平台的‘代卖’合同,和当年的假粮单是同一套模板。”她喃喃道,
“高桥健司把当年的地下钱庄,包装成了‘农村电商’;
把假粮商,换成了‘助农主播’。”
林晚清立刻拨通沈逸风的电话。
“逸风,高桥健司在动农村电商的蛋糕。”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斩钉截铁的狠劲,
“他用‘助农’当幌子,把黑钱塞进农产品代卖的流水里,想渗透乡村普惠金融体系。”
电话那头,沈逸风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背景里传来苏晓敲击键盘的声响:
“知道了。小满那边已经联系电商平台,今晚升级KYc系统,所有农产品代卖账户必须人脸识别+实地核验。”
“还要查茶农的资金流水。”林晚清补充,
“那些没收到货款的账户,大概率是被高桥健司控制了。
得帮他们把钱追回来,别寒了农户的心。”
挂了电话,林晚清重新看向屏幕。
数据流仍在跳动,可此刻的她,心里有了底——
就像当年爷爷拿着账本揪出假粮商,她也能用这些数字,撕开高桥健司的新伪装。
书房外的走廊,沈泽揉着惺忪的睡眼,端着杯热牛奶往书房走。
他刚写完数学卷子,听见书房传来键盘声,想着妈妈又在加班。
推开门,暖光扑面而来,他看见林晚清盯着屏幕,眉头紧蹙,屏幕上的“高桥健司”四个字格外刺眼。
“妈妈,”他把牛奶放在桌角,声音带着困意,“他是谁?”
林晚清抬头,看见儿子眼下的青黑——这孩子最近为了竞赛天天熬夜。
她伸手揉了揉沈泽的发顶,把屏幕转向他:“是个想破坏金融秩序的坏人。
不过别怕,妈妈和爸爸,还有很多人,都在盯着他呢。”
沈泽凑近屏幕,看着那些跳动的数字和复杂的资金链路,忽然觉得,
爸爸书房里的老账本、妈妈的电脑、爷爷讲过的钱庄故事,
好像都在说同一件事——
有些账,必须算清;
有些恶,必须挡住。
他端起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进喉咙。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把“普惠金融”的字样照得发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沪上银窟龙虎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