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爱修仙的大魔王

首页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资本大唐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九龙夺嫡踢开永乐密战无痕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回到远古建华夏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官场特种兵抗日之全能兵王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爱修仙的大魔王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全文阅读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txt下载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章 用知识武装大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钱镠风尘仆仆地从临安董昌处归来,踏入海边基地的那一刻,一股蓬勃的生气扑面而来。海滩上,两千个盐坑在阳光下闪耀着卤水的微光,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银色棋盘。几处新开辟的区域,又挖出了数百个新坑,显然是赵荒(王石头)在他离开期间组织人手扩展的成果。营地里,百口陶罐架在篝火上,白雾升腾,咸涩的气息中混合着糙米粥的香气。汉子们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流淌,吆喝声、号子声、柴火燃烧的噼啪声交织成一首粗犷而充满力量的生产交响曲。

赵洪(王二狗)正蹲在一块相对平整的礁石旁,眉头紧锁。他手里拿着一块边缘粗糙的薄石板,另一只手握着一块尖锐的石英。石板上刻满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符号和线条:一些是横杠,一些是竖道,还有一些像蝌蚪或鸟爪的印记。旁边堆着几串用草绳系好的铜钱。

“洪哥,咋样了?”一个晒盐的小伙子凑过来问。

赵洪头也不抬,用石英在石板上某个“蝌蚪”印记旁边用力划了一道新的横杠:“昨儿个……卖了六百二十斤?不对,这记号是代表五百斤,这记号是代表一百斤百斤,加起来是六百斤……那这个叉叉是二十斤?娘的,又乱了!”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石板上顿时多了几道毫无意义的划痕。他认字不多,自己的名字“赵洪”还是赵玄(钱镠)前几天刚教他写在沙地上的,勉强能认出来。记账,全靠他自创的、只有他自己能勉强解读的“鬼画符”和一堆小石子、草绳结。

钱镠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眉头微蹙。他走进那个存放盐和钱的“仓库”——一个深入山体、干燥阴凉的洞穴。盐囤已经又高了一大截,白花花一片,粗略估计已近四千斤!旁边那个巨大的陶罐里,铜钱堆得冒了尖,新赚的几十贯钱和之前埋藏的三十贯都混在一起,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冰冷气息。

巨大的财富堆积在眼前,这本该令人欣喜若狂。但钱镠看着那堆象征着力量的盐山和铜钱,再想起赵洪那满是“鬼画符”的石板,以及营地内外这些虽然干劲冲天,却绝大多数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兄弟们,一股寒意却从心底升起。

他猛地意识到一个被自己忽略的重大危机——文化断层!

这些人,包括他自己(原主钱婆留),都是最底层的农民、渔夫、盐工。他们勤劳、勇敢、能吃苦,有着最朴素的忠诚和义气,这是他能迅速拉起队伍的基础。但他们也是彻彻底底的文盲!没有知识,没有见识,不懂管理,不识文书,不明道理。他们可以跟着自己冲锋陷阵,可以凭力气煮盐卖盐,但当财富和规模急剧膨胀时呢?

钱镠的思绪如电光火石般飞转:

记账混乱(如赵洪的石板),如何精确核算成本利润?如何公平分配?

传递命令、记录信息,靠口口相传?极易出错,更易泄密!

不懂律法条文(哪怕是潜规则),如何在官商勾结的夹缝中游刃有余?

没有共同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仅靠利益和义气捆绑的队伍,能走多远?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军,初期势如破竹,最终却因内部倾轧、目光短浅而分崩离析?

财富的积累可以靠胆识和运气,但要将这份基业守住并发展壮大,没有文化的支撑,就如同沙上建塔,一个浪头打来就会轰然倒塌!

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突破口还得落在陈策身上。

钱镠立刻修书一封,言辞恳切,派赵辰当天就送往了杭州陈府。信中言明:自己深感兄弟伙皆目不识丁,恐难成大事,恳请义弟帮忙寻访两位通晓文墨、人品可靠又肯屈尊教导粗人的老夫子。束修(学费)丰厚,每月每人五贯钱!管吃住,安全无忧。

陈策接到信,颇感意外,随即又对这位“义兄”的远见深为叹服。他深知底层文盲的局限,立刻动用家族关系在杭州及周边县学、落魄文人中寻找合适人选。

几日后,两位老夫子被送到了海边基地。

一位姓张,年近六旬,面容清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儒衫,眼神里带着读书人的矜持和一丝难以掩饰的落魄。他曾是县学里的生徒,屡试不第,家道中落,为五斗米折腰而来。

另一位姓李,年纪稍轻,约莫五十出头,身形微胖,脸上总带着点愁苦,说话有些讷讷。他原本在乡间开蒙馆,因战乱流离失所,辗转来到杭州,靠给人代写书信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

当赵洪(王二狗)引着他们走进这片弥漫着海腥味和汗味、满是粗豪汉子的营地时,两位老夫子脸上的表情相当精彩。张夫子眉头紧锁,用袖子掩了掩鼻子,眼神中充满嫌弃和“斯文扫地”的悲愤。李夫子则显得局促不安,双手紧抓着破旧的包袱,看着那些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汉子,眼神里满是畏惧。

钱镠亲自出迎,态度极为恭敬:“张先生,李先生,舟车劳顿,辛苦二位了!赵某粗鄙,手下兄弟也都是些直肠子的好汉,往后孩子们的蒙学开智,就全仰仗二位先生了!” 他躬身一礼,姿态放得很低,同时示意赵洪奉上沉甸甸的、用红布包好的五贯钱(每人预付半月束修)。

看到那实实在在的铜钱,感受到钱镠的尊重,两位老夫子脸上的神色稍缓。张夫子轻咳一声:“赵郎君客气了,教书育人,乃吾辈本分。只是此地……”他环顾四周,欲言又止。

钱镠立刻道:“先生放心,我已令人整理出一间最干净通风的石屋作为学堂,笔墨纸砚稍后奉上。只是眼下条件简陋,纸张金贵,初期习字,恐怕只能委屈先生和学生们以沙盘、树枝代之了。”他指了指海滩上细腻的沙子。

张夫子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现实。李夫子则连连点头:“沙盘习字,古已有之,无妨,无妨。”

蒙学班正式开课了。地点就在营地后方一块背风的平坦沙地上。

第一天上课,场面堪称“壮观”又滑稽。五十多个从十七八到二十出头的精壮小伙,像一群被赶上架的鸭子,局促不安地盘腿坐在沙地上。他们穿着短褐,有的还沾着盐渍,粗大的手掌笨拙地捏着细小的树枝,紧张地看着站在前面、穿着长衫的两位夫子。赵玄(钱镠)也盘腿坐在第一排正中,神情肃穆。

张夫子清了清嗓子,拿起一根较粗的树枝,在平整的沙地上用力划下三个大字:天、地、人。

“此乃《千字文》开篇之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今日,我们先识‘天’、‘地’、‘人’三字!”张夫子的声音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腔调,努力想营造出学堂的庄严感。

“天!”他指着第一个字。

“天!”下面响起一片参差不齐、如同闷雷般的吼声,震得张夫子耳朵嗡响。

“地!”

“地!”又是一声吼。

“人!”

“人!”

声音倒是洪亮,但眼神里全是茫然。这些字在他们眼中,和赵洪石板上那些“鬼画符”似乎没什么区别。

张夫子耐着性子,讲解字形、字义:“‘天’者,在上,覆盖万物…‘地’者,在下,承载众生…‘人’者,立于天地之间,顶天立地……” 他引经据典,讲得口干舌燥。

底下的汉子们听得云里雾里。什么“覆载”,什么“众生”,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有人开始走神,偷偷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圈圈;有人忍不住挠痒痒;赵洪更是盯着那个“天”字,眉头拧成了疙瘩,仿佛在跟仇人对视。

钱镠(赵玄)看在眼里,知道这样不行。他站起身,走到张夫子身边,恭敬道:“先生,可否让学生试试?”

他拿起树枝,在“天”字旁边用力划下,然后指着天空:“兄弟们,看!这就是‘天’!我们头上这片蓝的、白的、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地方!记住这个字的模样!”

他又在“地”字旁边用力踩了踩脚下的沙滩:“这就是‘地’!我们站着的地方,长庄稼长草的地方!这个字,就像田地一样方方正正!”

最后,他指着自己,又指了指所有人:“这就是‘人’!你,我,他!我们所有人!这个字,就像一个人叉开腿站着!”

简单、粗暴、形象!汉子们恍然大悟,眼睛亮了起来。

“噢!天就是头顶那片!”

“地就是脚底下踩的!”

“人就是我们自己!”

“对!”钱镠大声道,“就这么记!先生教的是大道理,我们慢慢学。现在,先记住这三个字长啥样!来,跟我写!”他率先蹲下,用树枝在沙地上,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书写“天”、“地”、“人”。

有了这个“接地气”的解释和首领的带头,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汉子们纷纷埋头,在沙地上歪歪扭扭地划拉着。一时间,沙地上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天”、“地”、“人”。

张夫子在一旁看着,最初是无奈地摇头,觉得有辱斯文。但看着这些平日里只会舞刀弄棒、挥汗煮盐的粗汉,此刻却像懵懂孩童般,笨拙而认真地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那份专注和渴望,竟让他心头微微触动。李夫子则显得更宽容些,已经开始走下“讲台”,蹲在几个小伙子身边,耐心地纠正他们的笔画:“这一横要平……这一竖要直……”

钱镠的学习速度,则彻底震撼了两位夫子和所有兄弟。

他有着现代灵魂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繁体字虽然陌生,但字形结构与简体字有脉络可循。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自制力。

每天傍晚,无论白天是指导煮盐、训练护卫,还是规划销售累得筋疲力尽,他必定准时出现在沙地学堂,盘腿而坐,树枝为笔,沙地为纸,一丝不苟地跟着夫子学习。

《千字文》是蒙学经典,信息密度极高。夫子每天教十几个字,讲解字义,诵读文章。钱镠不仅学得飞快,还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让夫子都需思索的问题。

开课第二天,当张夫子刚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教完,准备复习时,钱镠(赵玄)站起身,在平整的沙地上,用树枝流畅地、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这十六个字!字迹虽然谈不上漂亮,但结构清晰,笔画分明!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沙地上那十六个工整的字迹,又看看一脸平静的赵玄(钱镠)。赵洪手里的树枝“啪嗒”掉在地上,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鸭蛋。赵荒(王石头)使劲揉了揉眼睛。连两位老夫子都惊呆了!

张夫子颤巍巍地指着沙地:“赵……赵郎君,你……你何时学会的?”

钱镠淡然一笑:“先生所教,学生回去后,便在住处沙盘上反复练习。不敢懈怠。”

“一天……一天识得并默写《千字文》开篇十六字?!”李夫子失声惊呼,“这……这简直是文曲星下凡!神童也不过如此啊!” 他们教书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神速的“学生”!看向钱镠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轻视、无奈,彻底变成了震惊与敬畏。

“玄哥!你是神仙吧!”赵洪终于喊了出来,满脸的崇拜。

钱镠摆摆手,正色道:“什么神仙!不过是用了心,下了苦功!兄弟们,识字没那么难!只要用心记,用力练!你们也能做到!从今天起,学得最快、字写得最好的前三名,月底多领一百文赏钱!前十名,多领五十文!”

物质奖励加上首领以身作则带来的震撼和激励,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学习热情!

“我要拿赏钱!”

“玄哥都能学会,我肯定行!”

“快教我写那个‘日’字!太阳那个!”

沙地学堂的气氛彻底变了。白天煮盐、训练时,汉子们嘴里都念念有词,互相考问刚学的字。休息时,沙滩上、礁石旁,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蹲在地上,用树枝认真地比划着。夜晚的篝火旁,少了些打闹喧哗,多了些借着火光在沙盘上习字的专注身影。

十几天下来,奇迹发生了。这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盐工,愣是将《千字文》前几百字认了个七七八八!虽然书写依旧歪歪扭扭,如同蚯蚓爬沙,提笔忘字更是常态,但至少,他们看着石板上的符号,能磕磕绊绊地读出“赵洪”、“盐”、“斤”、“钱”这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字眼了!赵洪那块“鬼画符”石板,也终于可以光荣“退休”,换上了一块稍微像样点的、由李夫子帮忙起了个头的记账木板。

两位老夫子的心态也经历了彻底的转变。从最初的嫌弃、被迫,到震惊于钱镠的天赋,再到被这群粗汉笨拙却无比认真的学习态度所感动。张夫子甚至开始主动调整教学方法,结合盐工们的生活经验讲解字义典故。李夫子则耐心地一遍遍纠正他们的笔画。看着沙地上那些越来越像样的字迹,两位落魄文人浑浊的眼中,竟也闪烁出一种久违的、名为“价值”的光芒。

钱镠站在盐囤旁,望着沙地上那群借着夕阳余晖,依旧在埋头苦“写”的身影,听着他们互相考问字词的笨拙声音,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知识的种子,在这片充满咸腥与汗水的土地上,艰难却顽强地破土而出,描绘着自己他宏图霸业最坚实的根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沙漏逆行岁月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生子当如孙仲谋诡异分解指南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择天记吞天圣帝无仙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大秦:新世纪诸界之深渊恶魔极品小农民重生之天生我才江山战图剑圣狂想曲灵轩心动茅山鬼道医路青云
经典收藏大楚小掌柜大唐皇太子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世子好凶红楼之挽天倾大唐暴吏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夫君有毒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闺秀之媚骨生香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来!给各朝上科技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龙飞凤儛我保驾厨神:从烧尾宴开始穿到古代,我成了一字并肩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亮剑小透明
最近更新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我在明朝修铁路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书虫眼中的历史穿越到古代当农民?拜师九叔降妖除魔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三国:美女收集者双生龙影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开局明末建基业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儒心弈世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爱修仙的大魔王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txt下载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最新章节 - 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