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吉林市的暑气还未消散,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却透着一股莫名的阴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接待室里,刘建军的声音带着哭腔,攥着民警的手不肯松开,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民警同志,我妈肯定出事了!她从来不会这样连个电话都不打就消失的!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穿着沾满机油的工装,显然是从工厂直接赶过来的,脸上的焦虑几乎要溢出来。
他口中的母亲刘桂兰,44岁,是个常年在保姆市场揽活的农村妇女。一周前,刘桂兰从之前的雇主家辞职,说要去保姆市场找个新活计,从此便杳无音信。手机关机,平时常去的几个熟人摊位也没人见过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负责接待的老刑警王强皱了皱眉,这种保姆失踪的案子,他每年都会碰到几起。吉林市周边农村贫困,不少中年妇女进城做保姆,东北经济不景气,保姆岗位本就紧张,很多人在市场里转上十天半月才能找到活。一旦找到雇主,往往拎着行李就跟着走,农村老家的亲人联系不上也很常见。
你妈身上带了多少钱?有贵重物品吗?王强拿出笔录本,笔尖悬在纸上。
就几百块零花钱,包吃包住用不上多少。刘建军抹了把脸,就一个金戒指,是我去年打工挣了钱买的,值不了几个钱。我妈长得挺胖,力气大,就是个普通农村妇女,要钱没钱要色没色,能出啥事儿啊?
王强安抚了小伙子几句,让他先回去等消息,心里却没太当回事。可他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三天后,第二起失踪报案接踵而至,这次失踪的是55岁的庞淑珍,昌邑区人,同样是个保姆。
这一回,王强的神经彻底绷紧了。44岁的刘桂兰或许还有被拐卖的可能,虽说年纪大了点,但身强力壮能干活,偏远地区说不定有人要。可55岁的庞淑珍呢?谁会费劲拐卖一个半老太太?
更让人心惊的是,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又有两起保姆失踪案报案。短短一个月,四名中年保姆接连消失,这绝不是巧合。市公安局当即成立专案组,组长由刑侦大队队长李建国担任,王强任副组长,一场全城排查就此展开。
专案组把四名失踪者的信息摆了一桌子,很快就发现了两个反常的共同点。第一,这四个人全是离异或丧偶,家里亲人不多,就算失踪了也不会立刻有人察觉;第二,她们都没在任何保姆中介登记过,都是在市场里私下找的活。
这就不对劲了。李建国指着名单,手指重重敲了敲桌面,正常雇主找保姆,哪怕多花点中介费也愿意走中介,图的就是知根知底,万一出点事能找到人。谁会专门找没登记的?还专挑离异丧偶的?
王强补充道:而且这四个人年纪都不小,最小的44,最大的55,人贩子肯定看不上,排除拐卖。仇杀?四人互不相识,没共同社交圈,也不可能。那就只剩一种可能——有人故意针对这类保姆下手。
线索的突破口最终出现在保姆市场。专案组民警带着四名失踪者的照片,挨个儿摊位打听,一个干了十几年的中介大姐终于说了句关键的话:这四个人我都有点印象,好像都是被一个瘸子领走的。
据中介大姐回忆,那瘸子看着五六十岁,穿得整整齐齐,拄着根拐杖,说话文质彬彬的,看着就像个有文化的人。每次来都带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是他妹妹,要找个年纪大的保姆照顾家里70岁的老人,月薪1200块,包吃包住。
我当时还劝过庞淑珍,让她走中介登记,大姐叹了口气,可她看那瘸子不像坏人,还带着妹妹,觉得稳当,就跟着走了。现在想想,那瘸子来的次数也太勤了,一个月来来回回得有十趟,说是之前找的保姆老人不满意,现在看来......
有了外貌特征,模拟画像很快画了出来。可吉林市这么大,一个瘸子的线索太模糊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走访第三名失踪者皮秀兰家人的民警传来了好消息。
皮秀兰的女儿张婷说,母亲失踪前一天,曾给她打过一个电话,说找到个好活,雇主是个姓张的瘸子,人挺正派,还开车送她回来拿忘带的身份证。母女俩在小区楼下见了面,聊了两三分钟就分开了,临走前母亲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雇主家的地址,说怕她担心。
我当时还觉得妈太小心了,张婷红着眼睛,把那张皱巴巴的纸条递给民警,没想到第二天就打不通电话了。我按着地址找过去,开门的就是那个姓张的瘸子,他说我妈嫌活累,当天就走了。我没看到妈的行李,就信了,找了几天没消息才报案。
纸条上的地址清晰写着:昌邑区松江路某小区3单元502室。户主:张淑红。
专案组所有人都兴奋起来,线索终于指向了具体目标。可谁也没想到,当他们深入调查张淑红的背景后,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困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