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默把那张传单复印件折好,塞进文件夹最里面。手指刚离开纸角,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一串陌生号码,后面括号里写着“校团委办公室”。
他愣了一下,顺手坐直了些,像是本能反应。
接通后那边传来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嗓门不大,但挺有劲:“是陈宇默吧?我是老周,学校这次‘青春之夜’文艺汇演的负责人。”
“哦哦,周老师您好!”陈宇默下意识换了语气,从刚才那种半瘫在椅子上的状态猛地提了口气,“您怎么找到我电话的?”
“你名字挂在校友成果展第一排,照片底下还写着‘目前活跃于短视频领域’。”对方笑了一声,“想找不到都难。”
陈宇默也笑了,挠了挠后脑勺,虽然对方看不见。
“其实我也没干出多大事儿,就是拍点段子混口饭吃。”
“可学生不这么看。”老周说,“前两天图书馆门口围着一堆人要签名的事,都传到教职工群里了。你说你是去还本书,结果被人当明星堵着合影,这事儿够荒诞的,但也说明你在大家心里不一样了。”
陈宇默没吭声,低头看了眼桌上的背包品牌提案,又想起白天那些递过来的饭卡、笔记本,还有个男生举着泡面桶让他签个“好运符”。
确实有点离谱。
但也不讨厌。
“所以呢,”老周继续道,“我们想请你上台表演一个节目。形式不限,时间五分钟以内就行。主题叫‘回声’,讲的是人在成长路上留下的声音——不管是笑声、骂声还是摔跤声,都能算。”
陈宇默眨了眨眼,“让我上去摔一跤也行?”
“你要真敢,观众肯定鼓掌。”
两人同时笑开。
笑完,陈宇默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
说实话,他没想过有一天会站回学校的舞台。大学四年,他连班级元旦晚会都没报过名,唯一一次露脸是在大二摄影课作业放映会上,被同学抓去配音,念了一段《新闻联播》风格的搞笑旁白,结果全班笑翻。
后来这事成了朋友调侃他的经典梗:“陈宇默,国家级朗读机器。”
现在倒好,当年那个躲在后排念台词的人,居然被官方邀请登台了。
“周老师,”他开口,“我不唱歌也不跳舞,能不能换个方式?比如……讲点东西?”
“当然能。”老周答得干脆,“我们就是要不一样的。你现在在外面做的内容,不就是用笑话讲真实吗?那就把你那一套搬回来,给学弟学妹们看看什么叫‘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句话戳中了他。
他忽然觉得,这事不只是露个脸那么简单。
他是可以随便吼两嗓子就下台,可如果真能让台下某个低着头的学生抬一下眼,哪怕只是一瞬间觉得“原来别人也这样”,那就值了。
“行。”他说,“我来。”
“太好了。”老周语气明显松快,“截止报名明天下午五点前,节目单要定下来。你先把大致方向发给我就行。”
“没问题。”
挂了电话,陈宇默没动,盯着天花板看了一会儿。
然后一把抓过笔记本和笔,翻开空白页,在顶部写下几个字:**我在大学没干成的十件事**。
下面第一条立刻冒出来:
1. 向暗恋对象借过三次伞,但从没敢约她喝过一杯奶茶。
他乐了,笔尖顿了顿,接着写:
2. 逃了十八节早自习,结果期末考前一天通宵复习,差点睡死在图书馆。
3. 报名主持人大赛初选,走到门口发现要穿正装,转身就跑了。
4. 想参加辩论队,面试时紧张到把‘逻辑闭环’说成‘螺蛳粉圆环’。
5. 给广播站投稿三次,每次都写‘匿名’,编辑以为是恶作剧删了。
越写越顺,嘴角一直挂着。
这些事单独拎出来都不算什么,甚至有点傻,可合在一起,好像就是他自己——不是后来镜头前那个总能接住梗的“陈哥”,而是曾经那个一边怂一边想往前走的普通学生。
他停下笔,想了想,又另起一页,开始规划表演节奏。
开头不能太正,得先炸场。比如上来就说:“听说今晚有很多人期待我唱歌?抱歉,我一开口,连AI都会关掉语音识别。”
中间穿插几个真实糗事,配上夸张表情和肢体动作,让观众笑归笑,也能听出点门道。
结尾呢?
他咬着笔帽琢磨半天,终于写下一句:
“你们现在觉得尴尬的事,将来可能就是别人羡慕的勇气。我没做成很多事,但我一直在试。而今天我能站在这儿,不是因为我成功了,是因为我没彻底放弃。”
写完,他自己念了一遍,点点头。
虽然还没排练,但他已经能想象现场效果了——前半段笑声不断,后半段安静下来,最后再来点掌声。
挺好。
他拿起手机,打开录音功能,试着模拟一遍开场白。
“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我是传媒学院09级毕业生陈宇默。”他清了清嗓子,故意压低声音,“很多人问我,是怎么从一个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利索的人,变成现在这个敢对着几百万人讲骚话的?”
说到这儿,他自己先没绷住,笑出声。
“不行不行,这话太装了。”
重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曾经在食堂撞见过、但没认出来的那个人。”
也不对。
他又试了几版,直到一条既不端着也不过分耍宝的版本出来,才满意地存进备忘录。
正准备合上本子,手机又震了一下。
微信弹出条消息,是助理发来的:
“哥,心理健康项目的会议纪要整理好了,你有空看一眼吗?他们希望你能参与脚本修改。”
陈宇默扫了眼内容,回复了个“收到”。
然后把两件事并列记在日程本上:
明天上午九点——心理健康项目视频会
下周三晚七点——校园演出初排(暂定)
做完这些,他伸了个懒腰,起身走到窗边。
园区静得很,只有远处教学楼还亮着几盏灯。他知道那里一定还有人在熬夜赶作业、改ppt、或者像他当年一样,蹲在走廊插座边给手机充电。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桌前,把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重新看了一遍标题。
《我在大学没干成的十件事》
突然觉得,有些事没做成,或许就是为了等现在这一刻。
他拿起笔,在页脚补了一行小字:
“有些机会,迟一点也没关系。”
然后合上本子,吹灭台灯。
黑暗落下的瞬间,他听见自己轻声说了句:
“这次,别再临阵脱逃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