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还亮着,陈宇默坐在电动车上,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拉开拉链看了一眼,屏幕亮起,那条消息还在:想活命就别再发声明。
他盯着这八个字看了三秒,手指在屏幕上划掉,锁了屏,然后打开通讯录,找到夏初冉的名字,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喂?”
“马上叫上何晴、王均、周荣怀,来工作室。”他的声音很平,没有起伏,“我等你们。”
“出什么事了?”
“有人威胁我。”他说完就挂了电话,把手机塞回包里,重新发动车子。
绿灯亮了。
他骑过十字路口,拐进学校后门的小路。天已经全黑了,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照在水泥地上,影子被拉得很长。他没再停,一直骑到工作室楼下,抬手看了眼时间,六点四十三分。
钥匙插进锁孔的时候,身后传来脚步声。
是夏初冉,穿着灰色外套,头发扎成马尾,手里拎着一个文件袋。她走得急,额角有点汗。
“我给其他人发了定位。”她说。
“嗯。”他开门,先进去,按下墙上的开关。
灯光亮起,房间不大,一张长桌靠墙摆着,几台电脑连着主机,墙上贴着几张活动流程图和排期表。最里面是个小隔间,放着沙发和茶几,平时开会用。
不到十分钟,人都到齐了。
何晴进门时还在低头看手机,眉头皱着。王均背着双肩包,进来后直接走到角落的工位坐下,开机。周荣怀最后一个到,手里提着两杯奶茶,放下其中一杯:“给你,冰的,少糖。”
陈宇默没动那杯奶茶。
他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开,放在桌上。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今天下午,有人发了一段视频,说我后台发飙。”他开口,“衣服是我的,背影也像我,但那不是我,话也不是我说的。”
没人说话。
“这不是第一次了。”他继续说,“私生活混乱、耍大牌、欺负工作人员……这些事我都没做过。但我现在知道,解释没用。越解释,越像在辩解。”
何晴抬头:“可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再这样下去,连校园演出都会取消。”
“所以我不打算解释。”他翻到下一页,上面是一张表格,“左边是我被说做过的事,右边是我实际做了什么。我已经列好了,每一项都有记录可以查证。”
夏初冉凑近看了看:“你什么时候开始整理这个的?”
“昨晚。”
王均从电脑前转过身:“你能拿到原始行程数据吗?比如录音棚的出入记录、活动签到表?”
“能。”陈宇默点头,“但我一个人不行。我需要你们一起做。”
周荣怀靠在沙发上:“你想怎么搞?”
“第一步,找证据。”他说,“我不是要他们道歉,我要让他们知道,造谣是要付出代价的。”
何晴咬了下嘴唇:“可我们现在一动,就会被盯上。网上那些人巴不得我们回应。”
“那就让他们盯。”陈宇默看着她,“但他们盯不到真实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条别人推不倒的事实链。”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夏初冉突然开口:“我可以负责对外信息梳理。把所有攻击点归类,标记发布时间、账号特征、转发路径。王均帮忙做数据分析,看看有没有集中操作的痕迹。”
王均点头:“我能搭个加密共享平台,只有我们几个人能进。所有资料上传前都加密,避免泄露。”
“好。”陈宇默记下,“舆情监控交给你们两个。”
“那我呢?”周荣怀问。
“你认识的人多。”陈宇默看向他,“帮我联系几个活动主办方的负责人,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当天的现场记录,比如监控、签到名单、工作群聊天截图。只要是能证明我没出现在所谓‘发飙现场’的材料,都要。”
周荣怀点头:“这事我能办。”
“还有。”陈宇默翻开新的一页,“我会联系几个信得过的朋友,让他们帮我调取私人行程的佐证。比如某天晚上我在哪里,谁见过我,有没有消费记录、交通凭证。”
夏初冉问:“你不担心他们被牵连?”
“我已经被人威胁了。”他抬起眼,“如果沉默就能保平安,那我现在早就闭嘴了。可他们不会停。只会觉得我怕了。”
这句话落下,屋里没人再提出异议。
何晴深吸一口气:“之前我说冷处理,是觉得热度会过去。但现在看,这不是热度,是有人在系统性地抹黑你。我们不能再等了。”
王均站起身:“我先去设系统,两个小时能跑通测试版。”
“我去翻之前的发布记录。”夏初冉坐到另一台电脑前,“先把所有负面内容的时间线理出来。”
周荣怀掏出手机:“我现在就打电话。”
陈宇默没动。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四个字:证据说话。
笔尖顿了顿,又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回应任何质疑。”他说,“也不发声明,不接受采访。我们只做一件事——收集事实,直到足够多,多到没人能否认。”
夏初冉抬头:“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布?”
“等我们准备好了。”他说,“不是为了让他们相信我,是为了让那些造谣的人明白,他们做的事,会被记住,会被追责。”
王均敲着键盘:“我加了个权限验证,每次登录都要动态码。另外,所有操作留痕,谁看了什么,改了什么,系统都会记下来。”
“很好。”陈宇默走过去看了看界面,“文件分类按事件类型走,别按时间。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证据放在一起,方便后期整合。”
“明白。”
周荣怀打完一通电话,挂掉:“第一个负责人答应提供当天的工作群记录,但要我保证不外传。”
“你告诉他,我们只用来核实事实,不会公开任何人隐私。”
“我已经说了。”
何晴忽然出声:“我发现一个问题。今天早上那个‘发飙视频’,最早是从一个新注册的小号发的,十分钟内被二十多个相似账号转发,评论区清一色骂你。”
夏初冉凑过去:“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三天前,Ip地址分散,但设备型号一致,都是安卓模拟器。”
“水军。”王均头也不抬,“典型的批量操作。”
“把这些账号标记出来。”陈宇默说,“列入重点监控名单。他们每发一次帖,我们就记一次。不用怼,不用回,只记录。”
“还要做黑名单吗?”何晴问。
“要做。”他说,“凡是三次以上发布不实信息的,全部拉黑,截图存档。将来有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窗外的光彻底暗了下来,街上行人少了,楼道里的声控灯偶尔亮起。工作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低声交谈。
九点十七分,王均站起来:“系统跑通了。测试账号已生成,你们可以注册登录。”
陈宇默打开手机,扫码进入。
界面简洁,左侧是分类栏:行程争议、言论伪造、形象抹黑、合作中断。右侧是上传入口和搜索框。
他点了“行程争议”,新建文件夹,命名为“三月十五日后台冲突事件”。
然后上传了自己的行程表截图、录音棚打卡记录、工作室出入登记照片。
一共七份材料。
点击保存。
页面弹出提示:资料已加密存储,访问需二次验证。
他退出账号,看向其他人。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每天至少更新一次。发现新线索,立刻上传。不要在普通社交软件讨论,只在系统里沟通。”
大家都点头。
夏初冉合上笔记本:“我今晚回去把最近一个月的舆论事件全理一遍,明天上午提交分类报告。”
“我联系剩下的三个主办方。”周荣怀说,“争取两天内拿到全部现场资料。”
“我会继续补充我的个人行程证明。”陈宇默说,“另外,我打算找学校保卫科调一下那天的校门监控。我进出的时间都能对上。”
何晴突然说:“如果我们真把证据做全了,下一步是什么?”
“开发布会。”他说,“不是求他们信我,是让他们看到,我有底气站在这里。”
“可媒体还会断章取义。”
“所以我们不给他们断章取义的机会。”他看着她,“一次性放出全部材料,附带时间线、证据链、第三方佐证。谁想黑我,就得先推翻这一整套东西。”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
夏初冉轻声说:“这会得罪人。”
“我知道。”他说,“但我不想再被人指着鼻子说‘你就是这样的人’。我想让事实决定我是谁。”
王均关掉电脑:“我明天加个自动备份功能,防止数据被删。”
“辛苦。”陈宇默说。
周荣怀站起身:“我去买点夜宵,你们吃不吃?”
没人拒绝。
他出门后,何晴小声问:“你说的那个朋友……真能帮你拿到私人行程的证明?”
“能。”他说,“只要他愿意作证。”
“万一他不想卷进来?”
“那就算了。”他低头收拾桌上的纸,“我不强求任何人。但我自己,必须做下去。”
夏初冉看着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硬了?”
他停下动作:“不是变硬了。是明白了,有些事,你不扛,没人替你扛。”
门被推开,周荣怀提着塑料袋回来,热气从里面冒出来。
“包子,豆浆,还有茶叶蛋。”他把袋子放在桌上,“趁热吃。”
没人急着动手。
陈宇默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证据说话”下面写了新的四个字:
行动开始。
他放下笔,转身拿了一个包子,咬了一口。
外面的路灯忽然闪了一下。
屋里的灯稳定地亮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