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定新店经营策,放权甩手谋新篇
下午的阳光斜斜洒在潘家园的巷口,贺礼骑着自行车刚到“雅藏阁”门口,目光就不由自主地飘向对面的“天雅古玩”。
他锁好自行车,没先进“雅藏阁”,反倒走到对面,掏出钥匙打开卷帘门。铁门升起的声响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扬起的灰尘被阳光照得无所遁形。贺礼走进空荡的店堂,踩着满地灰尘来回踱步,脑子里飞速盘算着新店的经营方向——这可是自己拓展古玩生意的关键一步,不能马虎。
最开始,他心里有两个明确的方向。一个是“分类经营”:让“雅藏阁”继续主营瓷器、玉器这类硬通货,把新店改成专门的字画馆,从装裱到售卖一条龙,这样既能细分客户群体,又能避免两个店互相抢生意;另一个是“分价经营”:“雅藏阁”主打高档精品,比如之前收的黄花梨家具、红山玉器,面向懂行的老主顾和收藏者,新店则卖民国民用瓷、普通字画这类大众货,走平价走量的路子,吸引新手和游客。
贺礼在店里转了两圈,手指轻轻划过蒙尘的柜台,总觉得这两个方向还差了点意思。分类经营太常规,潘家园里不少店家都是这么干的;分价经营又容易让新店显得“低端”,拉低整体档次。他掏出烟,点燃一支,靠在门框上慢慢抽着,目光扫过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心里琢磨着:能不能跳出“互补”的思路,换个玩法?
“贺哥,您来啦!”王芳从“雅藏阁”走过来,手里还拿着账本,“刚才有个老主顾来问,说想看看上次收的那对青花瓶,我让他明天再来了。”
贺礼掐灭烟头,笑着点头:“行,对了,你跟店里的伙计们聊聊,要是让你们给新店定方向,你们觉得怎么弄好?”他把自己的两个想法说了,又补充道,“不用拘束,想到啥说啥。”
王芳愣了一下,随即认真思考起来:“分类和分价都挺好,但我总觉得……要是两个店能各自干起来,说不定更有劲儿。”她顿了顿,接着说,“您看啊,咱们现在有两个店,要是完全割离,各有各的货源、各有各的定价,甚至能互相‘比着干’,伙计们也能更上心。而且客人来潘家园,要是在咱们一个店没挑着,说不定会去另一个店看看,反而能留住客,还能形成良性竞争,比咱们自己跟自己互补强。”
“完全割离?良性竞争?”贺礼眼睛瞬间亮了——这正是他刚才隐隐觉得欠缺的东西!自己之前总想着“互补”,却忘了“竞争”能带来的活力。两个店独立经营,各有各的特色,既能避免内部消耗,又能互相刺激,把生意做得更活。
他立刻召集店里的三个伙计,把这个想法抛出来。没想到伙计们都很赞同,负责看管库房的老周说:“贺哥,这主意好!我之前在别的古玩店干过,一家店太安逸,伙计们容易懈怠,要是有两个店比着,咱们肯定更有干劲,还能琢磨着找更好的货源!”另一个年轻伙计也附和:“对!到时候咱们一个店搞‘老物件专场’,一个店搞‘新收精品展’,客人来了有的选,咱们生意也能更火!”
越聊思路越清晰,贺礼当场拍板:“就按这个来!两个店完全割离,各自独立核算,货源分开找,活动分开搞,咱们内部形成良性竞争,谁干得好,年底奖金加倍!”
决定一敲定,店里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伙计们都开始琢磨着怎么给新店找特色。贺礼看着大家的劲头,心里也踏实了——经营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装修和筹备货源。他掏出传呼机,给赵卫东发了条信息:“速派靠谱的装修队去潘家园‘天雅古玩’,按‘古朴雅致’的风格装,用料扎实点,越快越好。”
没过十分钟,赵卫东就回了信息:“已安排,明天一早装修队就到,贺哥放心,保证装得让你满意。”
贺礼收起传呼机,对着王芳和伙计们说:“装修的事我让卫东安排了,接下来新店的货源,就拜托大家多上心,有好东西随时跟我说。日常的装修监工和店里的生意,就辛苦王芳多盯着,我当甩手掌柜就行。”
王芳笑着点头:“贺哥您放心,保证没问题!”伙计们也纷纷应和,都想着能在新店干出点成绩。
交代完事情,贺礼又去新店转了一圈,看着空荡荡的店堂,想象着装修后的样子——古朴的木质展柜,墙上挂着字画,柜台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古玩,伙计们热情地跟客人介绍,两个店互相比着搞活动,生意红红火火……越想心里越有劲儿。
夕阳西下,潘家园的市场渐渐热闹起来,巷子里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贺礼锁好新店的门,走进“雅藏阁”,看着店里熟悉的陈设和忙碌的伙计,心里格外踏实。他端起王芳泡好的茶,喝了一口,目光又飘向对面的新店——属于自己的古玩版图,终于又扩大了一步。
接下来,他只需要等着装修完工,再慢慢筛选新店的货源,至于日常经营,有王芳和伙计们在,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对了,招人也得抓紧了。贺礼伸了个懒腰,心里盘算着:明天该去买了,驾照都送来了,提包现金砸她脸上,让他们狗眼看人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收古董成为大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