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四合院的窗台,院门口就传来邮递员的吆喝声:“贺礼,录取通知书——”
贺礼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趿着鞋就往外冲。接过那封印着“燕京大学”校徽的信封时,他的手都有些发颤——上辈子他只远远逛过燕园,这辈子终于能以学子的身份走进去,这份激动,比淘到鸡缸杯、钧瓷时还要强烈。
“爸!妈!我考上燕大了!”他举着通知书冲进屋,正在做饭的贺母手里的锅铲“哐当”掉在地上,贺父也赶紧放下手里的报纸,凑过来抢过通知书,反复确认上面的名字,眼眶都红了:“好!好!我儿子有出息了!今天必须下馆子,好好庆祝庆祝!”
贺母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去胡同口的国营饭店吧,点你爱吃的红烧肉,再炒两个菜。”
贺礼却摆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妈,咱不去国营饭店,去全聚德吃烤鸭!”
“全聚德?”贺父贺母都愣了——全聚德在京城是响当当的字号,一只烤鸭要十几块,抵得上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他们这辈子都没敢想过要去那儿吃饭。
贺母犹豫着说:“那地方太贵了,要不……还是算了吧?”
贺礼把钱塞进母亲手里,语气笃定:“不贵!我现在能赚钱了,就想让您俩尝尝最好的烤鸭。再说,儿子考上燕大,这么大的喜事,就得好好庆祝!”
贺父看儿子态度坚决,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钱,咬牙点头:“成!听儿子的,去全聚德!”
一家三口揣着钱,坐公交直奔全聚德。刚进门,浓郁的烤鸭香味就扑面而来,穿着白大褂的服务员迎上来,笑着问:“三位里面请,要几只烤鸭?”
贺礼直接开口:“要两套烤鸭,再配四个小菜。”
“两套?”贺父贺母都惊呆了——一套烤鸭足够三个人吃,两套根本吃不完。服务员也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应道:“好嘞,您稍等,烤鸭马上就好。”
贺礼笑着给爸妈解释:“咱不光吃现烤的,剩下的还能打包带回家,晚上热了接着吃。”说着,他掏出钱付了款,动作干脆利落,看得贺父贺母心里又骄傲又踏实——儿子是真的长大了,能撑起家了。
不一会儿,烤鸭就端了上来。金黄酥脆的鸭皮蘸着白糖,入口即化;鲜嫩的鸭肉卷着薄饼,就着葱丝、甜面酱,一口下去满是香味。贺父贺母吃得眉开眼笑,贺礼也边吃边感慨——八十年代的全聚德,用的都是散养的填鸭,烤出来的鸭子皮脆肉嫩,没有后世的工业味,这味道,真是后世比不了的。
吃完饭,一家三口拎着打包的烤鸭,慢悠悠地往家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贺父一路都在跟街坊打招呼,语气里满是自豪:“我儿子考上燕大了,今天刚去全聚德吃的烤鸭!”
回到四合院,贺礼把打包的烤鸭交给母亲,自己则走进西厢房,关上门,开始盘点自己的家当。他打开樟木柜,里面整齐地摆着锦盒——二进四合院是他的根基,二十五件精品古玩字画是他的底气,其中那对鸡缸杯、宋代钧瓷瓶,还有潘家园淘来的夹层古画,到后世每一件都能卖到上千万,甚至有几件能冲破上亿大关。
他又拿出钱袋,数了数里面的现金,还有五千多块。看着眼前的宝贝和现金,贺礼忍不住笑了——从一开始拉着板车收破烂,到现在有院子、有宝贝、有存款,还考上了燕大,这短短几个月的日子,比上辈子几十年都过得充实。
“离‘躺平’又近了一步。”贺礼靠在椅子上,心里满是满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等开学后,他既能在燕园里读书,又能继续淘宝贝,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窗外的晚霞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锦盒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就像他光明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收古董成为大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