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则驻扎着一个坦克团和一个装甲步兵团,堵住鬼子第914师团北上的路,如同一把铁锁,牢牢扼守着南方的要道。
这些部队,不仅彻底巩固了这边新根据地的安全,更像一把巨大的钳子,深深楔入了平原,将八路军的活动区域和影响力向外推出了上百公里。
广阔的农村地区被迅速整合,兵源得以补充,根据地的根基变得更加稳固。
就这短短几天时间,根据地周边区域可谓是天翻地覆,大变了样。
老百姓再也不用看那刺眼的鬼子膏药旗。
其实老百姓一开始可吓得不轻,大军打进城的动静,吓得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躲在屋里透过门缝窗缝紧张地向外张望。
毕竟兵荒马乱的年月,当兵的来了,多半没啥好事。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支军队和以前见过的任何队伍都完全不一样!
首先是军容,那叫一个整齐精神!
士兵们个个穿着统一的军装,身体强壮,装备更是精良得吓人。
锃亮的钢盔、乌黑油亮的冲锋枪、轻机枪,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威风凛凛的坦克和装甲车,这些东西他们以前只在鬼子和少数中央军嫡系那里见过,但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比。
更重要的是纪律!这支军队进城后,既不抢东西,也不闯民宅,就在划定的区域休息。
有士兵到老乡家井边打水,都会客客气气地先问一声,用了柴火也按市价给钱,买卖绝对公平。
对老百姓更是秋毫无犯,看到老人孩子还会主动让路。这可把乡亲们给看傻眼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还在后头。
大军刚稳住局面,后面就跟进来大量穿着灰布军装、臂章上写着“八路”的工作队。这些人一进城,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忙活开了。
他们在城门口、十字街口贴安民告示,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宣传抗战:“老乡们!不要怕!我们是八路军!鬼子被我们打跑了!大家可以跟我们一起撤到农村!”
他们迅速组织群众,把刚运来的粮食一袋袋搬出来,当场就开始放粮!
“乡亲们!都来领粮食啦!这是咱们王泽老板给的救济粮!到农村以后,王老板会继续提供粮食,只要你们肯干活,人人有份,大家一起共度难关!”
看到这实实在在的粮食发到手里,不少饱经战乱、饥困交加的老百姓激动得直抹眼泪,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年头,只要有吃的,叫他们到哪儿去都行。
更让人心潮澎湃的是,八路军干部们开始在青壮年里选拔人手,组织民兵训练!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光靠队伍打仗不行,咱们自己也得拿起枪,保卫咱们的家乡,保卫咱们的粮食!不能让鬼子再打回来!”
一个八路军连长站在打谷场上,对着聚拢过来的青年们喊道。
很快,就有不少小伙子踊跃报名,拿着刚下发的三八大盖,像模像样地跟着八路军战士学习瞄准、刺杀。
这一切,都被街角的一个开杂货铺的王老汉看在眼里。
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清兵、军阀、中央军、鬼子、伪军,就没见过这样的队伍。
他看着街上驶过的、油漆锃亮威风凛凛的装甲车,忍不住喃喃自语:“老天爷……这…这是哪路天兵天将下凡了啊?”
正好一个八路军工作队的小战士,姓刘,看起来机灵又热情,正在街边给围观的百姓讲解政策。
他听到王老汉的话,立刻笑着转过身,声音清脆地大声解释:
“老乡!这不是天兵天将,这是咱们自己人的队伍!那是王泽老板的护卫队!厉害吧?他们和咱们是一伙的,是专门打鬼子的!”
“以后啊,有护卫队和咱们八路军在,鬼子再也不敢来欺负咱们了!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娘也凑过来,又惊又喜地问:“小同志,你说的是真的?那…那王泽老板是啥大人物?这粮食…真就一直发下去?”
小刘战士耐心地回答:“大娘,放心吧!王老板是咱汉国人的大英雄!粮食肯定会发的,但咱们也不能光等着发,还得自己动手,生产自救!”
“等以后打跑了鬼子,咱们还要分田地,建学校,让娃娃们都读书!”
另一个商户老板则更关心生意:“老总…哦不,同志,那…那以后这税…”
“老乡,咱们的政策是公平纳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绝对不像鬼子汉奸那样横征暴敛!具体章程,很快工作队会给大家讲清楚的!”
街头上,这样的对话随处可见。
老百姓们从最初的恐惧、怀疑,慢慢转变为好奇、惊喜,最后是发自内心的拥护,大都跟着撤往根据地,毕竟鬼子的凶残,大家都深有体会。
这边的新根据地,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到处都在谈论着“护卫队”、“八路军”和“王泽老板”。
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开始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而此刻周边的鬼子,只能龟缩在城市及主要铁路沿线据点内,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农村区域脱离控制,昔日“赫赫武功”荡然无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
在新根据地指挥部,王泽、陈大山听着各方面的汇报,心情大好。
“老板,初步统计,这几天咱们一共歼灭鬼子约七千二百人,俘虏458人,伪军反正、被俘约两千五百人,撤出群众几十上百万人,咱们的损失微乎其微。”
陈大山拿着报告念道。
“好!”王泽看着地图上连成一片的控制区,点了点头。
“回头你告诉林振生和周卫国,这只是开始,屁股还没坐稳呢。让他们立刻依托现有的主要交通要道,给我构建纵深的防御工事!”
他顿了顿,专门强调:“特别是根据地建设,咱们一刻也不能等,鬼子不会给我们时间的!”
“明白。”陈大山立刻记下,补充道,“这事儿光靠我们的工程队不行,工程量太大。我回头就去找地方上的同志,发动群众,以工代赈!”
“正好现在根据地有十个县的人口,给老乡们找点正经事做,既能巩固防御,也能让大家挣点钱养家糊口,一举两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战:我的系统太大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