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翠微宫含风殿的烛火,已在暮色里摇摇晃晃了整三日。
李世民躺在床上,厚重的锦被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喉头的腥甜一阵阵涌上来,又被他强咽回去。殿外的蝉鸣聒噪得很,像极了年轻时征战沙场的鼓点,可他如今连抬手拭汗的力气都快没了。
“陛下,该进药了。”长孙无忌的声音带着颤音,花白的胡须垂在药碗边沿,微微发抖。
李世民眨了眨眼,浑浊的视线勉强聚焦在这位老臣身上。记得当年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还只是个眉目锐利的青年,如今竟也老成这般模样。他想笑,嘴角却只扯出一道枯槁的纹路:“罢了……朕的身子,自己清楚。”
药碗被搁在床头,苦涩的气味弥漫开来。他偏过头,望向窗外——那棵他亲手栽种的石榴树,此刻正结着饱满的果实,火红一片,像极了洛阳城头的落日。
李世民闭目养神,脑海中回忆着自己的这一生.....
十八岁随父起兵,从太原一路打到长安,血水里滚过,尸堆里爬过;二十四岁定洛阳,擒窦建德,败王世充,天下英雄莫敢争锋。二十九岁登基,内修政理,外击四夷,让突厥可汗跪迎于长安城下,让吐蕃赞普遣使求亲,让丝绸之路驼铃声声,直达西海……
他亲手将一个四分五裂的乱世,揉成了四海升平的大唐。长安的朱雀大街上,能看到波斯的商人、天竺的僧侣、高句丽的使者,他们操着各异的语言,却都朝着皇宫的方向躬身行礼。那时候的大唐,是天朝上国,是万邦来朝的中心。
可是……他也有遗憾……
他想起李建成和李元吉倒在血泊里的模样,想起父亲李渊退位后紧闭的宫门,那是他午夜梦回总也挥不去的刺。他想起废黜李承乾时,那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父皇!儿臣只是想留在您身边!” 想起晚年好大喜功,亲征高句丽损兵折将,多少白骨埋在辽东的冻土下……
“若有来生……”他喃喃自语,指尖在被单上轻轻划过,像是在描摹一张看不见的舆图,“朕定要做得更好。少些杀戮,多些仁厚;护得住家国,也留得住亲情……”
烛火“噼啪”一声爆了个灯花,映得他脸上最后一丝血色褪尽。意识沉入黑暗的前一瞬,他仿佛又看到了长安的繁华,听到了百姓们山呼“万岁”的声音,只是那声音越来越远,最终被一片死寂吞没……
崇宁五年(1106年),夏日的沧州府,暑气蒸腾得像要把地面烤出火来。沧州柴府书房里,却透着一股沁人的凉意。
6岁的柴承乾盘腿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一卷《资治通鉴》,眼神却没落在书页上,而是望着墙上那张巨大的舆图出神。
6年前,李世民在一阵啼哭中醒来,他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作为帝王的心智还是让他们迅速冷静了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世民慢慢发现开始熟悉了现在的情况。
这里是宋国,是距距离大唐贞观三百多年的后世。一个靠着兵变立国,又靠着“崇文抑武”维持了百年安稳的王朝。自己这一世的身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沧州富豪柴进的独子。最初的震惊过后,便是深入骨髓的寒意
可安稳之下,是溃烂的根。他的目光扫过舆图上被标注为“辽”的区域,那里本该是大唐的营州、幽州,是他当年派李靖北击突厥的疆场。
可如今,燕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了去,大宋的皇帝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却连收复故土的勇气都没有,反而年年送岁币,美其名曰“澶渊之盟”。
再往西北看,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虎视眈眈,阻断了丝绸之路;西南的大理虽称臣,却形同割据;更南边,交趾早已脱离版图,成了外国人的地盘……这张舆图,比他记忆里的大唐疆域,缩水了何止一半?
“朕当年打下的天下,如今已经沦落至此……”他低声呢喃,想到我堂堂中原大地,炎黄子孙,居然要受到外族欺辱,以至于要靠着上贡来换取和平,柴承乾双拳紧握,小手攥得发白。
虽然此时的柴承乾只有6岁,但是他带着两世的记忆和知识储备,眼下的大宋,君昏臣奸,朝堂上党争不休,民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早已是怨声载道——这样的局势,和当年自己所在的隋朝末年,也相差不大。
“或许,这就是上天给我的补偿,这就是我的机会.....”
他抬眼望向窗外,柴府的庭院里,几个庄客正在晾晒刚收的粮食,廊下还坐着几个佩刀带剑的汉子,看打扮便是江湖人。这便是柴家,后周皇族的余脉。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柴家的天下,却也给了柴家“丹书铁券”,许了“永保富贵,不涉刑狱”的承诺。
只是这承诺,在强权面前不堪一击。前年蔡京女婿来大名府上任,不过是借口“驯养私兵”,便勒索了柴家一万贯钱财。
父亲柴进虽是出了名的豪爽,广交天下义士,江湖人都说“小旋风柴进,仗义疏财”,可在真正的权贵面前,所谓的“皇族后裔”,不过是任人拿捏的肥肉。
“丹书铁券?”柴承乾冷笑一声,指尖重重戳在舆图上的幽州位置,“乱世之中,能保得住家国的,从来不是一张铁板,而是刀和枪,是能战的兵,是能守的土!”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稚嫩的脸上,却映出与年龄不符的锐利。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这一世,他不再是那个坐拥万里江山的唐太宗,只是柴家的一个孩童。但他有两世的记忆,有识人用人的眼光,有运筹帷幄的谋略。
他要让这缩水的舆图,重新回到该有的模样。要让那些丢失的疆土,重新插上汉家的旗帜。要让这天下的百姓,再不必受异族的欺凌。
“等着吧……”他对着舆图,像是在对三百年前的自己立誓,“这一世,朕一定会做得更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李世民重生水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