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林阁的书架上,悄然多出了许多厚重的典籍。慕容雪的生活,也悄然改变了节奏。
每日清晨,她不再仅仅临帖习字,而是让挽云找来近期的邸报抄本——这是司马锐默许的。她仔细阅读那些枯燥的政令、边关军报、各地奏疏,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行脉络,以及龙椅上那个男人每日需要面对的风波。
她开始留意宫中的人事。通过挽云有意无意的提点,以及自己细致的观察,她逐渐摸清了一些脉络: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端庄贤淑却体弱多病,虽执掌凤印,实则更多是象征;李昭仪因父亲李崇倒台而失宠,被迁居冷宫;新近得宠的是一位姓周的美人,父亲是清流文官领袖……
这日午后,慕容雪正在翻阅《盐铁论》,赵内侍前来传话:“陛下请姑娘至南书房。”
南书房内,司马锐正与几位重臣议事。慕容雪被引至屏风后的一处小隔间,这里既能隐约听到前殿的议论,又不会被察觉。
“黄河水患,河南道请求拨银百万两赈灾,然国库空虚,各位爱卿有何良策?”司马锐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几位大臣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加征商税,有的建议削减边军开支,有的则认为应严查贪墨以充国库。争论渐趋激烈。
慕容雪屏息静听。她听到户部尚书哭穷,听到兵部侍郎强调边防重要,也听到司马锐偶尔一针见血的提问,将争论引向更深层的问题:为何连年治水,水患却愈演愈烈?边军粮饷是否真的都用在了刀刃上?
这场议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慕容雪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治理一个帝国的艰难,也看到了司马锐在群臣面前展现出的另一种面貌——不是杀伐决断的帝王,而是一个需要在各种利益和矛盾中权衡、寻找最优解的决策者。
大臣们退下后,司马锐绕过屏风,见慕容雪正对着一卷《河防通议》出神。
“听了半晌,有何感想?”他问道,随手拿起她面前的书卷翻了翻。
慕容雪回过神,斟酌片刻,谨慎答道:“治水如治国,堵不如疏,然疏浚河道,需耗巨资,动民力,非一时之功。犹如朝堂积弊,非一剂猛药可解。”
司马锐挑眉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意外她能说出这番见解。“接着说。”
“妾身愚见,”慕容雪鼓起勇气,“方才诸位大人所议,皆是从朝廷角度开源节流。或许……也可问问受灾百姓,他们最需要什么?地方官吏在治水中是否有失职之处?若能理清责任,惩处贪墨无能之辈,或许比单纯加税更能凝聚民心,也更见成效。”
这是她从草原部族管理中学到的道理:首领若不能体察族民疾苦,只顾索取,终将失去人心。
司马锐沉默片刻,将书卷放回案上:“民心……说得容易。可知这‘问百姓’三字,实行起来,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陛下不怕触动利益,”慕容雪抬头看他,目光清亮,“陛下怕的是触动利益后,引发的动荡无法掌控。”
司马锐眸色转深,凝视着她,忽然道:“三日后,朕要微服出宫,巡视京畿灾民安置情况。你可愿同往?”
慕容雪心头一震。微服出宫?与他同行?这绝非简单的巡视,更像是一次考验,一次将她带入他真实世界的尝试。
“妾身……遵旨。”她没有犹豫。
司马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处理政务去了。
慕容雪退出南书房,心潮起伏。他让她听政,问她见解,现在又要带她出宫……他正在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将她拉扯进他的世界,逼迫她快速成长。
三日后,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驶出皇宫侧门。车内,司马锐换上了一袭青衫,作寻常富家公子打扮,敛去了帝王威仪,却更显身姿挺拔,气质清贵。慕容雪则穿着藕荷色的棉布裙衫,如同随行的家眷。
马车驶过繁华的街市,叫卖声、议论声扑面而来。慕容雪贪婪地看着车窗外鲜活的人间烟火,这是她入宫以来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然而,越是靠近城郊灾民聚集地,景象越是凄凉。临时搭建的窝棚密密麻麻,衣衫褴褛的百姓面有菜色,空气中弥漫着污浊的气味。
司马锐的眉头紧紧蹙起。他并未亮明身份,只是带着慕容雪和几个扮作随从的侍卫,深入灾民之中,仔细询问他们的饮食、居所、病情,听取他们对官府安置措施的怨言和建议。
慕容雪跟在他身后,看着他耐心地倾听一个老妇人哭诉,看着他不顾污秽查看发放的粥粮,看着他因发现粥棚小吏克扣口粮而瞬间冷厉的眼神……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真切地为子民忧心的统治者。
回程的路上,马车内气氛凝重。
“看到了?”司马锐打破沉默,声音有些沙哑,“这就是朕的江山,一面是朱门酒肉臭,一面是路有冻死骨。”
慕容雪看着他疲惫的侧脸,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她看到了他的不易,也看到了他冷酷表象下,或许存在的、想要励精图治的另一面。
“陛下……”她轻声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司马锐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她:“慕容雪,现在你还觉得,这座皇宫,只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之地吗?”
慕容雪迎着他的目光,缓缓摇头。
皇宫是牢笼,也是战场,是权力的中心,却也系着天下苍生的命运。而身边这个男人,是牢笼的铸造者,是战场的统帅,是权力的化身,却也……在试图扛起这份沉重的责任。
他们的关系,在这一次出巡后,似乎又微妙地进了一步。从试探、博弈,到开始有了某种基于共同认知的……靠近?
马车驶回重重宫阙,将尘世的苦难与鲜活再次隔绝在外。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第十六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胡烽烟起:北望神州血与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