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是在最后一分钟以十六万四千八百块钱把火车头给拍下的。
当竞拍成功的那个锤子在网页上敲落,数字终于定格,两个人才终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二人这才发现,屋里空调设定在二十二度,他们却出了一脑门的汗。
实在是太过于紧张了!
十六万多的价格买这么一个火车头,说实话价格实在是超出了最初的意料。
但好在倒也不是买不起。
竞拍结束后父女俩一分钟也没有多待,立刻赶往法院开始办理各种手续。
这真是不办不知道,一办吓一跳。
那手续不是一般的麻烦!
两人足足折腾了一天,一直到下午那些机构都要下班了,才终于办了下来。
终于可以提车了!
这时候沈乐山才想起来问:“你那……升级完了吗?”
沈宁知道爸爸说的是她的空间,不过在外人面前不好说那么清楚。
她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这空间这次是要怎么的,这次升级远远超过了二十四个小时。
从他们来到现在,都已经两天多了,可她每次试探进去,听到的还都是那句:“空间升级中,敬请期待。”
沈宁并不期待。
她只想现在就能用。
知道空间还是不能用,沈乐山叹了口气。
说:“别想那么多了,明天一早咱就去租车。你来的时候不是选好租车行了吗?”
租一辆能拉火车头的大型货运车价格不菲,更别说还得开一千多公里给送到家。
那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还会有一系列的麻烦事。
例如,卸货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瞒得了所有人。
哪怕是卸到自家修车厂,可厂里还有老爸那几个徒弟在呢!
卸还好说,将来空间升级完了,那不还得给太奶送去嘛!
到时候火车头又没了……这更不好解释。
这还不是之前送重卡。
汽车,又是一辆破到不行的汽车。
受关注度和火车肯定不是一个级别的。
“爸,要不咱再等一天?”沈宁纠结地问。
沈乐山想了想,说:“行,那就再等一天。”
沈家父女这边焦灼又耐心的等待着空间升级完毕的时候,江清沅与沈承平那边正在迎接刚刚来到厂里的梁静秋一家人。
梁家这次一共来了十口人。
分别是梁静秋夫妻俩加上孙子梁飞翼;女儿梁芷秀两口加上他们的一双儿女;
还有他们的亲家夏博平夫妻俩以及他们刚刚三岁的孙子平平。
原本最早的时候,夏博平他们两口子没想带平平来。
但谁知道就在二人都开始收拾东西的时候,他们的大儿子夏鸿舒忽然接到了一个新任务。
那个任务很急,夏鸿舒当天就入了组。
而他们的儿媳庄娜本来就在任务组里没出来,家里这一摊儿根本顾不上。
平平是二老看着长大的。
看到这种情况实在是不放心。
两人合计一下,直接就把小孙子也给一起带来了。
看着从车上下来的,拖家带口的十口人,沈承平其实也愣了一下。
主要是他没想到会来这么多,而且其中还有好几个那么小的孩子。
但这愣神也就是一闪而过,他的脸上立刻又浮现出热情的笑容。
“欢迎欢迎,欢迎来咱们厂安家!”他率先走过去与梁静秋等人握手。
之后,又给他们介绍了今天一同前来迎接的副厂长孙昌宏,还有警卫连连长赵清泉。
梁静秋等人没有想到他们会受到如此隆重的欢迎,在与厂领导双手相握时,还有些忐忑不安。
如果说在苏城的时候,他们过得日子是担惊受怕,是对不可知的将来心怀恐惧。
那么从苏城到华原这一路上所见所听,才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了——
他们能够有这样的奇遇,究竟有多幸运!
三天的路程,哪怕这行人一路上话也不敢多说,小心谨慎。
可从同车人交谈中他们也知道外面如今搞得多么如火如荼。
他们这才知道,和外面相比,苏城之前的那些动作,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应该是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也正因为这种认知,让梁静秋等人对于他们即将面对的新生活并没有敢抱太大的希望。
梁静秋和方月华老两口甚至还悄悄的探讨过,觉得哪怕是把他们下放到什么干校呢,只要能让他们一家人待在一起,能相互间有所看顾,那也心满意足了。
所以,在看到沈承平带着一群人来迎接他们,梁静秋等人确实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沈承平将他们带到了最初自家住的地窝子处,给他们介绍道:“厂里暂时住房比较紧张,新来的青工目前能够安排的都是集体宿舍。”
他说着指向远处那隐约可见的一排排地窝子:“那边都是八人间,青工们基本上都集中在那里暂时过渡。”
他又指了指他们面前的地窝子,笑了一下,说:“梁先生,这个是之前我和我媳妇住的,是我们亲手挖出来的。要是不嫌弃,你们先住这里?”
“不敢,不敢。挺好的,能住这里就挺好的。”
其实梁静秋他们一行人之前根本没有见过地窝子,也不知道里面什么样。
在看到那地面上搭建出的茅草屋顶,一个个眼神都十分的复杂。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沈承平说话这么客气,他们也不可能表示出什么不满。
相反——一路上听了那么多住猪圈,羊圈的传闻,有个地窝子住,别管里面什么样,至少是个房子吧?
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沈承平从几人的面部表情就看出了他们的所思所想。
他也没有解释,只是微微笑了一下。
他又指了指不远处牛厂长之前住的那个,冲夏博平道:“夏先生,你们住这间吧,这是我们厂长之前的家。”
为了安排这群人,沈承平也是动了心思的。
虽然安排他们住了地窝子,可他特意把这些人集中安排在最早领导们住的这个小山坡上了。
这里离普通工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平时大家也不往这边来。
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的地窝子住宿条件要比集体宿舍那边好上很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太奶奶带巨额家产千里寻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