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帝皇签到崛起犁汉抗日之铁血兵魂七界武神万域灵神霸魏万历小捕快五代梦大国航空大乾憨婿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章 帝国之殇,天地泣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京燕王府的书房里,烛火摇曳,酒气弥漫。朱棣瘫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三四个空酒坛,他手里还攥着一只酒碗,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浸湿了胸前的锦袍。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通红的脸上,映出几分不甘与愤懑。

徐妙云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手帕,轻轻擦拭着朱棣脸上的酒渍,眼神里满是心疼。徐达站在书房中央,眉头紧锁,看着女婿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周王朱橚和湘王朱柏坐在另一侧,手里端着酒碗,却没心思喝——他们知道,四哥心里的苦,不是几杯酒能浇灭的。

“凭什么……凭什么啊!”朱棣猛地将酒碗砸在案几上,酒碗碎裂,酒液四溅。他红着眼睛,声音嘶哑,像是在哭诉,又像是在怒吼,“我也是父皇的儿子!大哥能当太子,能享受百官朝拜,能继承大统,难道我就不行?我为大明守北疆,打蒙古,立下那么多战功,父皇眼里却只有大哥!他太偏心了!太偏心了!”

徐妙云吓得赶紧上前,捂住朱棣的嘴,声音带着颤抖:“夫君!你小声点!这话要是被人听到,可是灭门之罪啊!”

周王朱橚也连忙起身,走到朱棣身边,压低声音道:“四哥,你别激动!有话好好说,千万别乱说!父皇毕竟是父皇,咱们做儿子的,在怎么着不能这么说他。”

湘王朱柏也跟着点头,语气沉重:“四哥,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太子大哥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这是祖制,咱们不能违背。而且父皇也是为了大明好,太子仁厚,适合治国,你擅长打仗,适合守边疆,咱们各有各的职责。”

“职责?”朱棣一把推开徐妙云的手,冷笑着摇头,“我的职责就是一辈子守在北平,看着大哥继承皇位,看着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然后等着被削藩,被囚禁,最后像周王那样被废黜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何况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未来,他们会放过我吗,会安心吗?啊?!”

徐达看着朱棣,心里满是复杂。他叹了口气,走上前,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道:“老四,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陛下有陛下的考量,太子仁厚,能安抚百姓,稳定朝局,这是大明的福气。你擅长打仗,守好北疆,也是在为大明做贡献。咱们做臣子的,要懂得安分守己。”

“安分守己?”朱棣抬头看着徐达,眼神里满是嘲讽,“岳父,你以为我想争吗?是父皇逼我的!是太子逼我的!他们现在剥夺我的燕王王爵,改封我为南昌王,就是怕我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我要是真的安分守己,将来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书房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每个人都知道,朱棣说的是实话——建文帝削藩的决心,已经摆在明面上,周王、代王、岷王、齐王都已经被废。何况朱棣表现出来的统帅能力,一个几乎可以比拟李世民的皇子,哪一个帝王哪一个太子能容得下。

徐妙云看着朱棣,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夫君,不管怎么样,咱们都不能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就算父皇偏心,太子忌惮,咱们也能想办法化解。实在不行,咱们就去南昌,远离京城的纷争,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好吗?”

朱棣看着徐妙云,眼神里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些,可依旧带着不甘:“安稳过日子?妙云,你觉得他们会给我安稳过日子的机会吗?太子现在就对我充满杀意,将来他继位,肯定会对我下手。我不想死,我也不想咱们燕王府的人都死!”

周王朱橚和湘王朱柏沉默了——他们都是藩王,都面临着削藩的威胁,朱棣的担忧,也是他们的担忧。

徐达看着眼前的局面,心里暗暗叹气——他知道,朱棣的野心已经被激发,就算去了南昌,也不会安分。这场皇权之争,恐怕是躲不过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紫禁城的奉天殿内就已经挤满了人。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依旧阴沉——昨天朱棣的怨言,虽然没有传到他耳朵里,可他心里对朱棣的忌惮,却越来越深。马皇后坐在侧位,手里捏着佛珠,默默祈祷今天的天幕能带来好消息。

徐达、傅友德、蓝玉等武将,还有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都站在殿中,眼神紧张地盯着头顶的天幕。朱标站在文臣班首,脸色苍白,他昨晚一夜没睡,满脑子都是朱棣的野心和威胁。朱棣也来了,他穿着一身绯色公服,面色平静,可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嗡”地一声亮起,可这次的白光,却带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只见天幕上先是出现一片血红,像是无数鲜血在流淌,随后,八个黑色大字从血海中慢慢浮现,字体狰狞,像是用鲜血写成:

【帝国之殇,天地泣血。】

“什么?!”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眼神里满是震惊和恐惧,“帝国之殇?天地泣血?这……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咱的大明要亡了?”

马皇后也吓得脸色惨白,手里的佛珠掉在了地上:“重八,别胡说!天幕肯定是在说靖难之役的惨烈,不是大明要亡了。”

徐达皱着眉,看着天幕上的八个字,语气凝重:“陛下,皇后娘娘,依臣看,这‘帝国之殇’,应该是指靖难之役对大明的伤害。一场内战,让大明的精锐部队自相残杀,让百姓流离失所,这确实是大明的浩劫。”

傅友德也跟着点头:“是啊,陛下。从之前天幕播放的内容来看,靖难之役打得很惨烈,郑村坝之战就斩首数万,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惨烈。这‘天地泣血’,就是在形容战争的残酷。”

文臣们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担心大明的国运,有的担心自己的前途,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恐慌起来。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八个字,心里却没有恐慌,反而多了一丝决绝——他知道,这场内战已经无法避免,要么他赢,要么他死。就算是“帝国之殇”,他也要走到最后。

朱标看着天幕上的字,心里的恐惧越来越深——他知道,这场内战会让大明元气大伤,可他更担心,自己会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

天幕上的“帝国之殇,天地泣血”八个字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行黑色字迹,像是在解答众人心中的疑惑:

【上期天幕播放到朱棣打赢郑村坝之战,逼退李景隆,守住了北平。看到这里,后世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疑问:靖难之役期间,蒙古(元人)为何没有趁大明内战,南下偷袭?要知道,在大明建立之前,蒙古曾统治中原近百年,对中原地区一直虎视眈眈。】

【答案其实很简单:打不过。】

【首先,大明的北疆防线,并没有因为内战而空虚。辽东都司有杨文驻守,杨文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平平,可他毕竟是洪武朝的老将,擅长防守,手里还有一万余老弱残兵,足以守住辽东的防线,不让蒙古人从辽东南下。】

【其次,西北的宋晟,更是蒙古人的克星。宋晟在西北经营多年,多次率军出塞打击北元,斩杀北元将领无数,让北元军队闻风丧胆。他手里的甘凉铁骑,虽然在郑村坝之战中损失了一部分,可主力仍在,足以守住西北的防线。】

【最重要的是,朱棣的威名,在蒙古人中更是如雷贯耳。朱棣多次率军北伐蒙古,斩杀蒙古骑兵数万,攻克蒙古多个部落,蒙古人对他又怕又恨。很多蒙古贵族听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不仅不敢偷袭大明,反而纷纷带着手下前来投奔——他们觉得,跟着朱棣,打赢了能有“从龙之功”,就算打输了,也能跟着朱棣退回草原,继续当他们的贵族。】

【正是因为有杨文、宋晟这样的名将驻守北疆,还有朱棣的威名震慑,蒙古人才不敢趁虚而入,大明的北疆防线,才能在靖难之役期间保持稳定。】

“打不过?呵呵!”蓝玉第一个叫好,声音震得殿内的窗户都嗡嗡响,“杨文那小子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可守个辽东还是没问题的!宋晟更是厉害,蒙古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跑,怎么敢来偷袭?”

傅友德也笑着点头:“你个二流将领还嘲笑人家中生代三巨头,不过燕王殿下在蒙古人中的威望太高了!那些蒙古贵族,居然还想跟着殿下混‘从龙之功’,真是有意思!”

徐达听到天幕的解释,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还好,北疆防线没出问题。要是蒙古人趁虚而入,大明就真的危险了。”

马皇后也笑着道:“是啊,天德。看来咱们大明的名将还是多,就算有内战,也能守住边疆。”只有朱元璋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看着朱棣。

朱棣听到天幕上对自己的夸赞,心里也有几分得意——他没想到,自己在蒙古人中的威望,居然这么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将来要是真的登基称帝,蒙古人也会因为他的威望而不敢轻易来犯。

朱标看着朱棣得意的样子,心里的嫉妒和杀意又多了几分——朱棣的威望越高,对他的威胁就越大。他必须想办法,尽快除掉朱棣。

天幕的字迹继续滚动,画面切换到北平城外的燕军军营。燕军士兵们正在整修军械,操练兵马,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黑色字迹带着“困境”的沉重,继续讲述燕军的处境:

【朱棣打赢郑村坝之战后,并没有乘胜追击,主动出击李景隆的中央军。很多人觉得奇怪——燕军士气正盛,为何不趁势扩大战果?其实,朱棣有自己的苦衷,他不是不想出击,而是不能出击。】

【首先,大宁都司地处荒凉,经济落后,无法自给自足,所有的粮草和物资,都需要从江南地区运输。可靖难之役爆发后,江南地区被建文帝控制,大宁都司的粮草供应被切断,只能靠北平的储备来维持。北平的储备有限,根本支撑不了燕军长期在外作战。】

【其次,辽东都司虽然归属大明,可人口稀少,是纯粹的军事边镇,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来支援燕军。而且,从大宁都司到辽东都司的路线,全是荒凉的山地和草原,没有补给点,燕军要是从大宁方向出击辽东,不仅会面临粮草短缺的问题,还会遭到辽东兵马的抵抗,胜算极低。】

【再次,李景隆的中央军虽然在郑村坝之战中战败,可主力尚存,建制齐全。李景隆率领残余兵马撤退到河北南部后,迅速整顿兵马,随时可能北上,直插北平。燕军要是主动出击,远离北平,北平就会陷入空虚,很可能被李景隆趁虚而入。】

【最后,燕军没有水师。大明的水师主要控制在朝廷手中,沿海一带都在朝廷水师的威胁之下。燕军要是离开北平,向南方进军,就会面临朝廷水师的袭扰,后勤补给线会被切断,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燕军控制的区域,纵深极其狭窄——从北平到大宁,再到遵化,纵深不足千里。这么小的区域,根本没有多余的回旋余地,一旦被中央军包围,燕军就会陷入绝境。朱棣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敢主动出击,只能坚守北平,等待时机。】

“原来如此……”徐达恍然大悟,“我之前还以为老四是胆小,不敢主动出击,没想到他有这么多苦衷。大宁荒凉,辽东贫瘠,又没有水师,确实不能主动出击。”

傅友德也道:“是啊,陛下。燕军的处境其实很艰难,看似打赢了郑村坝之战,可实际上还是被中央军压制着。只要李景隆重新集结兵马,北上进攻北平,燕军还是会陷入困境。”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心里的忌惮又少了几分——他没想到,朱棣的处境这么艰难,看来朱棣就算有野心,也很难掀起太大的风浪。

朱棣听到天幕的分析,心里也满是无奈——他确实想主动出击,扩大战果,可现实的困境,让他不得不坚守北平。他看着殿内众人的反应,知道自己的“弱势”已经被众人知晓,这或许能让父皇和太子对自己的忌惮少一些,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天幕的画面突然一转,从北平换到了应天府的乾清宫。朱允炆坐在龙椅上,脸色狰狞,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正在大声下令。黑色字迹带着“疯狂”的节奏,讲述着朱允炆的“赌命之举”:

【朱棣坚守北平,等待时机;而建文帝朱允炆,却已经彻底疯狂——他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朱棣。】

【整个冬春季,朱允炆的朝廷都在疯狂整补河北南部的中央军主力兵团。为了扩充兵力,朱允炆不惜一切代价——他甚至下令,调遣朱元璋的皇陵守卫军(约五千人)前往河北。这些士兵本是负责守卫朱元璋皇陵的,是大明的“守陵之师”,可朱允炆为了剿灭朱棣,连爷爷的棺材都不顾了,硬是把他们拉上了战场。】

【在朱允炆的命令下,河北南部集结了一支空前绝后的巨型军队——这支军队,堪称大明的“全明星阵容”:】

【- 西北甘凉铁骑:其中混杂了大量的汉人、元人、色目人,还有部分藏族骑兵,这些骑兵都是西北战场上的精锐,擅长奔袭和冲锋。】

【- 南方卫所土兵: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土兵,擅长山地作战和丛林作战,战斗力极强。】

【- 淮上劲卒:大明的开国精锐,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兵,经验丰富,忠诚度高。】

【- 辽东兵马:其中包括女真族、蒙古族士兵,这些士兵常年与蒙古人作战,擅长骑射。】

【- 豹韬卫精锐:建文帝的御前亲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中央军的核心战力。】

【- 御前西番铁骑:从青海、西藏一带招募的西番骑兵,擅长高原作战,冲击力极强。】

【这支军队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万——这是大明建立以来,集结的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并非王朝末期的疲弱之师,其中很多部队,在前来围剿朱棣之前,还在边疆与蒙古人、西番人作战,取得了胜利,士气正盛。】

【相比之下,朱棣此时的兵力,虽然比之前有所增加,达到了十七八万,可机动兵力也只有十万左右。六十万对十万,兵力差距悬殊。】

【这场即将爆发的重兵集团会战,光是披甲士兵的数量,就达到了五十万之多——这样的规模,放眼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整个大明的巅峰对决,也是大明的浩劫——两支最精锐的军队自相残杀,无论哪一方获胜,大明的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削弱。】

“六十万……居然有六十万大军!”朱元璋猛地站起来,眼神里满是震惊,“允炆这个逆孙,是疯了吗?居然把咱的皇陵守卫军都调来了!他就不怕咱在地下不安宁吗?”

马皇后也气得浑身发抖:“允炆太不像话了!重八的皇陵,是大明的根本,他怎么能把守陵的士兵拉上战场?这是大逆不道!”

徐达看着天幕上的兵力对比,心里满是担忧:“六十万对十万,兵力差距太大了。就算老四再能打,也很难打赢这场仗。这一次,老四怕是真的危险了。”

傅友德也道:“是啊,陛下。这支中央军太精锐了,甘凉铁骑、淮上劲卒、豹韬卫……每一支都是大明的精锐,加在一起,战斗力太可怕了。燕军就算再精锐,也很难抵挡。”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兵力对比,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这一次,朱允炆是真的下了血本,想要置他于死地。六十万大军,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朱标看着天幕上的内容,心里却满是兴奋——六十万大军,足以剿灭朱棣。只要朱棣一死,他的储位就安稳了,大明的皇权,也能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都知道,这场即将爆发的重兵集团会战,将决定朱棣的命运,也将决定大明的未来。是朱棣创造奇迹,以少胜多,还是朱允炆剿灭朱棣,稳定皇权?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天幕的下一次播放,期待着这场“大明巅峰对决”的结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上女仙君养鬼为祸龙血武帝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剑逆九重天都市修仙:千年后的我归来无敌了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我带可爱徒弟重振宗门沙漏逆行岁月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星火事物所重生之天生我才重生之我为书狂帝国崛起今夜来港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重生娇妻已上线私欲:江湖往事网王之剧情外的原住民吞天圣帝
经典收藏大楚小掌柜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暴君总想生三胎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夫君有毒我于历史中长生大唐房二商业三国大唐第一嫡子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汉末逆流重燃1990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龙飞凤儛我保驾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最穷县令是,教宗北洋1917
最近更新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风波亭外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帝王串串烧梁朝九皇子儒心弈世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拜师九叔降妖除魔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猎秦扶苏已死,秦匠当立大宋茶事案穿越到古代当农民?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