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工地上迎来了合家团圆的中秋佳节。虽然工程建设任务紧,无法放假回家,但指挥部还是想办法给大家营造节日气氛,特意调拨了面粉、油和珍贵的白糖、果脯,让各食堂自己动手做月饼。
食堂里顿时热闹得像开了锅。老王头自告奋勇负责和面,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揉起面来却异常灵巧,面团在他手里三揉两揣,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桂兰婶子带着几个女工调馅儿,白糖混合着炒香的花生碎、芝麻和切得细细的果脯,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苏茉莉更是忙前忙后,她心灵手巧,负责给月饼印花。指挥部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老式的木头月饼模子,上面刻着“丰收”、“如意”等吉祥图案和简单的花纹。茉莉将包好馅料的面团小心地塞进模子里,压实,再轻轻一磕,一个带着清晰花纹、圆鼓鼓的月饼坯子就脱模而出,像件小小的艺术品。
“嘿!茉莉这手艺,绝了!这月饼做得比供销社卖的还好看!”张老大来食堂溜达,看到茉莉做的月饼,啧啧称赞。
胡彩霞这次也拿出了看家本领,负责烤制。她守着土制的烤炉,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额头上挂满了汗珠也顾不上擦。当第一炉月饼带着诱人的焦香和金黄的颜色出炉时,整个食堂都沸腾了!
“成功了!真香啊!”
“彩霞姐,你这火候掌握得真好!”
胡彩霞难得地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用围裙擦着手:“没啥,就是得多看着点。”
中秋之夜,天公作美,一轮皎洁的圆月如同巨大的银盘,高悬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清辉洒满大地。工地空地上,以连队为单位,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堂自制的月饼和指挥部发下来的苹果、梨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茉莉和食堂的女工们坐在一起,小口小口地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里不禁想起了清水村的母亲和弟弟。月是故乡明,不知道他们此刻是否也在望着同一轮月亮?母亲的身体是否好些了?弟弟的新学期开始了没有?
一丝淡淡的乡愁,萦绕在心间。
就在这时,孙干部笑呵呵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茉莉丫头,你的信!家里来的!”
家信?茉莉又惊又喜,连忙接过。果然是弟弟小军的笔迹!她迫不及待地拆开,借着月光和远处汽灯的光亮读了起来。
信里,小军照例汇报了家里的情况,母亲身体稳定,他学习用功。但信的末尾,却写了一件让茉莉意想不到的事情——前几天,村里来了两位穿着军装的同志,说是工地指挥部的,受领导委托,特意来看望她母亲,还留下了二十块钱和一些营养品!母亲激动得直掉眼泪,再三嘱咐小军写信告诉姐姐,一定要好好感谢部队首长,好好工作!
工地的领导?派人去她家?还送了钱和东西?
茉莉完全愣住了!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家里的具体困难,更别说请求帮助了!这是谁做的?孙干部?林教员?还是……
一个名字,几乎是不受控制地跳入了她的脑海——赵振国!
只有他,才有这样的权力和动机,如此细致又不动声色地关照她的家人。想起他平日里的冷峻严肃,想起他偶尔投来的深沉目光,想起那支口红,那句“不用怕”……茉莉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眼眶也跟着湿润了。
“家里都好吧?”桂兰婶子关切地问。
茉莉用力点了点头,抹了下眼角,声音有些哽咽:“好!都好!我娘说,谢谢……谢谢组织上的关心!”她将“组织”两个字咬得格外重,心里却像明镜一样。
这个中秋之夜,因为这封意外的“家书”,变得格外不同。那轮圆月,仿佛也变得更加温暖,更加明亮。
晚会结束后,茉莉抱着那封家信,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她独自走到工地边缘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心里充满了对那个冷峻身影的无尽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轻声吟诵着刚刚在夜校学到的诗句,心境却与诗人截然不同。她的故乡,因为一份来自远方的、无声的守护,而变得不再遥远,不再令人担忧。
“苏老师,也在这里赏月?”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茉莉回头,看见林教员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
“林教员。”茉莉连忙打招呼。
“家里来信了?”林教员看着她手里捏着的信纸,关切地问,“一切都好吧?”
“嗯,都好。”茉莉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林教员,您知道……指挥部最近有派人去清水村那边出差吗?”
林教员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清水村?没听说啊。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茉莉连忙掩饰过去,心里却更加确定了。不是林教员,那还能有谁?
林教员看着她若有所思的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丽动人,眼神微微闪烁,笑着转移了话题:“今晚的月亮真圆啊。说起来,茉莉同志,你的文化课进步真的很快,那几句唐诗引用得恰到好处。看来我那本《会计基础入门》没送错人,你确实很有天赋。”
“谢谢林教员,我会继续努力的。”茉莉心不在焉地应着,心思早已飘向了指挥部那排亮着灯的房子。
而此时,在指挥部赵振国的宿舍兼办公室里,他正坐在书桌前,就着一盏台灯批阅文件。窗外的月光如水银般泻入,照在他冷峻而专注的脸上。
警卫员小张轻轻推门进来,送上一杯热茶,低声汇报:“团长,后勤处汇报,各连队中秋物资发放完毕,气氛很好。另外……苏茉莉同志家里那边,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办妥了,她母亲很感激。”
赵振国握着钢笔的手微微一顿,头也没抬,只是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
小张会意,不再多言,悄声退了出去。
房间里恢复了寂静。赵振国放下钢笔,站起身,走到窗前。他负手而立,望着天边那轮圆满的明月,冷硬的眉眼在清辉的映照下,似乎柔和了些许。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夜色和距离,落在了那个正在月光下捧着家信、心潮起伏的姑娘身上。
月光皎洁,照亮了千山万水,也悄然连接了两颗看似遥远、实则早已悄然靠近的心。这个中秋,注定因为一份无声的、厚重的关怀,而在茉莉的生命中,留下永不磨灭的温暖印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