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被红色笔圈出废品收购站名字的报纸碎片,如同暗夜里划过的一丝微光,虽未能彻底照亮前路的迷雾,却让林晓怼真切地感受到,她并非孤身一人在黑暗中跋涉。顾怀远用这种隐秘的方式,传递着信息,也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承诺——追查仍在继续,他未曾放弃。
这让她冰冷而警惕的心,稍微回暖了一些。但她并未因此放松。父亲的异常,胡司机的骚扰,都像警钟般提醒她,对手隐藏在暗处,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她必须更加谨慎,也更加强大。
精密连接件合格率提升项目的成功,为青年技术攻关小组赢得了宝贵的信誉和喘息之机。厂里决定乘胜追击,将下一个攻关课题提上日程。这一次,目标指向了厂里另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一批老式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效能提升。这些设备是厂里的“功勋元老”,但年代久远,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和质量稳定性。
这个课题的难度和复杂性,远非之前的工装改进可比。它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多个领域,需要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有极其深入的了解,还要协调维修车间、动力车间等多个部门,触动的是更深层次的技术积淀和部门利益。
当顾怀远在小组会议上提出这个方向时,连几个平时颇为自信的男青工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顾工,这批老设备,图纸都不全了,很多零件还是非标的,改造起来难度太大,风险也高啊。”一个来自维修车间的青年技工率先提出了担忧。
“是啊,而且动这些‘老宝贝’,万一搞不好影响了生产,责任可就大了。”另一人附和道。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畏难的情绪。
林晓怼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言。她清楚这个课题的挑战,但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如果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仅能为厂里解决实际难题,更能极大地提升青年小组的技术威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顾怀远没有强迫,只是将初步整理的设备问题清单和有限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平静地说:“难度确实存在。但正是因为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大家可以先熟悉一下情况,一周后,我们再来讨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散会后,林晓怼拿着那叠厚厚的资料回到车间,立刻沉浸进去。资料里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图纸复印件,手写的维修记录,以及一些外文说明书片段。她看得极其吃力,很多术语和原理都超出了她现有的知识范畴。
但她没有退缩。白天完成日常工作后,她就泡在厂里的资料室,翻阅那些落满灰尘的旧设备档案和技术手册;晚上回到筒子楼,就在煤油灯下对着那些模糊的图纸和天书般的外文资料死磕,笔记本上画满了问号和推测的结构草图。那支黑色钢笔的墨水消耗得飞快。
她知道,这次不能再仅仅依靠顾怀远暗中的指点。她必须真正依靠自己和小团队的力量,趟出一条路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正在资料室对着一段德文的技术说明发愁,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遇到难题了?”
林晓怼抬起头,看到资料室的管理员,一位姓吴的、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工程师,正笑眯眯地看着她。吴工程师是厂里的“活档案”,据说技术功底极其深厚,只是年纪大了,平时不太管事。
“吴工,”林晓怼连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那段德文,“这里看不太懂,好像是关于液压系统压力补偿阀的……”
吴工程师凑过来看了看,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说:“哦,这个啊,这是描述一种老式的机械反馈式压力补偿结构,现在很少用了。它的原理是……”
他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不仅解释了那段德文,还顺手在草稿纸上画出了结构原理图,甚至引申到了这种结构在特定工况下的优缺点以及常见的故障模式。
林晓怼如同久旱逢甘霖,聚精会神地听着,飞快地记录着。吴工程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往往能直指核心,让她茅塞顿开。
“谢谢吴工!您讲得太清楚了!”林晓怼由衷地感激道。
吴工程师摆摆手,笑了笑:“年轻人肯学是好事。这批老设备啊,就像老伙计,脾气是怪了点,但摸透了,还是能顶大用的。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问。”
这意外的收获,让林晓怼信心大增。她意识到,厂里像吴工这样的“宝藏”老师傅还有很多,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是她取之不尽的财富。
与此同时,关于父亲林建国的疑虑,始终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她依旧定期回家看望林小梅,但与林建国的交流更加谨慎。她不再透露任何关于新课题的具体信息,甚至有意释放一些“课题太难,可能无法推进”、“小组内部意见分歧”之类的烟雾弹。
林建国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戒备,态度变得更加冷淡和沉默。父女二人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与猜忌,如同不断增厚的冰层。
这天,林晓怼根据吴工的指点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对一台老式龙门铣床的主传动系统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优化设想,涉及到更换一种更高效的变速机构和改进润滑方式。她在小组内部讨论时,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不出所料,遭到了维修车间那位青年技工的强烈反对。
“林组长,你这想法太冒险了!主传动系统是设备的核心,随便改动,万一搞砸了,整台设备都可能瘫痪!我们维修车间负不起这个责任!”他的态度很强硬,代表了维修车间普遍保守的观点。
小组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会议不欢而散。
林晓怼心情有些沉重地走出会议室。她知道,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攻克,但这种部门之间的壁垒和保守观念,才是最大的阻碍。
晚上,她心情郁结地回到筒子楼。走到门口,她再次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牛皮纸信封,静静地躺在门缝下面。
她的心微微一紧,迅速捡起信封,进屋锁好门,迫不及待地拆开。
这一次,里面不是报纸碎片,而是一张手绘的、极其精细的草图。图上清晰地画着一种巧妙的过渡齿轮机构,旁边还有简要的尺寸和配合要求说明,旁边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或可参考,降低改动风险,提升传动平稳性。」
这草图……完美地解决了她白天提出的优化方案中,关于新旧机构衔接和传动平稳性的关键难点!它不仅给出了解决方案,更提供了一种思路——如何在尊重现有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最小化、最稳妥的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阻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精准的技术支援!他显然知道了她白天在会议上遇到的困境,并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给出了如此高水平、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林晓怼拿着那张草图,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仿佛能看到,在研究所那盏孤灯下,他凝神思索,快速绘制的情景。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给予她最有力的支持。
这份沉甸甸的、超越了一般上下级关系的关切与扶持,让她心底那堵因猜忌而筑起的高墙,轰然倒塌了一角。或许,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她真的可以试着,去信任这个人。
然而,就在林晓怼为这张及时雨般的草图而心潮澎湃,准备第二天重新召集小组会议时,她并不知道,一份关于她“好高骛远、不顾实际、意图擅自改动关键设备,可能造成重大生产事故”的匿名举报信,已经被塞进了厂纪委的信箱。而举报信里,赫然附带着她昨天在小组内部讨论时,那份被激烈反对的、关于主传动系统优化的初步设想提纲的复印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