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跳跃的火光,赵副科长沉默的背影,以及那份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的警报报告……这些画面在沈青的脑海中反复交织,如同一个无法醒来的梦魇,持续灼烧着她的神经。那一夜之后,她感觉自己像是行走在一层薄冰之上,每一步都需极致的谨慎,冰层之下,是名为“怀疑”的刺骨寒流。
厂内的气氛并未因为胡专家的潜逃和那次大规模的排查而缓和,反而像是被拉紧后无法完全回弹的弓弦,维持着一种压抑的张力。关于胡专家的去向,厂里流传着几种语焉不详的说法,有的说是经济问题,有的说是生活作风问题,但都巧妙地避开了“间谍”、“泄密”这些最敏感也最接近真相的词汇。官方保持着沉默,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沈青的生活恢复了表面的规律。宿舍、食堂、技术科、车间。她将自己更深地埋入技术工作的细节之中,像一只谨慎的工蚁,搬运着知识的碎屑,构筑着“沈青”这个身份牢不可破的日常。她与吴工的交流依旧限于技术范畴,对于厂里的风波及保卫科的询问,她绝口不提,仿佛那只是一段不甚愉快、已然翻篇的小插曲。
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的警惕从未松懈。她仔细观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留意着厂区内任何细微的变化。她注意到,第二实验室已经被暂时封存,所有与Gx-12相关的后续研究和数据复核工作,都被转移到了技术科,由吴工总负责,她也因此接触到了更多、更核心的Gx-12资料。这不知是巧合,还是某种安排。
她更加小心地记录着那些异常数据点,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系统,在那本看似普通的软面抄上,构建着另一份秘密档案。她知道,警报虽然未能送出,但监控不能停止。“牧星人”指令中的“monitor”一词,依然有效。
只是,失去了有效的传递渠道,这些监控记录如同被锁在密室中的珍宝,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她与组织的联系,仿佛断了线的风筝,飘荡在西南深山的浓雾之中,不知方向。
这种孤军奋战的孤立感,在夜深人静时尤为强烈。她有时会拿出那支黑色的钢笔,在灯下反复端详,指尖拂过笔帽上那细微的星辰刻痕,仿佛能从中汲取一丝微弱的力量,或是连接上某个遥远的存在。顾怀远的脸庞在记忆中有些模糊了,只剩下那双沉静如古井的眼眸,和那句反复回响的“保护好自己”。
他是否知道她此刻的困境?是否还在关注着这片群山环绕的厂区?
疑问没有答案,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连涟漪都未曾泛起。
转机出现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沈青被吴工派去厂部图书馆,查阅一批关于金属热处理的老旧标准文献。图书馆位于厂部办公楼的三楼,与资料室不在同一层,环境相对安静,平时人也不多。
她在布满灰尘的书架间穿梭,按照索引卡上的编号,寻找着需要的卷册。雨水敲打着图书馆高处的窗户,发出细密而持续的声响,更衬得室内空旷寂静。
就在她踮起脚,试图抽取书架顶层一本厚重大部头时,脚下不小心绊到了什么,身体一个趔趄,手肘撞在了旁边一个闲置的、用来移动书架的木制小台阶上。台阶并不重,被她一撞,挪开了位置,露出了后面墙壁与书架之间一个不易察觉的狭窄缝隙。
沈青下意识地低头看去,准备将台阶挪回原处。然而,她的目光在扫过那道缝隙时,骤然凝固了!
缝隙底部,靠墙的位置,安静地躺着一个卷成小指粗细、用普通牛皮纸包裹的纸卷!
她的心脏猛地收缩,呼吸有瞬间的停滞。这个位置,这个方式……是“死投点”!是“牧星人”与她约定的、在极端情况下使用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点之一!她接受培训时记下的几个厂区内可能的死投点,其中就包括图书馆这个区域!
血液瞬间涌向头顶,耳中嗡嗡作响。她强压下几乎要破胸而出的激动,迅速用眼角的余光扫视四周。雨声依旧,书架林立,视野所及,空无一人。
她不再犹豫,假装弯腰系鞋带,以极快的速度,伸手探入缝隙,将那个小小的纸卷捞起,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纸卷接触皮肤,却带来一种滚烫的触感。她直起身,将纸卷迅速塞进工装裤的口袋里,然后将那个木台阶轻轻推回原位,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做完这一切,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狂跳的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她强迫自己继续之前的动作,从书架上取下那本需要的大部头,抱在怀里,然后步伐尽量平稳地走向借阅登记处。
办理借阅手续时,她的指尖微微颤抖,好在管理员并未留意。抱着沉重的书籍走出图书馆,穿过细雨迷蒙的走廊,每一步都感觉漫长而艰难。直到回到技术科,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将那本厚厚的文献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她才感觉那口一直憋着的气,缓缓吐了出来。
口袋里的那个小纸卷,像一块烧红的炭,灼烫着她的肌肤,也点燃了她近乎沉寂的希望。
整个下午,她都处于一种混合着极度兴奋和高度紧张的状态。她必须等待,等到下班,等到回到那个相对安全的宿舍,才能查看纸卷的内容。
时间从未如此缓慢。她机械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核对数据,绘制图表,但心思早已飞到了那个小小的纸卷上。吴工似乎看出她有些心不在焉,抬头看了她两次,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下班铃声终于响起。她几乎是随着第一波人流离开了办公楼,没有去食堂,径直回到了宿舍。
反锁上门,拉上窗帘。狭小的空间隔绝了外面的雨声和可能窥探的目光。她背靠着门板,深吸了几口气,才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已经被手心汗水微微浸湿的纸卷。
牛皮纸很普通,没有任何标记。她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一张更小的、裁剪过的信纸,上面是几行用那种特殊的、只有她能识别的密码写成的指令。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复杂的符号组合,大脑飞速运转,进行着解码。
指令的核心内容清晰起来:
1. 确认安全: 询问她目前状态,是否暴露风险。
2. 通报情况: 简要说明胡专家潜逃及Gx-12异常数据关联性(这表明组织已从其他渠道获悉部分情况,但需要她的确认和补充细节)。
3. 新的指令: 暂停A-7预案。启动“静默观察者”模式。重点监控Gx-12材料后续所有测试、应用及与第二实验室原人员(尤其是孙主任)的一切动向。收集一切异常情报,但暂不采取任何主动行动。
4. 联络方式: 启用新的死投点——厂区东侧废弃篮球场,西北角第三个篮球架底座缝隙。投放时间为每周三、周六晚九点后。如有紧急且极其重大情报,可在非投放时间于该处放置一枚白色鹅卵石作为信号,但需承担极高风险。
5. 最后一句: “星辰依旧,保重。”
“星辰依旧……”沈青喃喃念出这最后四个字的明语。这是“牧星人”与她约定的最高级别的安全确认暗号,意味着联络渠道安全,指令可信。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伴随着酸涩,瞬间冲垮了她连日来筑起的心防。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双眼睛,一直都在。
她将信纸上的内容反复看了三遍,确认每一个符号都准确解读,然后将信纸凑到台灯灯罩上方。微弱的热度烘烤着纸张,几秒钟后,信纸上的字迹开始神奇地褪色、消失,最终变成了一张毫无字迹的白纸。
她将白纸撕碎,揉成团,放进搪瓷缸里,划燃一根火柴,看着它彻底化为灰烬,然后用水冲入下水道。
做完这一切,她才真正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浑身的力量都被抽空了。但内心却前所未有地充实和坚定。
联络恢复了。指令明确了。她不再是迷失在雾中的孤舟。
“静默观察者”……这意味着组织判断目前厂内情况复杂,不宜打草惊蛇,需要进行更长期、更隐蔽的监控。这与她之前的处境不谋而合,也让她接下来的行动有了明确的依据。
接下来的几天,沈青严格按照新的指令行动。她更加专注于Gx-12的相关工作,利用协助吴工的机会,接触到更多核心数据和应用计划。她发现,厂里对Gx-12的态度变得异常谨慎,所有后续测试都增加了复核环节,参与人员的审查也更加严格。孙主任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变得低调了许多,但依旧负责着部分协调工作。
沈青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记录着。她注意到,孙主任虽然表面低调,但眼神中偶尔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有两次,她看到孙主任在厂区里似乎无意地绕着那个废弃的篮球场散步。
这仅仅是巧合吗?
周三晚上,按照新的指令,她需要去死投点确认联络,并投放一份简单的、用密码写成的“安全,情况已知,监控中”的回执。
晚九点过后,厂区一片寂静,只有巡逻队规律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宁静。沈青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主干道,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厂区东侧的废弃篮球场。
这里荒草萋萋,篮球架锈迹斑斑,在惨淡的月光下投下扭曲的阴影。她按照指令,找到西北角第三个篮球架,蹲下身,手指在冰冷的、布满铁锈的底座上摸索着。果然,有一道不易察觉的缝隙。她将准备好的、卷好的回执小纸卷塞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她迅速起身,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不远处一栋废弃仓库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她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
有人?!
是巡逻队?还是……其他人?
她不敢停留,更不敢仔细去看,立刻加快脚步,沿着来时的偏僻小路,迅速离开。直到回到宿舍,锁好门,她的后背依旧是一片冰凉的冷汗。
刚才那一瞥,是错觉吗?还是……她已经被盯上了?那个阴影里的,会是谁?
赵副科长那张严肃的脸,再次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新的联络虽然建立,但危机,似乎并未远离,反而以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如影随形。
(第九十七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